香港老漢拿出一本族譜,稱九龍是自己的封地,被稱為“九龍皇帝”

引子

《商君書》:“周官之人,知而訐之上者,自免於罪,無貴賤,屍襲其官長之官爵田祿。”

在中國古代社會,對於一個人而言最重要的不是金錢,而是他擁有的封地。一個人只要能夠擁有自己的食邑,那麼就可以統治這一區域,並獲得該地區的收稅。在中國古代,至少是在戰國時期以前,食邑制度還是非常流行且穩固的,這是因為食邑是世襲制度,是舊貴族不願意打破的,然而隨著商鞅變法的出現,有軍功之人都可以獲得食邑,再加上戰國時期各國互相吞併,食邑制度名存實亡。

香港老漢拿出一本族譜,稱九龍是自己的封地,被稱為“九龍皇帝”

九龍封地

《史記》有言:“參將兵守景陵二十日,三秦使章平等攻參,參出擊,大破之。賜食邑於寧秦。”等到郡縣制出現之後,食邑雖然仍然存在於我國古代社會,但封侯能夠享有的權利已經變得非常少,不可以享有統治權,也不可以擁有自己的軍隊,就連收稅都要受到朝廷嚴密的監管,雖然權力少了許多,但總要比沒有封地要強上許多。我國有一位香港老漢拿出一本族譜,意外的發現自己祖上曾擁有一塊食邑,後來因英國的入侵而作廢,他對外稱九龍是自己的封地,被人稱為“九龍皇帝”。

香港老漢拿出一本族譜,稱九龍是自己的封地,被稱為“九龍皇帝”

這個人的名字叫做曾灶財,出生在廣東的一個小鄉村。他在長大之後,因為家庭貧困等因素的影響,被迫流亡至香港尋求工作機會,在這裡工作了幾年,曾灶財也算是攢下了一筆錢,並順利的結了婚,與自己的妻子育有八個孩子,生活過得幸福且美滿。

然而這一切卻在某一天發生了變化,這名香港老漢拿出一本族譜,發現在族譜中有明確的記載,自己的祖上受到清朝皇帝的嘉獎,獲得了香港九龍的封地,並沒有規定具體的年限。然而眾所周知的是在中國近代歷史上,香港因為一紙條約的簽訂,被迫租借給了英國,再加上清王朝的覆滅,所謂的封地也就成了空談,或許也正是這一原因讓曾灶財的祖上離開香港,選擇在廣東生活。

香港老漢拿出一本族譜,稱九龍是自己的封地,被稱為“九龍皇帝”

宣誓主權

機緣巧合的是,幾十年後曾家的子孫曾灶財又來到了香港生活,並無意間看到了這張族譜。他意識到自己本應該擁有這麼一大塊繁華的封地,卻因為英國人的緣故,讓他的美夢做空。他自然不可能就這樣輕易的接受這一結果,曾灶財決定用輿論的影響,讓世人知道他的身份。

他稱九龍是自己的封地,並開始在九龍的街頭四處塗鴉,企圖用這麼看上去非常幼稚的方式來宣稱自己的主權。因為他的塗鴉曾灶財好幾次被香港警方帶走,但每一次只能罰款了事。從警察局出來之後,他再一次走上街頭四處塗鴉,因為他的這一偏執且瘋狂的行為,讓他擁有了很多支持者,還被人稱為“九龍皇帝”,他們跟在曾灶財的身後,要求相關部門將九龍歸還給他。

香港老漢拿出一本族譜,稱九龍是自己的封地,被稱為“九龍皇帝”

結語

但很顯然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或許曾灶財的心中也很清楚,但他不能就這樣輕易放棄,而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塗鴉,不停的宣誓自己的主權。這樣的舉動一直持續了50多年,所有在九龍生活過的人,都知道有曾灶財這麼一個人的存在。在他去世之後,他的塗鴉被當作文化遺產保留了下來,還有很多影視作品紀念他的行為,曾灶財的一生告訴我們,只要堅持做一件事情,終將會受到世人的認可。

參考資料:《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