贍養父母無論兒女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條件好的多分擔一些對嗎?

上官小羚


有錢的多出看似沒問題,但每家的情況千差萬別,執行起來還是會存在矛盾。來看看我鄰居老張的情況:

老張夫婦育有兩兒兩女,重男輕女特別嚴重,兒子結婚時,父母都給買了房子。女兒出嫁時,父母除了收彩禮,沒陪嫁一分錢,連最起碼的被子都沒一床。若干年後,兩個兒子因好吃懶做,經濟條件很不好,兩女兒艱苦奮鬥,生活越來越好。現在,老兩口只要女兒的贍養費,兒子的一分都不要,有病要住院也只找女兒,從不找兒子,有一次兩女兒沒空,叫兩兒子送了一次母親去醫院看病,總共才耽誤了幾個小時,還由女兒向兒子支付了一千元誤工費和誤餐費(不出錢兒子根本不去)。現在兩個女兒意見很大,背後放話說,父母去世後,她們不會再與兩兄弟來往。

所以說,有錢多出、讀書多的多出或繼承了財產的多出,聽起來都有理,但當很多因素攪一起時,矛盾就來了。


一匹小老鼠


很對,我支持這個觀點,孝敬父母就是為了父母晚年生活幸福,條件好的不肯多付出,那個條件不好的能力不夠,心裡會不平衡,會疏遠了親情,不利於家庭和睦,不利於父母安度晚年。我更覺得如果有錢的不肯多付出,要和那個沒能力沒錢的攀比,有為富不仁的嫌疑。

我為什麼要這麼說呢,是有一件很讓人痛心的事情,在老家農村的一個叔叔,就是因為在贍養的問題上,子女們沒有安排好結果出了人命。

他是我父親的一個夥伴我們叫他叔叔,去年聽說上吊死了,80多歲快90歲的老頭,身體一直很好,生活自理不糊塗,就是因為兩個有能力的兒子不肯贍養,跟叔叔一起過的那個兒子窮沒能力,贍養老人壓力大有時候犯脾氣,有一天老人去山坡上找了一顆樹上吊了。好可憐的老人家,我這心裡難受了很長時間。

有人說不管你是窮還是富,贍養父母的責任是平等的,法律有明文規定,出錢出力必須均衡。可是您忘了,法律約束的是親情無法做到的,是道德無法完成的部分。如果為贍養父母先把法律搬出來,那傷害的就是親情。

如果贍養父母不講親情,受折磨的是年老的父母,就像山裡的叔叔。所以我希望在父母健在的時候,弟兄之中有能力的那個,要多一點親情給父母多一點照顧,別等著父母不在了才心生後悔。


神經在發燒


當然對啦。如果天下兒女都按照題主所提出的這種辦法去照著辦、照著做,年歲大的人也就不會為個人的養老問題而發愁。尤其是農村七八十歲的老年人,老兩口年輕的時候可以養活少者三四個,多的七八十來個兒女,到了暮年,就不會有農村人所說的四個兒子八個蛋,沒有一個爭管飯的說法。

一個大家庭或家族中,必須得有一個權威人士,這個人的威信是由Te個人言行來樹立起來的。也就是說Te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能夠起到表率作用。說直白一點,就是敢於擔當,勇於負責,不怕老婆不怕吃虧。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兄弟姐妹們為了養老人有錢出錢,無錢出力的可喜局面。也就不會產生為了贍養老人兒女們而大打出手,甚至是上了法庭,由法官裁決強制執行的情況發生。

當今社會,少數作為兒女的人為了自身的利益,為了個人小家庭的幸福生活,確實有對父母不進行贍養義務的害群之馬,這種人雖然是少數,但影響極壞,Te象細菌和病毒一樣,具有傳染性。尤其是家族中的長門長子長孫,缺少骨氣,自私自利,怕老婆,耳根子軟,經不起枕頭歪風邪氣的吹拂。這個家族或是大家庭的成員,產生為了贍養老人的矛盾也就再說難免。

現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的電視臺都開辦了一擋“民間調解”的電視節目,從中不難看出和發現,凡是家族中的老大不負責任,缺少威望,這個家族或家庭就不會有太平的日子。

所以說,贍養父母,天經地義。每一個兄弟姐妹在贍養老人這個問題上,都應該互相體諒,真正做到有錢出錢,無錢出力,就不會產生大的矛盾。親兄弟姐妹,吃虧沾光肉爛都在鍋裡頭,肥水並沒有流到外人田。(2020/10/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