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像之塑造

彌勒像之塑造

隨著彌勒信仰的傳入,中國彌勒像的塑造,也相繼出現。中國彌勒像塑造的依據,是來自印度與西域。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印度彌勒像的塑造,起於佛滅後四百八十年時代。法顯《佛國記》所記,其赴印度途中,經過北印度陀歷國,聽說該國過去有一阿羅漢,欲造彌勒像,特以神通力,帶一雕塑家上兜率天,親睹彌勒容顏,而後下來造像。法顯聞悉,特地朝禮此一彌勒像。造像的阿羅漢,名為呵利難陀,便是佛滅後四百八十年時代的人。從印度彌勒信仰興起的時代觀之,此一彌勒像,屬於印度最早的彌勒像了。

彌勒像之塑造

中國彌勒像的傳入,雖無確實的年月可稽,然與彌勒經典的傳譯,大抵同一時期。初期傳入的彌勒像,可能來自西域,而後來自印度。根據現存的古籍記載,我們可以瞭解彌勒像傳來的次序。唐代道世撰《法苑珠林》卷二十九記載,唐王玄策出使印度,繪摩訶菩提寺彌勒像歸,該像身東西坐,身高一丈一尺五寸,肩闊六尺二寸,兩膝相去八尺八寸。據《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下,靈運的傳記裡記載,靈運曾繪那爛陀寺彌勒像歸。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七記:戰主國都城西北,“有慈氏菩薩像,形量雖小,威神嶷然,靈鑑潛通,奇蹟間起”。該書卷八又記:摩揭陀國菩提樹東有精舍,……“慈氏菩薩,白銀鑄成,高十餘尺”。據唐代文獻所記,印度彌勒像之傳入,略比西域為遲。

彌勒像在中國塑造,為時甚早。就史籍記載,兩晉時代,便有彌勒像製作之出現。慧皎《高僧傳》卷五,道安傳說:“前秦符堅,遣使送外國結珠彌勒像。”《法苑珠林》卷十六說:“東晉戴顒,受友江夷之託,造觀世音像,致力罄思,欲令盡美,而相好不圓,積年無成。後夢有人告之曰:江夷於觀世音無緣,可改為彌勒菩薩。戴即停手,馳書報江,信未及發,而江書已至。俱於此夕感夢,語事符同。戴喜於神,應即改為彌勒,於是觸手妙成。其像安於會稽龍華寺。”

彌勒像之塑造

就上面所記,我們知道,公元四世紀時代,中國已有彌勒像的塑造,而且,造像還有不可思議的神異之事。其時中國塑造的彌勒像,依據的形像,恐系來自西域的。

自從彌勒經典的譯出,彌勒信仰的傳入,中國信奉彌勒的人,願求上生兜率淨土者日眾,因此,在中國佛教發展史上,形成了彌勒信仰的興盛時代。彌勒像之製造,以及以彌勒為名的建築物的出現,在歷史的文獻上,記載極多。現在,我們且從古典的文獻中,先看南朝時代的記述。

梁代寶亮撰述的《名僧傳鈔》記載:“劉宋文帝(劉義隆)元嘉九年(432),法祥建彌勒精舍。元嘉十六年(439),龍化寺道矯,罄其衣資,造夾苧彌勒佛倚像一軀,高一丈六尺。廢帝(劉昱)元徽五年(477),僧業建慈氏寺。曇副施資財,造彌勒像;又夢彌勒佛,手摩其頂,天香幡氣,神龍現體,一二年中,靈應相襲。智嚴受具足戒後,恐不得戒,上兜率問彌勒,彌勒告以得戒。”

寶唱的《比丘尼傳》卷二記載:“慧玉於元嘉十四年(437)十月,為苦行齋七日,乃立誓言:若誠齋有感,捨身之後必見佛者,願於七日之內見佛光明。五日中宵,寺東林樹,靈光赫然,即以告眾,眾皆欣敬加悅服焉。寺主法弘,後於光處,起立禪室。初,玉在長安,於薛尚書寺見紅白色光,燭曜左右,十日小歇。後六重寺沙門,四月八日,於光處得金彌勒像,高一尺雲。”

