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子女帶娃,到了孩子這個年齡,老人就該退出,否則徒添矛盾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社會發展迅速的同時,人們承受的壓力也在同步增長。

每個已經成家立業的成年人,為了好好生活,肩上揹負的壓力都不小。尤其有了孩子後,花銷又增加了一大筆,女性全職帶娃的越來越少,休完產假後就又上崗了,否則家庭經濟可能就難以支撐。

因著這個緣故,隔輩帶娃成了普遍現象。不過,雖說是省心省力了,但很多家長心理也比較矛盾,首先害怕老年人精力不夠,其次又擔心不利於孩子成長。

幫子女帶娃,到了孩子這個年齡,老人就該退出,否則徒添矛盾

案例

王女士工作比較忙,便把兒子送回了老家給婆婆照顧,這幾年除了春節,她回家看孩子的次數並不多。

她和丈夫希望在兒子上小學前多掙點錢,這樣才能把孩子接到城裡來,讓他接受最好的教育。

誰知孩子後來的狀態,讓她開始反思自己當初的決定是否明智。

幫子女帶娃,到了孩子這個年齡,老人就該退出,否則徒添矛盾

王女士的老公是獨子,相對應的,兒子也就成了家裡唯一的孫子。孩子奶奶自是百般呵護,照顧時確實細心,但性格培養卻忽略了。

但凡孫子想要的,奶奶都會盡量滿足,即便孫子犯了錯誤,也是一句“孩子小,長大自然就好了”來打發。

這也逐漸養成了孩子傲慢和霸道的脾氣,每次幼兒園放學,奶奶只要遲到一分鐘,就會被當眾責怪。即使奶奶內心也抱怨過孫子脾氣不好,但也沒真正糾正。

孩子幼兒園畢業後,被王女士接到了城裡,剛開始還是母慈子孝,可沒一段時間兒子就原型畢露了。

有次王女士忘了給兒子買零食,結果被兒子直接罵了句“白痴”,當時就愣在了原地。

為此王女士十分心痛,但多年來對孩子心懷愧疚,也只能通過未來的生活慢慢糾正了。

幫子女帶娃,到了孩子這個年齡,老人就該退出,否則徒添矛盾

幫子女帶娃,到了孩子這個年齡,老人就該退出,否則徒添矛盾

長輩好心幫帶娃,但容易好心辦壞事

1)一味遷就會導致性格缺陷

到了一定年紀,老人就希望兒孫滿堂,享子孫之福。

而且年紀大的人,生活已經缺少了一些尖銳的脾氣,對待孫輩時並不像孩子那樣嚴厲。

即便看到孫子、孫女調皮搗蛋,也不會訓斥,甚至還可能打掩護,這般縱容只會使孩子出現一系列不良習慣和性格。

幫子女帶娃,到了孩子這個年齡,老人就該退出,否則徒添矛盾

2)缺乏早教意識,影響智力發育

老年人帶孩子只要安靜就好,幾乎不會與孩子進行什麼互動,大部分時間孩子都在看電視。

眾所周知,孩子3歲前是開發智力的最好階段,如果沒有恰當的培養,甚至缺乏互動,就可能輸於起跑線。

老人幫子女帶娃是好心,但也要掌握其中的界限感,這樣對孩子成長和家庭和諧都有好處。

幫子女帶娃,到了孩子這個年齡,老人就該退出,否則徒添矛盾

幫子女帶娃,到了孩子這個年齡,老人就該退出,否則徒添矛盾

老人帶娃,兩個年齡要注意

1)三週歲是分水嶺

孩子三歲前屬於嬰幼兒時期,這個階段有長輩幫忙,不僅可以向年輕人傳授一些帶娃的經驗,同時也能夠降低養育風險,幫助寶媽更好地恢復身體。

但孩子3歲後,如果父母仍然做“撒手掌櫃”,不掌握主動權,那麼必然會影響親子之間的關係。

而且,孩子的大腦皮層在不斷髮育,不及時做早教工作,著實有些可惜。

到孩子3週歲這個年齡,老人就該退出了,交還給父母教育權,越晚矛盾越多。

幫子女帶娃,到了孩子這個年齡,老人就該退出,否則徒添矛盾

2)七週歲讓孩子獨立

如果寶寶平時都是由老人帶的,那麼當他們退出時,寶寶會表現出各種不適應、煩躁,這種時候父母要多陪陪孩子,及時彌補。

如果說3週歲是退出教育,那麼七週歲後就該淡出生活了。這時的孩子已經進入另外一個階段,需要培養獨立性才行,過分依賴長輩必然不利於成長。

幫子女帶娃,到了孩子這個年齡,老人就該退出,否則徒添矛盾

總而言之,有老人幫忙帶娃,年輕人應該珍惜,但不能撒手不管,教育權要牢牢抓住。切勿讓孩子養成太多不良習慣,後期會很難改正。

二胎奶爸一枚,擅長兒童心理和教育領域,跟大家分享我的育兒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