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猛《微言大義》《別有根芽》新書研討會在深舉行

9月19日,王國猛《微言大義》《別有根芽》新書研討會在深圳書城中心城南區多功能廳舉行。來自全國以及深圳本地20多位專家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王國猛的新作展開深入研討。

王國猛《微言大義》《別有根芽》新書研討會在深舉行

王國猛是江西師範大學古代文學碩士、上海大學創意寫作博士,現任深圳市文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此次研討的兩本新書《微言大義》《別有根芽》均以短小精悍的文章為主。

王國猛《微言大義》《別有根芽》新書研討會在深舉行

研討會上,與會嘉賓圍繞兩本新書的文體、內容與思想展開探討。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陳金海將王國猛的文章稱之為“微信體小品文”或者“新媒體小品文”。陳金海說,王國猛喜歡從中國的古典傳統中汲取營養,他的寫作嘗試對於堅定文化自信,特別是對當代中國文學批評寫作的重建很有意義。

王國猛《微言大義》《別有根芽》新書研討會在深舉行

深圳市文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張忠亮表示,近年來深圳的文學生態正在發生一些可喜的變化,首先是寫作主體、寫作樣式更加多元,王國猛就是這個多樣化當中一個有力的推動者。他作品中展現的人、事、價值觀,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他面對深圳這座城市乃至整個社會的多元文化、思想和價值觀所作出的一些回答。

瀋陽師範大學特聘教授、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賀紹俊形容王國猛寫的是一種純粹的小品文。他認為,如今小品文又到了一個興盛發展的時期,但人們覺得以小品文之名難以概括創作上的多姿多彩了,而冠之以隨筆、雜感、絮談、遊記等各種稱謂,而且篇幅是越寫越長。但是,王國猛的這兩本書中收錄的都是純粹的 " 小品文 ",短小精煉、充滿智趣,從古代典籍、詩詞印證自己的思想,具有深厚的積累。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白燁也承認王國猛寫作的文體很特別,自成一體。他指出,它可能是在傳統格言、感言、隨筆、小品文的基礎上加入了一些新的東西。這種新的東西跟新的寫作平臺有一定關係。他的寫作從形式上看可能是新舊結合的寫作,由此特點彰顯。至於內容看起來是談日常生活,但背後有一種很強烈濃厚的人文情懷和人文意蘊。

據悉,此次研討會由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深圳市福田區委宣傳部主辦,深圳市作家協家協會、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深圳書城中心城承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