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結束後,法國為什麼對德國極力採取嚴厲制裁?

白楊樹下談歷史


德國在一戰結束後被法國以極為嚴厲的制裁措施限制其發展,更被法國要求賠償6000億-8000億金馬克,並把礦產重鎮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一併給法國,德國殖民地也一併被法國分割。之所以法國對德國採取如此嚴厲的措施,是因為德法兩國在一戰前就已經有了不可彌合的矛盾。主要由一戰前的普法戰爭引起。

一戰前的1871年之前,德國還還不能叫德國,當時的德意志還沒有統一。還存在相互並立的邦國,其中以普魯士最大最強。在1862年普魯士首相卑斯麥上臺,隨後開始了統一德意志的計劃。而該計劃最大的阻礙就是法國。當時的法國作為傳統歐陸陸權強國,對意大利和普魯士始終保持警惕,法國意識到普魯士的崛起和統一德意志已經對法國歐陸霸權構成實質性的威脅,因此要求普魯士割讓巴伐利亞和黑森達姆施塔特的領土,普魯士果斷回絕。在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上,卑斯麥又發表“埃姆斯密電”極大地挑釁法國,由此法國對普魯士宣戰,爆發普法戰爭。▲普法戰爭前德意志地區只是聯邦公國集合在一起,還未實現統一,但普魯士此時在軍事力量上已經非常強大

普法戰爭前,普魯士的軍隊戰鬥力已經是歐陸最強大軍隊,但普魯士國家實力不及法國,只有統一德意志才能實現帝國霸業。法國當時國力強於普魯士,影響力和地位更高。不論如何,卑斯麥清楚知道法國一定不會坐視普魯士崛起,兩國必定爆發衝突,所以最終要用打贏戰爭逼迫法國承認德意志統一,才能實現德意志帝國的構建。

普法戰爭的結果眾人皆知。法國戰敗,並且屈辱的簽署《法蘭克條約》。此戰後,普魯士完成德意志統一,包括巴戈利亞領地在內的德意志帝國建立,取代了法國成為歐陸霸主。普法戰爭的恥辱深刻打擊了法國的自尊心,最重要的就是極大削弱了法國實力。▲德皇威廉二世在法國凡爾賽宮的加冕進一步刺激法國人的自尊,促使日後法國用嚴厲手段從戰敗德國上找回這份自尊

在經濟層面,普法戰爭也迫使法國被迫割讓礦產重鎮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德國由此解決了礦產資源短缺只能依賴進口的現狀。而且通過《法蘭克條約》的賠款,德國直到一戰前,都在經濟和軍事實力上碾壓了法國。使得法國的歐洲地位和國家安全受到極大威脅。從1871年到1913年這段時間,法國在工業上明顯落後德國,無論是礦產資源還是鋼鐵產量,法德差距越發擴大。因此圍繞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的爭奪也成為德法的焦點問題,乃至於一戰結束後法國還是對該地區念念不忘。▲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位於德法邊界

而在世界範圍內,德國自統一後,和法國在海外諸多利益上發生矛盾。這也是法國對戰敗德國下狠手的原因。在非洲摩洛哥,德法就爆發了激烈衝突。20世紀處,英法是世界最大的兩個殖民地國家,德國要向海外擴張,勢必就要和英法發生激烈矛盾。1905年,德皇威廉二世親自拜訪摩洛哥,說服摩洛哥選擇跟德國站在一起,條件則是保證摩洛哥的獨立。此舉嚴重刺激法國,損害了法國在摩洛哥利益,引起法國對德國更大的仇恨。而1911年,摩洛哥爆發叛亂,德國介入。派出柏林號巡洋艦和豹號炮艇趕往摩洛哥。這次混亂中,德國得到了法屬剛果的一部分殖民地。此舉使得德法兩國完全對立,法國也在一戰中堅定站在反德國的立場。▲和英法相比,德國的非洲殖民地很少,在一戰後這些殖民地都失去了

到了一戰爆發後,德法雙方都傾盡全力的交戰,傷亡慘重。而德國戰敗後,法國為了永久遏制德國的崛起,並保持歐陸霸權,隨即對戰敗德國採取比《法蘭克條約》更嚴厲的手段。而一戰的矛盾卻沒有因為一戰結束而消散,在後來的二戰中,法國依舊成為德國重要的打擊目標。


米洛指揮官


1918年11月《貢比涅停戰協定》簽訂標誌著一戰正式結束。隨後1919年1月,協約國集團齊聚法國巴黎召開會議,主要討論對戰敗的德國的處置問題,即巴黎和會。眾所周知,這次對德和會的主宰是美英法三大國首腦,他們都主張對戰敗的德國實施懲戒。但法國和英美的想法卻有較大的差距。

