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車科技的城市停車奔跑記

一個城市一般擁有路內停車、路外停車場、新能源充電、城市誘導等多維度的停車資源,而這些城市停車資源多為信息孤島,難以統籌規劃。而城市級停車平臺可以使各種停車資源的配置得到優化,使城市停車效率得到提升,是解決城市停車問題的核心途徑。

截止目前,億車科技的城市級停車項目案例已經累計近百個。

自2014年11月到如今,億車科技已經走過4年半的時間,這段不長的時間裡億車科技一直在奔跑,公司從無到有,從路邊停車到蜜蜂停車,到停車場運營管理,到新能源汽車充電平臺,再到城市靜態交通一體化管理平臺,完成三輪融資,再到現在擁抱產業互聯網。

億車科技諮詢規劃總監謝月星告訴賽文交通網產業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無疑給停車行業帶來巨大的機會。

億車科技的城市停車奔跑記

億車科技諮詢規劃總監謝月星

賽文交通網:什麼是產業互聯網?

謝月星:產業互聯網是相對於消費互聯網的定義, 產業互聯網跟消費互聯網的區別在於面對的用戶不同。

消費互聯網面對的是我們消費者,為了改變我們消費者的消費體驗,但是產業互聯網是以生產者為主體,通過生產、製造、資源配置等各個環節的網絡滲透,從而提升整個產業的價值。

再從互聯網的角度來看,產業互聯網實際上是互聯網發展模式的進一步深化,其綜合運用了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以連接、交互和計算作為三大核心手段,全面滲透到企業和機構生產製造的各個環節,幫助傳統企業解決效率低下問題,從而推動整個傳統產業的整體升級,進一步實現產業與產業的跨界協同。

在產業互聯網的視角下,我們城市級智慧停車所要做的事情就是通過多樣化的物聯網技術(地磁、高位視頻、視頻巡檢車、視頻樁、停車場出入口的車牌識別相機、ETC等)實現停車相關資源的全連接,所有數據在智慧停車平臺聚合後,通過平臺與智慧交通、政務、治安、徵信等平臺進行交互,從而實現跨界協同。

另一方面通過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對停車大數據進分析和利用,實現城市停車資源整體利用和管理效率的提升,推動停車產業的不斷升級,進而促進城市運行效率的提升。

賽文交通網:今年你在我們年會上提出“產業互聯網時代下,必須要轉變觀念,從產品思維轉向服務思維”,這句話該怎麼理解?

謝月星:現在的市場不是我有什麼技術,能解決客戶什麼問題。而是要站在客戶的角度,幫助客戶分析問題,從而根據客戶的問題提供適合的解決方案。

另一方面,我們要擺脫傳統的用戶關係定位,從而轉變為合夥人關係。

在企業需要技術產品賦能時,從停車領域的各個環節尋找行業存在的問題,不僅幫助用戶解決技術問題,更多的是在理解用戶商業模式的基礎上幫助企業互聯網轉型,信息化打破技術壁壘,不只是簡單的提供產品和技術支持,而是將技術真正切入到業務運轉中,為客戶提供一套完整的“技術+管理”的方案。

前者以技術為導向,披著技術的外衣,卻不一定能解決客戶的痛點,後者以解決問題為導向,這不僅是匹配的過程,而且是技術真正服務企業的過程。

賽文交通網:億車科技具體是怎麼做的?

謝月星:以路邊停車的前端信息採集設備為例,目前市面上主流的設備主要有地磁、高位視頻、視頻樁、視頻巡檢車等幾種技術,這些技術實際上解決的都是信息採集和連接的問題。

而往往地磁的生產廠家一味地向客戶介紹地磁的好處,卻忽略了地磁的弊端;視頻的生產廠家一味地向客戶介紹視頻解決方案的好處,而對視頻產品的缺陷卻避而不談。

事實上,我們認為,每一種前端信息採集設備都有各自的優勢,也有各自適應的場景,億車是從客戶在項目過程中面臨的實際問題出發,為客戶選擇合適的方案。

再比如城市停車平臺的建設,以前億車在城市停車項目中針對一線、二線、三線等不同規模、不同發展程度的城市都以同樣的平臺來滿足客戶要求,但是後來發現,不同的城市其城市停車管理經驗、配套法律條例、城市發展現狀、城市停車基礎設施的建設、公眾接受程度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其對平臺需求的差異也非常大。

億車基於自身數十個城市停車項目的經驗,最終從城市停車經營業主的問題出發,根據城市停車發展成熟度的不同和城市運行階段的不同,進行了整體考慮和規劃,幫助客戶匹配與其現階段需求相適應的解決方案。

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億車推出了的航系列產品:“啟航”是面向停車收費管理的路內外停車運營基礎管理方案;“巡航”是面向有一定停車經營管理基礎的城市業主提供的停車資源的精細化運營管理方案;“領航”是面向城市靜態交通大數據分析和深度應用的解決方案。

賽文交通網:城市級停車市場很受大家關注,但從市場運營項目的反饋來看效果似乎不是很理想,你覺著目前城市級停車項目運營效果不佳的原因是什麼?