《比丘尼傳》又記:“道瓊,年十餘,博涉經史,成戒已後,明達三藏,精勤苦行。晉太元中,皇后美其高行,凡有所修福,多憑斯寺。富貴婦女,爭與之遊。以元嘉八年(431),大造形像,處處安置。……瓦官寺彌勒行像一軀,寶蓋瓔珞。”

彌勒像之塑造

慧皎《高僧傳》卷十三記:僧護,會稽剡縣人。後居石城山隱嶽寺,寺北有青壁,高數十丈,中央有如佛光之形。僧護髮願,鐫造十丈石佛,以擬彌勒千尺之容。於齊明帝建武年間(494~498),招結道俗,開工雕鑿,僅成其面,僧護遘疾而亡。後有沙門僧淑,纂襲遺功,而資力莫由,未獲成遂。梁武帝天監六年(507),由始豐令吳郡陸鹹,告於建安王,王稟於武帝,武帝乃命僧佑律師專任像事。以天監十二年(513)春就工,至十五年(516)春完成。世稱三世佛,或剡縣大佛。

彌勒像之塑造

道宣《續高僧傳》卷十七記載,陳代慧思禪師,夢見彌勒說法,並造彌勒像供養。後來,又夢見隨從彌勒與諸眷屬,同會龍華。

南朝時代,由於彌勒信仰的盛行,彌勒像的塑造,風行一時。以上所舉,僅就見到的部分文獻資料,予以記述,其他未能見到的文獻,或文獻未予記載的,更不知若干。

現在再看北朝時代的彌勒造像。所謂北朝時代,主要乃指由鮮卑族建立的北魏時代。從中國佛教發展史看,北魏時代是中國佛教盛行的時代,彌勒信仰的傳入,從接受、奠基,到普遍興盛,也是在這一時代。歷史上有名的“雲岡石窟”與“龍門石窟”,這些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寶庫,便是在北魏時代開鑿的。

彌勒像之塑造

雲岡石窟主要洞窟的開鑿,是從北魏文成帝(拓拔浚)的和平年間(460~465)到孝文帝(元宏)的太和十八年(494),這三十多年中開鑿完成的。這些石窟可以分為三期:第一期的石窟,是在文成帝即位以後,恢復佛教,由曇曜負責開鑿的,也稱為曇曜五窟。據《魏書釋老志》所記:“和平初,……曇曜白帝,於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鐫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飾奇偉,冠於一世。”這五窟,就是現在雲岡石窟中編號的第十六至二十窟。

彌勒像之塑造

北魏時代雕塑的佛像,是以三世佛(過去、現在、未來)為主。雲岡石窟裡的佛像,也不例外。過去佛是多寶佛,現在佛是釋迦佛,未來佛是彌勒佛。因為彌勒是三世佛之一,所以,雲岡石窟的彌勒像,也就成為雕鑿的主像。從曇曜五窟觀之,第十六窟主像是釋迦佛的立像,高十三點五米。第十七窟的主像是三世佛,正中是交腳彌勒坐像,高十五點六米。第十八窟至二十窟,主像都是三世佛,正中以釋迦像為主。

彌勒像之塑造

雲岡第二期石窟的開鑿,大約是在公元四六五年至四九四年,也就是文成帝到孝文帝之間。這一期開鑿的石窟很多,依據現在洞窟的編號,為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共計有十二個洞窟。這些洞窟裡的佛像,大多也是以三世佛為主。如第一窟的主像,便是彌勒,第二窟是釋迦。在第三窟中,前室上部左右各雕一塔,中間鑿方形石室,主像為彌勒。第五、第六兩窟,為一組雙窟,中間以三世佛為主像。第六窟中,後室正中鑿出方形塔柱,高約十五米。塔柱下面四層大龕,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釋迦、多寶對坐像,東西雕交腳彌勒像。第七、第八一組雙窟,這兩窟的主像,都是三世佛。另在這兩窟的石壁上,並有佛裝的交腳彌勒等像。第九、第十這一組雙窟,第九窟的主像是釋迦,第十窟的主像為彌勒。從十一窟到十三窟,也是一組,十一窟中心立塔柱,塔柱四面各雕上下龕,南面上龕為彌勒,其他都是釋迦立像。十二窟分為前後兩室,後室後壁分上下龕,上龕主像為彌勒,下龕為釋迦與多寶。十三窟的主像是彌勒。

