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現:伊朗居然在1000年前就就有人類發明出了“不鏽鋼”

人們一般都覺得不鏽鋼是近一個世紀才有的現代發明,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們也都這麼覺得——不過,最近在伊朗的一項考古發現倒是讓考古界大吃一驚。根據《考古科學雜誌》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古代波斯人早在公元11世紀就開始鍛造鉻鋼(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鏽鋼”)製成的合金,並用這些合金來製作劍、匕首、盔甲等物品。

考古發現:伊朗居然在1000年前就就有人類發明出了“不鏽鋼”

據倫敦大學學院的考古學家Rahil Alipour領導的研究團隊說,這項研究“提供了最早的證據,證明古代波斯人在坩堝鋼料中有意地持續添加一種鉻礦物,很可能是鉻鐵礦——這就使得他們鍛造出了一種低鉻鋼”。這些鋼料種,鉻的含量大約在1%到2%之間,此外還含有2%的磷。

因為這些鋼料中鉻的水平較低,研究人員也指出這些鋼料與現代意義上的“不鏽鋼”並不相同。事實上,我們所說的20世紀才發明出來的不鏽鋼,其含鉻量遠遠高於古波斯人生產的鋼材。不過儘管如此,古代波斯人制作的這種合金依舊可以被看作是不鏽鋼的“前身”。

研究人員們能發現這個考古遺址,要歸功於一份由波斯多神學家Abu-Rayhan Biruni撰寫的手稿。這份手稿寫於公元10或11世紀,名為《認識寶石綱要》。這份手稿簡要說明了鍛造坩堝鋼的過程,其中提到了一種名叫rusakhtaj(意為 "燒焦的")的神秘化合物——研究人員對其進行了解釋,隨後確定其為鉻鐵礦砂。

根據這份手稿,考古學家們最終在伊朗南部的考古遺址Chahak找到了這種合金。Chahak曾經是一個重要的鋼鐵生產中心,它是伊朗唯一一個有坩堝鍊鋼證據的考古遺址。研究人員們在舊坩堝渣中發現了殘留的木炭,並對這些木炭進行放射性碳測,得出的年代範圍在公元10世紀至12世紀之間。他們既而用電子顯微鏡掃描分析礦渣樣品,發現了鉻鐵礦的痕跡。最後,通過對礦渣中發現的鋼顆粒進行分析,他們得出這些坩堝鋼的鉻含量在1%至2%之間。

除了鉻之外,研究人員還在這些礦渣樣品中發現了2%的磷。磷的加入降低了金屬的熔點,但也降低了一些韌性,會使金屬變得更脆。但不管怎麼說,這一發現指向了一種特殊的波斯鍊鋼傳統,以後考古學家也可以據此將其與文物區分開來。此外,研究人員希望與博物館專家合作,以幫助日後更好地鑑定包含這種獨特鉻鋼特徵的考古物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