威爾遜想建立美國領導下的歐洲世界秩序,尤其是成立國聯。對處置德國問題不是很關注,反對過分壓制德國。英國主要是打算在戰後繼續維持歐洲均勢格局,同時瓜分德國的殖民地。它要防止德國再次破壞歐洲和平,也不想讓戰後的法國在歐陸上一家獨大。因此主張懲罰德國的同時不要太過分了,這樣不利於英國利益。然而法國卻完全不同,克里蒙梭提出的方案簡直是要“整死德國”,甚至是想把德國“從地圖上抹去”。因此儘管英美不停的調節,但在法國的堅持下,最後還是通過了嚴厲懲罰德國的《凡爾賽和約》。

法國之所以對德國極力採取嚴厲制裁,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歷史原因:法國想借機“復仇”

法德之間的歷史恩怨不是一天兩天了,遠一點的七年戰爭、拿破崙戰爭中的普法矛盾就不說了。最關鍵的莫過於1870年的普法戰爭了。法國的戰敗不但損失了實實在在的國家利益,比如根據《法蘭克福和約》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以及梅斯要塞給德國。還賠償了50億法郎。更重要的是這是法國自拿破崙戰爭以來最大的一次“恥辱”。從都德的《最後一課》我們就能深刻地感受到這場戰敗對法國人的刺痛,就好比甲午戰爭對中國人的痛一樣。因此法國人自從那時起就想著如何“復仇”。

不但如此,德國統一後,宰相俾斯麥為了防止法國崛起以及危及到德國的安全,他費盡心思的孤立法國。俾斯麥先後締結了德奧同盟、三皇同盟、三國同盟、兩次地中海協定等等,這些幾乎都是有針對法國的因素在裡面的。可以說從普法戰爭後到1894年這段時間裡,法國被俾斯麥“虐哭了”。俾斯麥的政策核心是:

建立一個以德國為核心的聯盟體系,孤立和打擊法國,避免法國與其他大國結盟,保障德在歐陸上已取得的霸權地位。在均勢原則上聯合奧匈帝國,拉緊沙俄,親近英國,反對法國。

因而在這段時間裡法國幾乎成了一個孤家寡人一般,在歐洲被德國一直打壓和孤立。直到1894年“法俄協約”簽訂後,法俄結盟才打破了這種孤立。所以這種孤立法國、打壓法國的政策給本來就緊張的法德關係加上一層陰影,增加了法國對德國的有一種“仇恨”。

此外進入到帝國主義階段後,法國在摩洛哥問題上和德國又產生了矛盾,更加激化兩國的“仇恨”,也推動了法英兩國的和解,最終法國決定聯合英國一起對抗他的“死敵”——德國。因而歷史的問題給法國留下了很深地復仇情緒,也是法德對抗的重要因素。當德國戰敗後,法國心中的怒火自然就會爆發出來。

二、戰爭本身的原因:法國損失最大

1914-1918持續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浩劫。戰爭的主戰場就在歐洲,而且就在西歐地區。雖然這場戰爭我們稱之為帝國主義爭霸戰,法德都有戰爭的責任。但不得不說法國在戰爭中損失比較大,尤其是和其他的幾個戰勝國大國相比,法國元氣大傷。不但死傷士兵人數是幾個大國中最多的,法國大約有500餘萬軍民傷亡,而且由於戰爭主要就是在法國境內展開的,因此其經濟損失和對生產生活的破壞也是最大的。

因此,這種在戰爭中受到極大損失的情況不但進一步增加了法國的怒氣,而且也使得戰後法國需要大量的補償來彌補經濟損失和恢復發展經濟。所以在凡爾賽會議上,法國對德國的戰爭賠償問題是最積極的。英美兩大國也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將關於戰爭賠款問題的主導權交給了法國。

從最後的《凡爾賽和約》中我們可以看到,法國主導的賠款委員會對德國開出了“天價”戰爭罰單。根據和約德國政府需要支付1320億金馬克的賠款(當然不是一次性,可以“分期”後來具體的賠款變化較大)。由此可見法國直接是打算“把德國賣了來補償法國的損失”。

而且賠款委員會規定,德國的賠款要先用於補償法國的損失,其次才用於賠償美國的債務等。從後來的魯爾危機(1923年德國沒能按時賠償,法國聯合比利時將軍隊開進德國魯爾區造成的危機)來看,法國真的很需要這筆錢來恢復經濟發展。然而這次行動讓法國失去了賠款的主導權,改由美國主導,即道威斯計劃的出臺。

