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裡的福州》:烏山上的琉球往事和閩劇盛會


​喜歡福州文化的朋友,歡迎掃二維碼,入群交流。我也希望更多朋友能在群裡提供一些資料給我,或講述你們的家族故事,幫我繼續完成福州歷史文化的寫作。

福州歷史文化交流群二維碼:

《鄉愁裡的福州》:烏山上的琉球往事和閩劇盛會


烏山上的琉球往事和閩劇盛會

作者:孟豐敏

烏山上的琉球往事,有兩則與酒有關。而且酒香已侵入石頭千年矣。古人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其實酒香也不怕山高峻。我們先聊聊烏山的歷史。

《道山紀略》記載:“閩稱三山,烏石其一也。烏石山、九仙山、越王山為三山。”三山中,烏山最大、最奇。其名稱源自漢代何氏九仙於重陽節登烏山攬勝,引弓射烏,稱之“射烏山”。唐天寶八年(749年),唐玄宗敕名為“閩山”,因此刻有巨篆“閩山”二字徑尺許,不知誰之筆。宋代,因程師孟把它比喻為道教神山,又被稱作“道山”。國朝蕭震《鄰霄亭記》:“吳山觀潮及江,道山可望海之近島。”拿福州的烏山和杭州的吳山作對比,說明了烏山之高,視野之遠闊。

這樣一座城中名山,歷史故事自然多,而山上有多少故事、遺蹟與琉球有關呢?畢竟福建市舶府和福建市舶提舉司的衙署都在烏山腳下,那麼應當少不了留下一些遺蹟。

尚春的清虛亭

現在聊聊烏山上的第一塊有酒香的石頭。它所處的位置是今天福建省氣象局的對面。福建省氣象局位於烏山頂峰,原是烏山名勝鄰霄臺。當年文人墨客喜歡在鄰霄臺一帶的石頭上刻字。如今福建省氣象局外修了一條馬路,從馬路無法到對面的石天景區。我另闢蹊徑,繞了一圈,一路往西,向著福建省氣象局的方向,沿著臺階往山上走。路上很多摩崖石刻,我邊走邊看,都沒有看到和琉球遺蹟有關的石刻。最後,我走到一座廢棄的磚房的牆角處,終於驚喜地發現了和琉球有關的文字。房子對面的石頭一面,上刻四段文字,其中兩段都是談飲酒的事。

《鄉愁裡的福州》:烏山上的琉球往事和閩劇盛會

這兩次飲酒並不尋常,時間也不一樣,但都發生在明朝。先說第一次,那是發生在明正德八年(1513年),石刻全文如下:正德癸酉夏月吉瓊河黃仕明、馮仲良、林叔明、馮宗廣、陳允亮、張尚武、趙文範、馮公器偕蒙市舶府公公尚,委督蓋造清虛亭、鄰霄祠、光遠枋等處,至七月盶望落成丁山刻石為記。

這段文字在《尚公橋記》中有提到:“矧西園既復時邀名公登鄰霄臺宴飲賦詩鐫名峭壁斯皆人所鮮能。”說明督舶太監尚春在明正德八年(1513年)修復了西園,又命瓊河一帶的商鋪店家集資在烏山上修建了清虛亭、鄰霄祠、光遠枋等,所以就邀請當時名公即石刻上的本地通事黃仕明等人登鄰霄臺宴飲、賦詩,且把此事與參加慶典宴會的人名都鐫刻在峭壁上,作為紀念。林瀚還說這件事別人都做不到。

《烏石山志》記載:“大明萬曆已亥清和既望,閩三司公宴於烏石山清虛亭,蟾魄當空,萬里乙色,漁燈數點,隱約在望,前此胤此,多不得月,則茲宵信勝遊也。時在館滇國朱運昌、憲長諸暨陳信學、大參豐城徐即登、憲副皖城汪道亨、南海金節、武林高從禮、都閫章貢陳大器,而勒石紀歲月者,則學使吳興沈儆炌也。越六月,建南守道四明楊德政、巡道嚴陵鄧美政,入會城再宴於此。楷書,徑三寸,鐫金剛跡東。”這段文字說明,萬曆福州重要的三司官員在清虛亭宴飲、賞月並賦詩、題刻。由此可見烏山一直是福州的重要風景名勝。那麼,清虛亭是一個亭子,還是一座官宴園林呢?

