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是走是留?關於集採的二三事

導演說(60)

前一段時間集採鬧的醫藥股整體跌跌不休,甚至一度出現談集采色變的程度,市場盲目到只要集採一來,帶醫字的股票就無腦砸盤。出現這種現象,正所謂別人恐懼時我貪婪,顯然這是又到了割韭菜的時候了,各位手中的鐮刀不知道是否已經準備就緒?導演今天就是來給大家磨刀的,把集採的皮扒開,看看肉質如何。

前因後果

集採,也就是集體採購,一開始叫帶量採購,說的是由於醫保開支缺口增大,國家實行的一個整體藥品採購計劃,由政府牽頭,把一個地區所有醫院對藥品的需求統一起來,一起採購。這種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藥品價格,為醫保減少消耗。

到2020年12月為止,集採一共搞了3批,分別在18、19、20年各一次,當然,現在這個第三批正在進行中,由於疫情原因,按理說這次集採都是第四批了,不過由於沒有官方編號,所以可以模糊的認為現在既是第三次又是第四次。。另外,按照輪算的話,19年搞了兩輪,所以,可能現在這次算是第五輪了。。想要理解集採,應對集採帶來的行情機會,最好的方法就是看看過去集採都怎麼弄的。

首輪集採,懵逼的藥企

第一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採購(簡稱"4+7"帶量採購)2018年12月6日開展,因為是新鮮事務,再加上和廣州藥交會重疊,參與廠家普遍積極性不高,尤其是外企更甚;而參與的廠家,面對全新的遊戲規則,迷茫聲一片。具體表現在:

參與不參與?不清楚。那個時候,做不做一致性評價都還是困擾藥企的大問題,很多企業都選擇的觀望。最終的結果是,31個品種25個報價成功,還有6個流標。集採規則是什麼?參與的廠家沒仔細研究,參與的時候難免會出現因為差比價算錯最終出局的遺憾。報價如何定?大家普遍比較迷茫。參與的廠家在現場的緊張氣氛下咬牙跺腳的降價,最終促成了平均降幅達55%,最大降幅達96%的報價結果,0.15元/片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首次出現。這樣的結果流傳到場外,對大家的震撼是可以想象的,很多剛參加完藥交會,滿懷疲憊準備回程的醫藥人在機場車站收到這樣的信息,無不一片錯愕。

次輪集採,浮躁的藥企

首輪國採獲得了多方正面評價。當醫藥人還沒有收拾好心情的時候,次輪國採,即聯盟地區擴圍行動於2019年9月24日開展。25個品種不變,參與廠家增加,地區擴面,標期最多延長到3年。

雖然報價之前,組織者就提醒要適度競價,不過度追求降幅,但現場的感受是浮躁。浮躁的結果是與聯盟地區2018年最低採購價相比,平均降幅59%;與"4+7"試點中選價格水平相比,平均降幅仍達到了驚人的25%。7分錢一片的氨氯地平出現了,1.68元/盒阿託伐他汀也出現了。

二輪集採三個月後,三輪集採啟動。雖然相隔時間不長,但是很多廠家進行了理性的反思,這對三輪集採產生了影響。

三批集採,理性的藥企

客觀的說,前三輪集採各廠家的策略雖然成敗不一,但是應對心態都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畢竟是一個新鮮事務。國採實行到現在,廠家基本明白了政策的目的和套路,應對起來也越來越科學。另一方面,國採政策的制定者也越來越意識到唯低價是取將會帶來很多問題。唱戲的、搭臺的、看戲的都理性了,好戲才能被呈現。那麼,第三批集採如何報價?

價格=企業生產成本*X

X=1.1或1.15

即在成本基礎上順加15%,對於競爭激烈的,視企業實際情況最低可以順加10%。

有人會問,如果導致報價過高無法中標怎麼辦?另外如果規則是有最高限價的怎麼辦?不中標就不中標吧,虧本銷售也不是辦法呀!其實只要理性報價,該中標的都會中標,這才是政策制定者想要的結果,虧本銷售其實是大家都不想要的結果。

