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我們好心捐助的“舊衣服”,現在都如何了?真的有人穿嗎

當初我們好心捐助的“舊衣服”,現在都如何了?真的有人穿嗎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以前比較流行的“捐衣服”慈善,那時大家也都是處於好心把自己的舊衣服捐助出去,有的可能還是沒穿幾次的衣服,我們捐助衣服的初衷也是希望那些貧困地區的人民能夠穿上衣服,在寒冷的冬天不至於沒有衣服穿,不過現在我們好像很少看見捐衣服的事情了,對此我們心裡也會產生一個疑問,當初我們好像捐助的那些舊衣服,現在都如何了呢,真的有人穿嗎?

當初我們好心捐助的“舊衣服”,現在都如何了?真的有人穿嗎

對於生活在大城市裡的人來說,很少能體會到窮到穿不起衣服的感覺,但是對於國內貧困的山區或者是非洲較為落後的國家來說,能穿到一件便宜的衣服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而且我們捐助衣服的時候也會感覺自己充滿了正義和愛心。那麼我們捐助的衣服現在如何了呢?有人穿嗎?其實這些捐助的衣服通常會有三個去向,一是送往貧困山區,二是送往非洲經濟落後的地區,三是可能直接無人處理。

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下:首先在這裡我們要先提到一箇舊衣服回收成本的問題,畢竟這些舊衣服並不是捐了就直接送到貧困地區的,而是會對舊衣服進行挑選入庫、消毒、運輸、發放這四個過程,程序是比較複雜的,同時也意味著會產生很多的費用,首先就是人工費用和運輸費用,這些都是一筆不菲的費用,然而這筆錢由誰出就成為了一個問題,所以一些制度比較不完善的地區,那些舊衣服很有可能會無人處理成為垃圾。

當初我們好心捐助的“舊衣服”,現在都如何了?真的有人穿嗎

當然啦,在我們國家的廣東地區,舊衣服的處理形成了一條產業鏈,他們通過收集市民的舊衣服,經過了上面我說的四道工序之後才會送到目的地進行轉賣,尤其是非洲地區,舊衣服深受非洲地區人們的喜歡,當然並不是免費送給非洲人民的,而是會以二手衣服的便宜價格進行售賣,價格是非洲人民可以接受的。

所以這就有了很大的利潤空間,不僅我們中國企業賺到了錢,非洲人民也能穿上自己喜歡的衣服,可謂是雙贏。另外舊衣服的售賣也從某種程度上提升了當地的經濟情況,我們中國甚至還會在非洲開紡織廠、製衣廠等等,這麼做不僅給當地非洲人提供了就業機會,同時也能讓當地企業賺到更多的錢,可以說是將沒人要的舊衣服變廢為寶了。

當初我們好心捐助的“舊衣服”,現在都如何了?真的有人穿嗎

最後,當初我們好心捐助的舊衣服,經過了消毒等工序的處理後,有的捐給了山區,有的賣給了非洲。總體來說,這都是將社會資源充分利用的最佳體現,對捐助方和被捐助方都是一件好事,不過那些無人處理的衣服,我還是希望能得到解決,畢竟這是人們的一番好意,不能就這麼沒人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