據郭柏蒼撰寫的《烏石山志》記載,尚春建的清虛亭原名不危亭,是烏山三十六奇之一,位於鄰霄臺後。當初建造的不危亭四面材瓦、白土牆,單薄秀巧挺立一角。工匠告誡說,損,勿修!修,必壞。後人沒有領會,偏偏要修,結果一修就倒了。

看來,大太監尚春在鄰霄臺建的清虛亭真的只是亭子。而三司高官都在亭子裡宴集、賦詩,可知多麼風雅。尚春是誰?明朝福州著名的督舶太監。他是個大帥哥,而且自幼聰明伶俐,明孝宗就送他到內宮裡的書堂學習。他的老師就是福州倉山區林浦人林瀚。林瀚回憶尚春學生時,評價他聰敏好學,寫的詩遠超別人。尚春在宮裡做事,事事都辦得稱人心意,深得明孝宗和正德皇帝的寵信。但尚公公可是個鉅貪,只是當時沒人敢指責他。


鄰霄臺上的故事多。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中秋大會,由曹學佺發起,閩浙兩地詞人、名士百人,在烏石山之凌霄臺宴集。活動時間一直延續到次年年初。這次社集在全國都有很大影響。其規模不亞於後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南京舉行的秦淮大社。宴集時絲竹殷地、列炬熏天,原來的閩劇因此登堂入室,成為雅樂。該省會傳播海內,作為閩地文壇盛事,令閩中人士感到前所未有的自信。當時,曹學佺和琉球貢使、來福州學習的琉球文人雅士交往也很頻繁,經常互相贈詩唱和。當時參會的也有琉球文人雅士。因此,閩劇也曾受邀到琉球演出過。


清初,福州人、山西道監察御史蕭震因父親病故回福州,見烏山古蹟荒蕪,便個人捐款並募集資金在清虛亭位置重建一座亭,命名為“鄰霄亭”,並命人在烏山石頭上刻了這樣一段文字:“百字碑,鄰霄亭圮垂百年,客夏震合力經營道山廢跡,以次修舉。維時靖南王□殿下督撫。二劉公奉皇帝命,休息吾民,比歲大稔,山海無事。亭成,閩人樂之,爰紀厥事,磨文於巖,頌皇帝德,傳之後人,其永無斁。康熙十有一年壬子春,內升前侍御史郡人蕭震題。八分書,徑九寸,鐫石天頂。”

康熙十一年(1672年),蕭震和靖南王耿精忠關係還比較和諧,但第二年吳三桂造反,三藩之亂爆發。這時福建總督加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範承謨來到福州任職,發現耿精忠要叛清,就和蕭震商量巡視邊海,徵調兵馬防禦,防範耿精忠。可沒有等到他們行動,耿精忠就反了。範承謨和蕭震都受到耿精忠的脅迫,但都不肯依附耿精忠謀反。耿精忠不敢殺範承謨,便殺害了蕭震。雍正六年,雍正帝命福州為蕭震建忠臣廟,諭祭建坊,並重建蕭震的鄰霄亭,不久倒塌。乾隆六年,閩浙總督德沛重建鄰霄亭,清中葉廢。此後,​鄰霄臺不復當年盛景。(完)欲知第二則酒香的石頭,請閱讀《鄉愁裡的福州》​。


福州的琉球遺蹟很多,比如澳門路上的林則徐祠堂,在明朝是福建市舶司。道山路的八旗會館是文人雅集的西園,是駙馬爺的府邸、是太監們招待琉球貢使和享樂的皇家園林,津泰路上有琉球督舶太監建的望京樓,你能想到嗎?歡迎購買《鄉愁裡的福州》瞭解。

《鄉愁裡的福州》:烏山上的琉球往事和閩劇盛會

《鄉愁裡的福州》內容簡介:

以海絲港口變遷作為全書邏輯線索,以散文筆調、故事形式來講述福州的歷史、人物故事,描繪了一幅兩千年來福州港口發展變遷的城市畫卷。港口重心的轉移,不僅影響福州經濟,乃至政治中心區域的遷移,還對各區域的建築、文化教育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本書側重介紹明清兩朝中琉的貿易活動。它不僅對臺江商貿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而且通過頻繁的中琉貿易活動促進全國各地特色商品的生產及出口,提升了中國商品品牌的知名度。福州與琉球之間的長期朝貢貿易關係也促使琉球民間藝人來福州學習福州方言和民俗文化,並把福州的民間傳統技藝傳播到琉球,增進兩地的文化交流,弘揚了中華傳統文化。

清中葉五口通商時期,福州的茶葉貿易促使福州城從農耕社會向近代城市社會迅速轉型,由此可見福州港口變遷的重要性及中外經貿文化交流的發展史跡。

本書的特色具有濃厚的城市鄉愁與懷舊感,體現了福州的閩都文化精神、海絲文化特質,反映中外文化交流史。

《鄉愁裡的福州》:烏山上的琉球往事和閩劇盛會

《流翠煙臺山》講述福州的民國往事

歡迎到孔夫子舊書網,向美禪文化工作室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