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口音把老師喊成了老絲

出了大學校門,便是參加工作。所在單位人多,師傅、長輩者大有人在,系小輩的我與人相處,不能失了禮敬,見人總要稱呼,於是同他人一樣,對長者稱為“X師”,亦即“姓X的老師或師傅”。然我們這的方言話

對聲母“S”和“Sh”不分,均以“S”發音,於是乎“師”也竟是“絲”的讀音了


業務部的老金,與我聊天甚是投機,如朋友一般。但對方系長者,不能口無遮攔,直呼姓名或“老金”,自然還得稱呼為“金師”。可每次打招呼,卻總想成“金絲”,有時不覺一人獨笑起來。“金師”問道:“你笑什麼?”我卻笑而不答,“金絲”?唉,為什麼不是“金條”呢?


業務部除了老金,還有其他幾個同事,其中一個姓徐。同樣,稱呼對方“徐師”,又會想成“錫絲”,只是與“金絲”不能一比。是日,和老金開玩笑道:“金師,乾脆你們業務部改名算了,再加幾個人,改成‘五金部’。”

這樣的口音把老師喊成了老絲

老金則是一頭霧水,追問原由。我笑答:“再把企劃部的甘師,人力資源部的呂師,財務部的鐵師加到你們業務部,於是就有你金師(金絲)、還有徐師(錫絲)、甘師(鋼絲)、鐵師(鐵絲)、呂師(鋁絲),金錫鋼鐵鋁五絲彙集,必能業務有成。”老金此刻才反應過來,大笑道:“再把兄弟單位的‘老佟’調過來,連佟師(銅絲)都有了,哈哈。”


此外,另有他姓的稱呼,搭配上“師”、“絲”不分的讀音,卻也有著那麼一點有趣。如,“秦師”,聯想到發出三日繞樑之音的“琴絲”“龔師”,聯想到有限責任或是股份有限的“公司”;“馬師”,聯想到日行千里之馬的“馬嘶”;“羅師”,聯想到也要發揚釘子精神的“鏍絲”。

這樣的口音把老師喊成了老絲

“陳師”,聯想到煙霧繚繞、咖啡作伴的“沉思”;“吳師”,聯想到白雲獻給藍天的“無私”;“字師”,聯想到有我一碗粥也不分你一羹的“自私”;“尹師”,聯想到只能屬於自己的“隱私”。還有諸如“慄師(律師)”遇到“官師(官司)”,“蔡師(菜絲)”遇到“姜師(薑絲)”等等。


對自己聯想頗為豐富甚是得意,向念中學的表侄炫耀,哪知表侄聽後不以為然:“你那幾個‘絲’也不怎麼樣嘛。”我急道:“小子,竟敢口出狂言。”表侄不緊不慢:“聽好了,這才是真正的‘斯’——凱瑟琳·澤塔·瓊斯、道格拉斯、基努·裡維斯、湯姆·克魯斯、尼古拉斯·凱奇、湯姆·漢克斯、威爾·史密斯……

我覺著這上中學的表侄一定不是00後。

這樣的口音把老師喊成了老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