因此,戰後法國主張嚴厲制裁德國的原因在意於想要“犧牲德國”來補償法國的損失,相比而言,英美在這個問題上對德國的態度就好多了,尤其是美國,不願意把德國的經濟徹底擊垮。從後來的道威斯計劃到楊格計劃就體現出美國一步步的在減輕德國的戰爭賠款。

三、安全困境:法國出於自身安全的考慮

一戰的爆發給大國們的啟示之一就是他們處於一個不安全的歐洲環境之中。尤其是法國。它與德國直接接壤。歷史和現實的考量讓法國人感覺到即使是戰爭結束了,但並不是安全期就到來了。

因此,法國的戰略是通過一次徹底的打擊,讓德國永遠不得翻身,也不能再和法國對抗。所以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嚴厲的制裁德國,讓它永遠不能夠再威脅法國的安全。這種考量體現在《凡爾賽和約》中就是有關軍事條款的規定:

萊茵河西岸的領土由協約國軍隊佔領15年,東西岸50公里以內德軍不得設防;德國陸軍被限制在10萬人以下,不得擁有坦克等進攻性武器,取消總參謀部;德國不得擁有空軍,廢除義務兵役制等等。

通過以上內容可知,幾乎把德國變成一個“沒有抵抗力的國家了”。在法國的堅持下,哪怕英美不希望過多的限制德國,尤其是英國(不想讓歐洲均勢被破壞),但還是做出了嚴厲的軍事懲罰措施來限制德國的軍事力量。如果德國真的能遵守這樣的協約,恐怕真的法國的安全就高枕無憂了。但是大家都知道,這種條款對德意志來說簡直就是一種侮辱,德國是一個大國,怎麼可能只有這點武裝?顯然不可能,但法國還是想盡可能的制裁德國,以防止它再度威脅自己的安全。

四、霸權的需要:法國想獨霸歐洲

不得不說,在保障自己安全的同時,法國還是想趁此機會稱霸歐洲。從路易十四時代開始,法國這個“天然的歐洲的大國”就從來沒有放棄過獲得歐洲大陸霸權的努力。為此還引發了多次歐洲戰爭,拿破崙戰爭就是很好的例子。

一戰爆發之前,德國的統一和崛起不但打擊了法國的利益,還使得法國徹底失去了歐洲大陸霸權。然而這次德國戰敗了,可以說是數十年來歐洲大陸上最適合法國稱霸的時機了。俄國以及徹底完蛋了,新成立的蘇聯直接被大國們排擠在國際秩序之外了,更談不上參與歐洲事務了。因此德國的失敗可以說讓整個歐陸上只剩下法國一家獨大了。只要把德國徹底的擊垮,嚴格限制他的發展,那麼法國就將獲得歐洲的霸權。而一旦不能嚴厲制裁德國,讓其那天死灰復燃的話,別說稱霸了,自己的安全都恐怕有問題。

這種徹底削弱德國,維持法國優越地位的打算,在和約中也體現出來。首先是法國收回了自己失去的阿爾薩斯和洛林,這一點理所當然沒問題。還規定了德國永遠禁止與奧地利合併。德國承認盧森堡和波蘭等地獨立等等。這樣就等於斬斷德國的左膀右臂,讓其不能在聯合其他國家變得強大起來。後來法國又與這些獨立的國家建立“小協約國集團”目的就是想牢牢地限制住德國,以維護自己的優勢地位和安全。

綜上所述,基於以上四點原因,即歷史原因:法國想借機“復仇”、戰爭本身的原因:法國損失最大、安全困境:法國出於自身安全的考慮、霸權的需要:法國想獨霸歐洲。法國在一戰後比英美等其他國家更加的想嚴厲限制德國。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法國直接想把德國瓜分了,讓其永遠不能翻身。當然這是英美堅決不允許的,因此最後法國也不能得逞。

但不得不說的是,通過《凡爾賽和約》我們可以看見,在法國的影響下以及英美確實也需要對德國進行制裁的情況下,和約對德國進行了較為嚴厲的懲罰。當然也埋下了戰爭的陰影和新的仇恨。


二林說國關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苛刻的《凡爾賽合約》將昔日強大的德國,拆分的四分五裂,高額的戰爭賠款,以及限制軍隊規模,意圖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對其進行“閹割”。 殊不知,被羞辱到家的德國人,卻將所有的不滿情緒指向法國。

原來,作為戰勝國之一的法國,極力推崇對德國採取最嚴厲的制裁。究其原因,自然是兩國曆史上的恩恩怨怨,尤其是普法戰爭後,深受《法蘭克福和約》的羞辱,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法國居然在歐洲找不到一個盟友。這是為什麼呢?