集採的效果

過去幾天,"靈魂砍價"上了熱搜,抖音上視頻一大把。

說起來,這不是"靈魂砍價"第一次上熱搜。從去年"4.4元中國人覺得難聽,再降4分錢",到今年"1.3萬元的心臟支架降至700元",官方議價能力一次次讓公眾眼前一亮。"靈魂砍價"的成功,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理順了採購制度。針對以往量價脫鉤、競爭不足、採購分散、政策不協同等問題,國家明確了"推動形成以市場為主導的藥品價格形成機制",並由專門機構自上而下推行"藥品集中帶量採購",改變了以往"九龍治水"的局面。"中國有多少人口?我們是代表整個國家來跟你進行談判。"醫保採購、支出一盤棋,挾市場規模以令藥企,在去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談判中,相關專家的這番話道明的就是新機制的最大優勢與底氣。

當然,也有人擔憂,價格降幅如此之大,藥品會不會遭遇"降價死""中標死"?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一方面,醫保的"帶貨"效應十分明顯,企業"以價換量",打開的是更廣闊的市場空間。比如,安維汀、諾和力等明星藥品在納入醫保時曾大幅降價,但一年後實際銷售金額增幅均超過50%。

另一方面,在藥品銷售價格中,企業的生產成本和合理利潤並不是大頭,反倒是銷售、市場推廣等方面支出佔比甚高。而能給藥品企業明確的銷售承諾和預期的帶量採購,擠掉的恰是這部分"水分",更有助於消除招標尋租等灰色空間。某種程度上看,這也能倒逼企業從渠道比拼轉向成本競爭,有利於提高整個行業的創新能力。此外,激勵、監測藥品集中採購的執行情況的制度也在逐步完善,能更好緩解藥企、患者的種種擔憂。從這個意義上說,擠壓藥價水分,有政府有形之手推動,更有市場無形之手帶動,兩者相互配合、協同發力,實現了多方共贏。

綜上所述,其實我們也沒有必要對集採風聲鶴唳,由於藥價的下調,銷量肯定是要比過去更高的,以前能買一瓶藥的現在可能覺得便宜了這麼多,不如直接買兩瓶,這樣整體行業的收入規模下降的並不明顯,中標企業的利潤水平也未必有市場想的這麼誇張。

集採的目標&對二級市場的影響

集採顯然是為了降低醫保壓力才搞的。

中國現在有2億多老人,到了10年後,這個數字很可能會翻倍,也就是4個億。全國才14億人口,4個億的老人,老齡化意味著醫藥方面的支出將比過去高出數倍。

而且,當下人口生育率暴降,在高房價這個絕戶計的威脅下,我國人口增速已經出現斷崖式下跌。這個現象已經出現了接近10年,目前可以說是達到了現階段的頂峰!需知,新生人口的減少意味著20年後適齡勞工的減少,意味著醫保社保的供給缺失!

你看,開源吧,開不了,那隻能節流了。根據一些非官方的研究報告顯示,我國未來10年的醫藥缺口很可能達到8萬億人民幣!當然,這是算出來的,如果集採搞的好,這個缺口會顯著減少。因此,集採基本上是個常態化事件了,習慣就好。

但是,集採也不會出現是個藥就採的情況,因為集採把價格打下來的背面,是創新動力的保護。如果集採過了界,勢必會對本國醫藥產業的創新造成傷害,因此當前我國集採其實力度並不大,主要針對的都是上市很久的仿製藥,還有一些低端、用量巨大的耗材。

上個月炒的沸沸揚揚的心臟支架,就是那個從13000塊錢被幹到800的耗材,其實科技含量也沒那麼高,算不得什麼高精尖類產品。因此,像技術領先的設備,在專利期的創新藥,或者市場需求不高,再或者服務高收入人群的藥品,其實都很難被納入集採。

這裡舉個例子。

就說生長激素。我國市面上銷售的生長激素分3類,分別是粉針、水針、長效產品。其中,粉針是2000年以前就上市的產品,市佔率比較低,幾乎百分百會在這兩年被集採;水針是現在的主流產品,專利還有4年到期,且市面上提供水針的廠商極少(3家左右,1強2弱),因此,水針幾乎沒有一丁點可能在4年內被集採,而4年之後,也要看市面銷售的競爭情況而定。生長激素現在已經是年規模大幾十億的藥品,仍舊滲透率極低。心臟支架集採前年規模150億左右,生長激素離這個規模已經不遠,但其實水針集採的概率幾乎沒有,被採的只可能是粉針。

生長激素如此,還有很多產品也一樣,需要具體產品具體看。市場現在腦子進水,一提集採是個醫藥股就跌,韭菜正是收割時,這是好事情,讓有識之士獲得正回報也是市場合理資源配置的效果之一。

能看到這還不點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