彌勒像之塑造

第三期石窟的開鑿,是在公元四九四年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後開始的。這一期的主要洞窟,分佈在第二十窟以西。第四、第十四、第十五三窟,也是這一期鑿成的。第四窟的中央,鑿出方柱,柱身四面都雕刻立佛像。第十四窟內多為千佛龕,正壁正面原雕千佛立柱,後壁主像為彌勒。第十五窟是一典型的千佛洞,四壁皆千佛,後面有彌勒龕,東西壁有釋迦龕。十五窟的附窟中,有三尊精美的雕像,一九三四年,被人盜鑿出國,現陳列在紐約藝術博物館。

彌勒像之塑造

綜計雲岡石窟的主窟與副窟雕鑿的彌勒像,大小統計,約有數百之多。彌勒信仰的盛行,由雕鑿的彌勒像觀之,可以想見其盛況了。

公元四九四年,北魏王朝從平城遷都洛陽,在洛陽南方黃河支流伊水河畔的龍門山上,大規模的營造石窟,雕鑿佛像,這便是飲譽世界藝林的“龍門石窟”。這一石窟的營造,一直延續到隋唐時代。現存的二十五窟,如古陽洞及其他諸窟,其中的彌勒像,大小有數百尊之多,都是在太和、景明、永平、延昌、神龜、正光、孝昌、武泰、建義、永熙等年間雕鑿的,並有銘文記述。龍門石窟的造像,根據其銘文所記,共有大小九萬七千餘尊石佛,與二千造像。從龍門石窟的銘文觀之,我們知道,自公元五世紀末葉到八世紀之間,中國佛教信仰的盛況及其演變。

彌勒像之塑造

彌勒像之塑造

初期龍門石窟的造像(即五六世紀的造像),還是繼承了雲岡石窟的傳統,以所謂三世佛為主,釋迦與彌勒像佔其絕對多數。但是,進入七世紀以後,彌陀信仰逐漸在中國盛行,龍門石窟的造像,隨著民間信仰的轉移,大量雕鑿彌陀像,彌陀像形成了壓倒性的多數。由這一造像的演變,我們知道,中國佛教由原先的彌勒信仰,進入隋唐時代之後,已經逐漸被彌陀信仰所取代。

彌勒像之塑造

除了“雲岡”與“龍門”的彌勒造像,在北魏時代,還有許多彌勒造像的記載。山東歷城縣的黃石崖,於孝昌、建義年間,同在千佛山雕鑿彌勒像;天平年間,又在千佛山的龍洞,造彌勒像。這些是有銘文記載的。其他沒有銘文記載的,雕鑿的彌勒像,不知若干。

道武帝拓拔珪登國五年(390)三月,開始製造銅質的小佛像,佛像刻有銘文。太武帝(拓拔燾)太平真君六年(445),涼王沮渠安周,命法鎧監造彌勒大石像,立一造像石碑(此碑近在吐魯番附近的火州地方出土發現,為德國柏林聚珍館所藏)。此一石像,大抵是在雲岡石窟開鑿以前建造的。宣武帝(元恪)永平三年(510),比丘尼法慶造彌勒像,有銘文記載其事。

北魏時代,彌勒信仰的興盛,與北方民族的文化思想具有相當關係。北方民族的樸實,重於現世,嚮往天道,這是主要因素。孝文帝(元宏)太和十九年(495),長樂王夫人為亡媳造彌勒像,其銘文中說:“若媳子再生,生天上諸佛之所。”皇室如此,其他一般百姓,自然也不例外。任何一族,對其祖先或同輩死者,願其生於天上,其思想是相同的。所以,北方民族的生天思想,非常濃厚。