俾斯麥利用英、俄兩國矛盾,阻止法俄聯盟。

普法戰爭,對於分裂400多年德意志民族來說,終於完成了民族統一大業,建立了德意志帝國,並迫使法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法蘭克福和約》。而作為功臣的俾斯麥,十分清醒兩國的矛盾不可調和,必須對其進行壓制,尤其是外交上的孤立。

從地理位置上看,在歐洲對德國最大的威脅是俄國,一旦法俄聯盟從東、西兩個方向夾擊德國,後果不堪設想。於是,孤立法國的核心就是,一定不能讓法俄結盟,但如果“舔著臉”主動迎合俄國,對方一定會漫天叫價,甚至被綁在他們的戰車上。

如何讓俄國主動?俾斯麥的做法是利用英國打壓俄國,逼其主動與德國交好。俄國是由內陸國家發展而來的,十分看重出海口,儘管擁有聖彼得堡港,但長達半年的結凍期,嚴重影響了其商業和軍事的作用,他們又將目光盯在了君士坦丁堡。

這是通過黑海進行海上運輸的必經之路,奪取黑海海峽成為俄國曆代沙皇的夢想。而當時統治君士坦丁堡的土耳其,只得依靠英國的幫忙才使其未能得逞。當然,英國為保護印度和英、印之間的貿易線,始終戒備俄國對土耳其的入侵。

雙方在克里米亞大打出手,結果俄國失敗,黑海實行中立化政策,兩國矛盾加劇。1870年,俄國借法國在普法戰爭中戰敗之機,單方面宣佈廢除黑海中立化,俾斯麥表示支持。英、俄兩國再次大打出手,俾斯麥一反常態地與奧匈帝國結盟。

這下,俄國慌了,與土耳其的戰爭還未結束,又與英國交惡,而德、奧同盟徹底地將俄國置於孤立的境地。最後不得不向德國主動示好,簽訂雙邊安全協定,規定俄國在德、法兩國衝突中保持中立。這成為俾斯麥外交生涯中最精彩的一筆。

《德、意、奧同盟條約》,全面孤立法國。

1879年,德國與奧匈帝國結為同盟,眼看著英國與俄國在巴爾幹“兩虎相爭”。而法國的衰弱,讓英國失去了一個遏制俄國的幫手,不得不忍氣吞聲地接受,俄國的軍事力量再次進入黑海。當然,俾斯麥也不願意看到俄國的勢力擴張。

統一後的意大利,在歐洲大國中實力最弱,又比其他小國強大。然而,其實力不濟,野心卻不小。俾斯麥儘管十分看不上意大利,對其不切實際的雄心壯志更是嗤之以鼻,特別是毫無戰鬥力的軍事力量,簡直就是笑話,但還是接受其為盟友。

在俾斯麥看來,一方面,剝奪法國的一個潛在盟友;另一方面,使奧匈帝國獲得一個友好的鄰國,共同對付俄國。更重要的還是想借意大利“搭橋”,拉近與英國的緊密關係,挑撥英、法兩國關係,並遏制俄國的擴張。

由於英、法兩國為爭奪埃及,以及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雙方關係急轉直下,而意大利也因突尼斯與法國矛盾很深。於是,在俾斯麥的唆使下,英、意、奧匈三國簽訂了《地中海協定》,共同維護地中海地區的穩定。這次,俾斯麥很滿意。

首先,在外交上孤立法國的同時,又孤立了俄國,使得俄國越來越離不開德國的支持,更加依賴其在英、俄戰爭中保持中立。而俾斯麥要的就是這個結果,不僅將雙方的注意力從法國身上移開,而且俄國也不敢與同樣被孤立的法國結盟。

其次,加深英國與俄國的矛盾。由於《地中海協定》明顯是針對俄國,使得英國深陷巴爾幹半島。儘管英國的“大陸均衡政策”,始終沒有放鬆對德國的戒備,但因德國在巴爾幹並沒有實質利益,反而抵消了對德國的關注度,全力對付俄國。

更關鍵的是,該《協定》是英國與德國的兩個盟國簽訂的協議。也就是說,英國承擔了援助兩個盟國抗擊俄國的全部責任,而德國卻置身事外,過的“逍遙自在”。至此,俾斯麥煞費苦心構建的孤立法國、迫使俄國保持中立的外交體系大功告成。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