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機構定製基金,我們應該注意什麼?

面對機構定製基金,我們應該注意什麼?

對於機構定製基金,很多人好奇,


2016年今年上半年以來,先後有多隻機構基金髮生“單日暴漲,


不少基民覺得,如果能“埋伏”此類機構定製的基金,哪天碰上這樣的暴漲豈不極好。


事實上,並不是的。


面對機構定製基金,我們應該注意什麼?


藉著回答這位讀者的機會,


我和大家詳細聊聊,面對機構定製基金,我們應該注意什麼?


所謂機構定製基金,就是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委託基金等公司來管理運作自己的自營資金或理財資金。


機構定製基金業務本來是私募性質的產品,不過通過公募基金通道來實現投資目的,


這些基金本身就是為定製機構自己量身定做的,個人投資者雖也可以參與此類基金的投資,但大多數情況下個人投資者都是“湊戶數”,絕大多數委機構定製基金中的個人投資者持有基金份額比例都極低。


機構資金有著較強的穩定收益要求,且要求回撤要少,所以定製基金一般會有著較為穩定的預期收益率,


整體來看,機構定製基金主要為債券類基金。


一般看:持有人戶數、基金規模、機構持有比重


就能大致看出,一隻基金是否是機構定製基金。


確實有不少機構定製基金髮生過“單日暴漲”,


比如國泰濃益C 、國泰安康養老定期支付C 、易方達新益E 、鵬華弘盛C 等多隻基金,


但是,綜合多方面看,機構定製基金是“危大於機”。


流動性風險


2016年1月28日,建信鑫豐回報C份額單位淨值為1.039元,1月29日卻只剩0.337元,一天時間暴跌67.56%!


面對機構定製基金,我們應該注意什麼?


作為一隻追求絕對回報的打新基金,建信鑫豐回報C份額如此暴跌令市場震驚,


而這一切,皆是因機構鉅額贖回。


雖然鉅額贖回產生的贖回費按一定比例計入基金資產,或導致基金淨值暴漲,


但需注意的是,


一方面,有些基金當持有超過一定期限時,就不需要支付贖回費,也就意味著,機構撤出後,並不會有大額贖回費衝回基金資產;


另一方面,大戶走了,基金運作的一些固定費用會由剩餘持有人承擔,由於規模驟然下降,負擔重了,基金單位淨值或會出現大跌。


市場風險


鉅額贖回還可能導致基金被動重倉持有某隻債券,或是基金股票倉位被動增加,從而導致繼續持有的投資者承受巨大的市場波動風險。


以西部利得成長為例,


2016年一季報顯示,該基金持有ST八鋼共426.31萬股,淨值佔比不過0.98%,但到了二季度末,淨值佔比卻莫名其妙達到了47.6%,嚴重超過基金持有單隻股票不能超過10%的限制。


據分析,二季度西部利得成長遭遇大額贖回,使得處於停牌期的ST八鋼的淨值佔比大幅提升。


再比如,德邦基金旗下德邦新動力(現已清盤)


2015年年報披露信息時,機構投資者佔比高達96.4%,淨資產規模為21.15億元。而在2016年半年報中可看到,機構資金已全部撤出,留下的3300萬元100%為個人持有者。


由於該基金的主要資產為債券,為應對半年內撤出超20億元的鉅額資金,它上半年的主要任務就是拋售債券以換取現金。


2015年年末,該基金債券佔淨比達100.03%(債券基金在運作過程中,通常通過質押式回購進行融資槓桿交易,這會導致債券佔淨值比超過100%的現象),債券資產為21.16億元,而到2016年6月30日時,債券佔淨比僅剩6.10%,債券資產為204萬元。


2016年上半年,德邦新動力債券投資虧損了1673萬元,淨值增長率為-1.61%。


由此可推測,為應對贖回而被動變賣債券,可能導致債券交易時點和成交價受限,從而引發投資虧損。


此外,即使某些機構定製機構不會發生流動性風險、市場風險,


但是,上百隻的機構定製基金,哪一隻將被鉅額贖回?你能知道嗎?


面對機構定製基金,我們應該注意什麼?


所以,面對機構定製基金,我最簡單的建議,


別碰,看看就行,適合基民買的好基金很多。


你想跟著機構吃肉,最後可能湯都沒有,你還得放點血。


風險提示

文章內涉及到的產品,僅個人看法,不構成買賣建議,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