謝月星:我覺得有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從客觀方面來說,中國城市停車的發展有其特殊性,複雜程度高,城市級智慧停車模式世界上其實沒有完整可借鑑的案例,或者說國外大部分城市的智慧停車模式並不太適合中國市場。

而中國各個城市的停車情況又不一樣,在沒有形成行業標準的情況下,各個城市現在都還處於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不斷摸索的階段,所以我們還需要給這個市場一點點時間,但我相信,中國一定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城市智慧停車模式,最終解決“停車難,停車亂”的問題,因為這是信息時代下,產業升級的必然方向。

其次,從主觀方面來說,現階段很多同行在給業主提供城市停車解決方案時往往缺乏頂層思維。

比如很多都是唯產品論、唯技術論,不考慮城市的實際情況,認為只要有先進的技術,實施一個先進的智能化項目就能解決停車的所有問題,這是不現實的。

整個行業其實都應該反思一下,為什麼國外很多發達國家的城市仍然堅持採用中國停車行業普遍認為落後的咪表模式?為什麼深圳僅僅用地磁技術,目前卻仍然是國內路邊停車管理最好的城市?為什麼合肥在沒安裝地磁的情況下,僅靠人工+POS機收費率就能達到90%以上?

當然並不是說不需要藉助先進的技術,實際上越來越多城市案例表明,城市停車問題的解決越來越離不開先進的技術,同時一定要結合管理、制度、執法、徵信以及當地城市市民的行為習慣等,圍繞項目的實際需求形成一套成體系的技術解決方案,這才是城市停車運營成功的關鍵所在。

賽文交通網:億車科技參與運營的路內停車項目有哪些?

謝月星:我們在路內和路外都分別有一些自己運營的停車經營權項目,還包括一個新能源充電樁的平臺,這些項目做得都還不錯,但是並不多。

億車的定位是做一家專注於停車的科技類公司,公司50%以上都是研發人員,不斷在停車資源的經營和管理上探索和創新,很多創新的技術和想法都是在我們自己運營的停車項目上先試行,從而保證我們輸出給客戶的產品和技術都是成熟、穩定且可靠的。

億車希望通過自己的經驗、技術和創新能力,為停車經營業主,尤其是城市停車經營業主提供先進有效的整體解決方案。

賽文交通網:在你看來目前停車市場企業可以分為哪幾類?億車科技與同行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謝月星:我認為停車市場主流企業可以簡單劃分為四類。

第一類是系統集成商,比如像銀江和幾大通信運營商等,他們的業務涵蓋智慧城市的各類智能化工程,系統集成的資質能力強,停車項目只是他們業務的一小部分。

第二類是停車智能化產品的供應商,比如海康、大華、信路通,還有眾多地磁廠家等,他們主要為停車行業提供各品類的產品,很少直接參與具體項目。

第三類是以停車某單一業務為主的公司,比如捷順、科拓等停車場解決方案供應商,怡豐自動化、中科立亨等立體車庫供應商。

最後一類是專注做停車的靜態交通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億車就屬於這個類型。

億車自2014年底創立之初便將自己定位於“城市級”的解決方案提供商和智慧停車運營商,除了在路內停車管理與運營、封閉式停車場聯網運營、電動汽車充電樁建設與運營三個主營業務領域做深做透之外,還向靜態交通綜合服務商的角色進行轉變,向共享汽車、車主服務、汽車金融等領域探索。

這幾年來,億車已經形成了技術服務能力涵蓋諮詢規劃、方案設計、投資建設、經營管理、到互聯網運營等城市停車所有方面的一家公司,可以為城市停車業主提供可持續的一站式服務。

截止目前,億車已在深圳、天津、武漢、廣州、西安、上海、南京等全國80多個城市項目落地,平臺接入管理的泊位數超過130萬,服務車主用戶數超過2000萬,服務總訂單數超過3億。

除了這些完備的技術服務能力和豐富的案例經驗外,億車與同行最大的區別在於億車是面向“問題”,是一家站在城市業主的角度,全面考慮來解決困擾業主問題的停車公司,而很多同行則是面向“產品”。

當然,停車行業其實是個很複雜的行業,產權分散、場景眾多,市場也非常大。

整體來說,我們仍處於中國城市級停車市場的初級階段。我認為行業的發展和突破需要每一個企業的共同參與,提供優秀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形成良性競爭。億車科技作為一家面向城市級靜態交通解決方案的企業,願意與行業同仁一起,共同推動停車產業的升級。

賽文交通網:你們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謝月星:這個在上面已經講了很多。億車定位於城市級靜態交通解決方案提供商和智慧停車運營商,總結來說,我認為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是技術優勢。

