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實施後,對券商股是利好嗎?

黃泥田


中國證券報記者4月12日從接近監管人士處獲悉,T+0交易制度對投資者的適當性要求、配套制度的完善要求都比較高,還需要時間孕育。

國務院金融委日前提出,發揮好資本市場的樞紐作用,不斷強化基礎性制度建設,堅決打擊各種造假和欺詐行為,放鬆和取消不適應發展需要的管制,提升市場活躍度。對此市場有觀點認為,“提升市場活躍度,不妨實施T+0”。

海通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4月12日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應從促進優勝劣汰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引導中長期資金不斷入市、強化分類監管創新三方面出發提升市場活躍度。同時,荀玉根指出,提升市場活躍度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推行T+0交易。

“現階段A股還不具備全面推進T+0交易的條件,T+0交易制度對投資者的適當性要求、配套制度的完善要求都比較高,還需要時間孕育。”荀玉根強調,提升市場活躍度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推行T+0交易。

荀玉根認為,提升市場活躍度應體現在市場充分發揮資源配置作用方面,包括投融資體系更加順暢,在發行、退市、資金入市等各個環節進行制度改革和創新,以提升市場活躍度,打造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

荀玉根指出,應從三方面出發提升市場活躍度。

首先,從上市公司層面分析,應為上市公司營造優勝劣汰的市場化環境,促進上市公司優勝劣汰,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荀玉根表示,股市投資本質上是對上市公司進行投資。目前監管部門已經推行一系列發行制度,包括註冊制不斷推廣,尤其發行定價更加市場化,以及出臺更為寬鬆的再融資新政。退市制度改革也在推進中,預期除財務指標外,未來還將增加一些市場表現指標。發行和退市制度改革有助於整體市場環境淨化,保證資本市場有進有出,實現市場化優勝劣汰,持續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其次,從資金層面來看,市場活躍度的體現應該是引導中長期資金不斷入市。

荀玉根分析,證監會“深改12條”正陸續推進,引導中長期資金不斷入市方面已有相關支持政策接連落地。預期監管部門還將為中長期資金入市提供更多的便利條件。未來,養老金、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等長線資金,將逐漸進入資本市場。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資金入市方面也已作出相應制度安排,資金入市渠道更為順暢,為直接融資源源不斷引來“活水”。

再者,從證券業務主體角度分析,要強化分類監管創新。

荀玉根認為,資本市場投融資體系最終是要由以證券公司為代表的證券機構這一市場主體來推動,證券基金行業也是金融創新最活躍的領域,從證券公司分類監管方面來看,監管部門已做出制度創新,包括對證券公司進行分類評級,對於評級高的公司可以給予更多的業務創新支持,包括做市商制度等,給予證券業務主體更多的業務創新空間。


天冷了123


T+0實施後,對券商股是利好嗎?


這個問題,是最近非常熱門的話題,其實股指期貨,可轉債上已經是T+0交易了。只是個人投資者,接觸比較少。成交量明顯是活躍了,自然對於券商是明顯的利好消息。至少佣金收入是實打實的增加。但我覺得對於券商股的影響比較有限。主要是因為佣金收入是未來券商行業,其中的一個業務而已,佔比會越來越小。加上市場上的投資風格,已經形成,短線交易的投資者,也只佔了其中不多的比例。中長期投資者,對於這樣的制度建設,其實是無所謂的。

首先、我們可以通過可轉債的成交量。大概制度市場變成T+0之後的可能狀態。目前可轉債排行第一的成交量是50億。這個量能已經差不多趕上了A股的成交量的第一名。當然可轉債的成交量是多次,甚至是無限次成交的累積。另外費用也是比股票交易要低的多。雖然是差不多的成交量,但產生的佣金收入,那是天壤之別的。

其次、當前市場還不太成熟,如果迅速放開T+0,對於市場還是有蠻大的衝擊的。特別是績差股,題材股。原來的玩法突然改變了,隨之出現的情況,也有可能是極端的。所以在市場尚處於低位蓄勢的情況下,特別是在3000點之下,我覺得還不太成熟。但跟國際接軌是遲早的事情。所以A股的港股化也是大勢而趨。如果通過幾年的慢慢變化,對於市場的衝擊要小很多。

最後、T+0交易一定是有利於市場的活躍,理論上現有存量資金的博弈,也可能出現天量的成交量。但對於沒有多少經驗的個人投資者來說,短線參與的風險越來越大。交易數量是增加的,交易者會大量減少。中長期來看,也不見得是好事。市場的風險過大,短線的風險過大,除了需要投資者教育,更需要形成賺錢效應。否則最終市場還是要變得不活躍。反而是利空了。

總之、T+0作為一個新生的事物,有利有弊,權衡很重要,對於券商板塊來說,資本市場活躍,做大做強總體看起來一定是利好。不過風險過大,也會產生抑制作用。所以我是覺得謹慎利好券商板塊。

快樂投資,看謙秋說。


謙秋說



金融委日前提出,發揮好資本市場樞紐作用,不斷強化基礎性制度建設,堅決打擊各種造假和欺詐行為,放鬆和取消不適應發展需要的管制,提升市場活躍度。有市場人士認為,提升市場活躍度,不妨實施T+0。記者4月12日從接近監管人士處獲悉,T+0交易制度對投資者適當性等配套制度的要求較高,還需要時間準備。


儘管監管人士已經說了,T+0的條件暫時不成熟,但是很多投資者就在為T+0做準備,可見,散戶是比較勤奮的一群人,如果實行T+0,那麼對券商股是不是利好,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我們先剖析券商的盈利構成:

圖中是中信證券的營業收入構成,按照產品劃分,有五類,佔比最大的是手續費以及佣金,佔比37.19%,其次是投資收益,佔比32.41%,再然後是利息收益,佔比22.92%,剩下的都是其他收入。基本上券商的收入就這五大塊,其餘券商是多或者少的區別。我們再看細緻一點:手續費和佣金,基本上是無風險收益,就是說,你買賣股票,他都要收錢的,如果放開T+0,那麼狠明顯,這部分收入就會增加,你本來一天操作0.5次,現在可以頻繁操作了,那麼可能會到2次,明顯佣金要翻倍。至於投資收益,和行情關係大,T+0到底是賺錢簡單,還是虧錢簡單,不好說。


大家也要注意一點:什麼時候大家交投活躍,券商收手續費多,是牛市。為什麼是牛市,因為大家都賺錢了,所以有賺錢效應才是關鍵;如果實行T+0,但是股市還是震盪跌或者是弱勢,或者說沒有賺錢效應,那麼交投的人也不會很多,所以T+0是把雙刃劍的概率大,牛市的時候,交投更加活躍,而熊市的時候,交投更加清淡,所以從長期看,到底是利好證券還是利空證券,可能不能一棍子打死。


在T+1的制度下如果賺不到錢,指望T+0就能賺錢這不現實,資本市場本來就是你賺我虧的遊戲,大家都賺錢,誰虧錢?在池塘裡會淹死,那麼在湖泊裡也會淹死,因為決定你是不是會淹死的是你自己會不會游泳,好比決定你在資本市場能不能賺錢的是你的操盤能力。T+0大家還是不要想。當然,如果真的實現T+0,券商短期的業績會暴增,但是長期就不好說了!


歡迎大家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