彌勒像之塑造

北方民族,以六道輪迴中的天道與人道,視為人天的勝處,對於過去世的父母師長,希望生到兜率天上;如生人間,則在名門貴族受生,獲得高官顯爵,富貴終身。彌勒菩薩住於兜率天上,天趣的福德快樂,為諸神菩薩所共享受,這對北方民族,形成強有力的誘惑。彌勒信仰成為北魏時代的信仰中心,是有其原因的。

南北朝時代,是中國佛教發展成長的重要時代。彌勒像的建造,蔚為一時風尚。由於彌勒像的建造,並有彌勒誓願文字的撰述。如僧佑《出三藏記集》卷十二,《法苑雜緣原始集目錄序》,所舉目錄,便有宋明皇帝初造龍華誓願文,周顒作京師諸邑造彌勒三會記,齊竟陵文宣王龍華會記。彌勒信仰在中國的發展盛行,南北朝時代,到達一個最高峰的極盛時代。

中國彌勒像的建造,除了上述之外,我們從其他的典籍裡,還能見到若干記載。茲記述如下:

法琳《辯正論》卷四記:北齊時代晉昌王唐邕,在平陽建大寧國寺,鑄造彌勒金像一尊,高七尺。又,同書卷三記:陳朝時代尚書僕射江總,於匡山建造彌勒像一尊,高八十尺。

道宣《續高僧傳》卷十九記:隋代智周,造丈六夾紵彌勒像一尊。又,同書卷十四記:唐代慧頵,於遠行、龍泉二寺,各造金銅彌勒像一尊,高一丈五尺。

《宋高僧傳》卷二十六記:唐代慧雲,於中宗(李顯)神龍二年(706),往濮州報成寺,發願為國摹寫彌勒像,高一丈八尺。又,同書卷二十七記:唐代法興,於五台山佛光寺,修建三層七間彌勒大閣,高九十五尺,中供彌勒聖像等七十二尊。

彌勒像之塑造

志盤《佛祖統紀》卷四十記:唐開元十八年(730),沙門海通,於四川嘉州大江之濱,鑿石為彌勒佛像,高三百六十尺,覆以九層之閣,其寺曰陵(凌?)雲。又,同書同卷記:唐昭宗(李曄)景福元年(892),吳越王錢鏐,於剡縣石城山,建瑞相寺,以奉彌勒三生石像。

現存於山東歷城縣玉函山,有彌勒像數尊,為隋代開皇年間所造,有銘文記載。

河南清化鎮石佛堂,有唐高宗(李治)儀鳳三年(678)雕刻的彌勒像一尊。又,龍門智運洞,存有彌勒倚像五百尊。其銘文記載:“大唐永隆元年(680)歲次庚辰九月三十日處貞敬造彌勒像五百區。”

山西太原石壁山永寧寺,有鐵鑄彌勒像一尊。其銘文所記:此像為唐玄宗(李隆基)開元二十六年(738)鑄造。

《金石目》卷六記載,唐敬宗(李湛)寶曆二年(826),山西鳳台,塑造彌勒上生變相。

彌勒像之塑造

敦煌千佛洞,發現有彌勒下生圖(此圖為絹本著色,銘文與羅什傳譯之彌勒下生經相合)。圖中為蠰佉王及婆羅門女等,聽聞彌勒說法之相。

從以上古籍文獻所記,中國彌勒像的建造,在南北朝之後,還盛行過一個相當時期。由單純的彌勒像建造,而到彌勒上生與下生圖的出現,以及唐代的《彌勒上生經變文》製作,彌勒信仰,依然根深蒂固的潛藏在民間。

——選自陳泉州《彌勒淨土集》

免責聲明:明陽話春秋平臺發佈的任何文本、圖片、圖形、音頻和視頻資料產權或版權均歸屬各自的創造者或業主。如果您擁有版權的信息資料顯示在了本平臺中,且你並不喜歡這樣,請與我們聯繫刪除,謝謝您的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