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被管束就不自觉?家长巧用这4个办法,培养孩子自律能力

文丨洛妈(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妈妈们转发分享)

有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从来不需要家长过多的干涉,就能很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而还有一部分孩子离开了家长的视线,就像脱缰的野马。只想着怎么好玩,将自己的学习完全抛到脑外。

孩子不被管束就不自觉,会让孩子难以得到好的发展,也会让家长心烦。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孩子不被管束就不自觉?家长巧用这4个办法,培养孩子自律能力

小玉在妈妈心里一直都是一个自觉的孩子,每天放学回家之后都会将自己的作业认真完成。可如今的网课教学,让妈妈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小玉。

小玉妈妈一直对小玉都是很放心的,因为平常表现较好,妈妈一般都不会主动去干涉小玉的学习。直到一天妈妈叫小玉多看一会儿书,小玉偏偏就是不乐意。

上完了课就只顾着去玩耍了,也没有温习的过程。

这让小玉妈妈很是无奈,之前都会自觉完成学习任务的小玉,现在怎么好像就真的只是把学习当成一种任务了,也没有了自觉性。

孩子不被管束就不自觉?家长巧用这4个办法,培养孩子自律能力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许多孩子都不是自己单独自觉成长的都是父母从小培养了他们的好习惯。

一、孩子在学习方面缺乏自觉性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 对学习没有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也就不会想要去学习。在学习的时候就会很敷衍,相对于学习玩对他们来说才重要。

孩子不被管束就不自觉?家长巧用这4个办法,培养孩子自律能力

2. 把学习当作一种任务

有的孩子不喜欢学习但又不得不的去完成,作业和考试。家长和老师双方的压力,他们还是会完成作业。但就可能不是自己做了,抄同学的作业或者雇同学来帮他做作业。

在他们眼里,这就是一个任务,只需要完成就好了,完成了老师和家长也不会惩罚自己。

3. 有畏难心理

学科中有较难的科目,或者是较难的题目,让一些孩子产生了畏惧心理。

一碰到哪个科目或者是那种类型的题目,就不想作业了,或者不想学习了。因为他们短时间内无法做出来那个题目,就会找不到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在学习上就会变得敷衍,不自觉。

孩子不被管束就不自觉?家长巧用这4个办法,培养孩子自律能力

二、孩子成长不够自律,可能会导致哪些坏处?

1. 孩子很难达到自我实现

不自律的孩子,在各方面对自己的要求都很低,或者根本没有要求。在别人规定每天要背多少单词,刷多少数学题的时候,不自律的孩子不是在睡觉就是在玩耍。

不自律会让人变得懒散,什么都不想做什么也学不会,能力也就得不到提升,自然就很难达到自我实现。

2. 没有人的鞭策,就会迷失

有的孩子就是这样,在高中的时候还有父母和老师管着学习。进入大学之后就全然不知自己要做什么,很迷茫。每天都是浑浑噩噩的过着,逃课,打游戏,每天睡到自然醒。

别人在图书馆提升的时候,他们就在床上和游戏里遨游。毕业之后自律的同学考上了好的研究生或者是找到了好工作,而不自律的孩子还在为该去哪里工作发愁。

孩子不被管束就不自觉?家长巧用这4个办法,培养孩子自律能力

三、父母学会这4招,轻松培养孩子自律能力

1. 要求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有的父母会什么都帮孩子做好,让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这样是非常不好的,孩子从小就应该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可以自己完成的家长就不要插手。

父母一味的帮孩子只会害了孩子,会让他们产生依赖心理。他们不做自然有人帮他们做,就会想着偷懒,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不想做事的心理。

2. 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

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多少事情,就一定要将这些事情做完,不能拖拉。有的孩子永远都将今天的事情计划在明天。“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说的就是那些不自律的孩子什么事情都留到之后那么就什么事也做不好了。

孩子不被管束就不自觉?家长巧用这4个办法,培养孩子自律能力

3. 制定计划目标

孩子有了计划和目标,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每天要做那些事情,时间久了,孩子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自律的习惯也就养成了。

4.及时表扬孩子的自律

孩子要是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了他应该做的事情,需要家长及时地表扬。孩子有时候得到家长的夸张,会更加有成就感,就会让孩子做这件事情更有动力。

孩子不被管束就不自觉?家长巧用这4个办法,培养孩子自律能力

总结

罗斯福曾说:“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在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自律是决定一个人是否能成功的重要因素,家长一定不能放任孩子,好的自律是“管”出来的。

孩子不被管束就不自觉?家长巧用这4个办法,培养孩子自律能力

育儿问题洛妈教,家庭教育要学好,孩子健康身体棒,我是@洛妈妈育儿堂,帮你解决育儿小麻烦(配图均源自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