多年來數百號研發人員只對準城市停車這一個“城牆口”衝鋒,形成了針對停車的全場景平臺解決方案,包括路內停車管理平臺、路外停車管理平臺、充電樁運營平臺、停車行業監管平臺、增值服務開放平臺、停車場無人值守管理平臺、共享停車平臺、城市停車誘導平臺、停車聯網IoT平臺、停車數據共享平臺、城市停車大數據分析及3D可視化平臺等等。

其中每一個大的停車場景又有很多細分的軟件系統,比如路外停車管理平臺下又可以分為停車場聯網管理端、停車場集團管理客戶端、停車場物業管理客戶端、崗亭客戶端、應急PDA管理客戶端、停車優免電子券發放管理客戶端,還有對應的APP、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等等。

很多客戶來考察公司時,都驚訝於億車產品體系的全面,這麼細分的停車應用場景竟然都有相應的產品。而億車認為,作為一個城市級靜態交通解決方案提供商,就應該考慮到每一種停車場景,這是必備的產品和能力。

也有停車場設備廠商因為其平臺產品無法承載大數量停車場而主動找到億車合作。

第二是經驗和品牌優勢。

億車的城市停車業務已經覆蓋全國80多個城市,包括深圳、天津、西安、南京等一線城市,也包括二三四級城市,甚至還有小縣城和區鎮。正是因為億車業務面的完善和億車人對城市停車業務的精準理解,已經被業內認為是中國城市智慧停車平臺第一品牌。

第三是可持續服務的能力。

億車一直認為,城市停車不應該只是一個簡單的系統集成交付項目,而是一個非常專業的事情。必須有一家專業的公司提供持續性的服務,才能最大化地挖掘出停車項目的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

億車正是一家從城市停車項目的諮詢規劃、方案設計、投資建設、經營管理到互聯網運營等每個環節都能提供技術服務能力的公司,可以為城市停車業主在智能化建設、精細化經營和互聯網運營的各個階段提供可持續的一站式服務。

賽文交通網:億車的商業模式是什麼?

謝月星:

億車是一家面向政府(2G業務)和麵向企業(2B業務)的科技公司,圍繞停車經營業主,尤其是城市停車業主提供整體的智慧停車解決方案和持續的專業化運營服務。

因為我們認為中國的停車問題,必須要站在城市級的維度才能夠最終解決。

當然行業內也有很多優秀的做單體停車場智能化的廠家、立體車庫的廠家,但他們更多是立足於解決單點和局部的問題,無法站在整體城市的角度來解決停車找位、資源調衡、停車監管等問題。

我們的商業模式就是致力於服務好城市業主,站在城市的維度,幫他們去走好城市級停車之路。

在智能化建設階段,億車幫助他們做好諮詢規劃和方案設計,並提供適合的智能化解決方案;在精細化經營階段,億車結合豐富的城市停車項目案例經驗,和基於平臺打造的標準停車管理模式,幫助他們持續優化停車資源的精細化管理水平。

在互聯網運營階段,億車能夠快速將自己經驗證過的成熟的互聯網運營模式複製到當地城市停車平臺上,通過我們專業的運營團隊來幫助城市業主開展互聯網運營工作,進一步挖掘停車項目的商業價值。

賽文交通網:億車提供的平臺可以兼容地磁、高位視頻、巡檢車等各種前端採集設備嗎?

謝月星:當然。

地磁、高位視頻、巡檢車等各種前端設備在億車看來都只是一種針對路邊泊位管理的信息採集終端,都是一種物聯網的手段。

現階段來看,這幾種技術都有其可取之處,也都有缺陷,同時這些技術本身一直都在不斷的改進和升級。

未來一定還會有更先進的技術模式出現。

這種情況下城市智慧停車平臺的選擇就顯得非常重要,一是平臺要有足夠的橫向兼容性,不僅要兼容不同種類的設備,還要兼容不同品牌的設備,這樣才有利於各城市業主不斷地整合城市停車資源。

二是要有縱向兼容性,在平臺的架構設計時不能有明顯的技術傾向性。比如一個只支持高位視頻技術模式的智慧停車平臺,假如未來ETC技術模式得到廣泛應用,該平臺就比較難實現平滑升級,而只能大改造,這對城市級平臺來說影響是極大的。

賽文交通網:ETC進城後,ETC+停車的技術方案,你看好嗎?

謝月星:我非常看好。

如今國家對於ETC的發展給予了強大的政策支持,雖然我們都知道ETC在面對複雜停車場景的技術成熟度上還有提升空間,如車輛跟車干擾、混進混出情況下的問題,還有部署成本高、資金歸集慢等問題,但一旦ETC卡在車主端全面普及,ETC生態的逐步完善,一定會給停車行業的技術模式帶來重大影響。

因此建議城市停車業主,在前端信息採集設備的選型上需要做好長遠規劃,注重場景的適應性,考慮多種技術模式的結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