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協和醫院:如何發揮並增強大型公立醫院在應對大型公共衛生事件當中的作用?

北京協和醫院:如何發揮並增強大型公立醫院在應對大型公共衛生事件當中的作用?

北京協和醫院:如何發揮並增強大型公立醫院在應對大型公共衛生事件當中的作用?

01 北京協和醫院醫療隊是最後一支撤離武漢的國家醫療隊,請問在武漢的這段時間經歷了怎樣的考驗?又有哪些寶貴的經驗和收穫?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北京協和醫院在國家衛健委的統一領導和部署下,和其他國家醫療隊一樣,接到命令之後我們在18個小時之內就迅速集結隊伍,全院3300多人報名,請纓上戰場,一共分四次,派出186名醫療隊員。我們的專業配備還是比較齊全的,其中感染、呼吸和重症的隊員佔了整體隊員的三分之一。我們還派了腎內科、心內科、神經科等,按照病人病情的需要,我們不斷地把專業配齊全,一切都是圍繞著病人的需要。


集結這樣一支技術過硬、思想素質非常良好的團隊,裝備是很重要的,物資裝備就是我們打勝仗的最基本保障。當到了武漢之後,打開醫院給我們每個人準備的兩大箱子的時候,每個隊員都熱淚盈眶,看到的是什麼?就好比是一個移動的小超市,生活物品應有盡有,包括女生用的頭髮繩、衛生巾等,還有充足的防護用品,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等。在武漢期間,我們又源源不斷地收到豐富的物資,接近一百多次,有五千多項的物品提供給我們生活和防護的保障。協和的大後方還有社會的各方人士對我們的支持。今天回到北京來,我們一併表示衷心地感謝。


這樣一個團隊到前方打勝仗,我們依靠的是什麼?協和後方學術上強有力的支持,這個經驗也是我們難得可貴的。我們主管的是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的重症ICU病房,這個重症ICU病房有它的不同,收治的都是重中之重的危重症患者,這是生命相托的最後一站。我們隊員們感恩於老百姓還有行業人士對協和醫院的高度認可和信任,能夠把最後這一站的病人送到我們面前。如何打勝這一仗,協和醫院大後方按照我們的需求,隨即組織多名專家和我們對接,先後進行了24場遠程會診。這個經驗在提高救治率、降低病亡率方面起到了重要指導作用。


我們這個團隊到了武漢不是沒有困難,雖然裝備很好,專科又很齊全,其實回想起來困難也是蠻大的。當時疫情最為複雜、傳染性最強,每天發病人數過千,甚至兩千到三千的新發病人。我們的隊員過去從來沒有在一起工作過,甚至很多人都叫不出名字來。這樣一支多學科的團隊形成合力,把這場仗打勝,怎麼帶這支隊伍,又是一個大的考驗。如何帶這支隊伍?不是靠個人,是靠集體力量和智慧。


到武漢之後,面對這樣的大考,我們建立了核心組,同時建立了核心組例會制度。核心組共有21名隊員組成,是多學科的大專家,是臨時黨支部的書記,是護士長。我們每一天晚上8點鐘一定開會,無論白天大家有多麼地辛苦,到點準時開會。我們開會的內容是什麼?還是圍繞著兩個方面,我們這個團隊在出發的時候,趙玉沛院長給我們兩條囑託,一個是盡我們的全力去救治患者,還有確保我們的隊員安全,把隊員一個不少地帶回來。


精心救治患者怎麼做?我們團隊晚上的例會採用民主集中制,發揮團隊的力量。一早上專家帶領查房,佈置了當天的治療方案,這一天下來情況如何,還有哪些能做的,哪些辦法還能用上,我們立刻就和一線的大夫、護士對接起來。這樣一種以病人為中心,圍繞病人的需要、問題導向的例會。同時這個例會還建立了一種工作模式,依靠骨幹力量建立了工作和標準操作的流程,以及明確的工作清單,每個人都要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這樣一個工作清單出來了,保證了什麼?大家知道,我們穿著防護服在一線工作,時間不能太長。對一個護士來講,穿著防護服之後4小時在病房裡。多班次輪流,怎麼能夠保證醫護人員在思想、行動上在一個頻道上,工作清單非常重要。每一種實施手段的標準操作流程,就使得我們的管理和治療走向專業化、科學化、有序的狀態。在這樣的大考面前,我們的核心組,我們集體的力量戰勝了所有的困難。當時最為困難的時候,我們面臨著病人病亡率很高的時候,核心組在討論病情的時候,大家不免時常痛苦,我們堅持不放棄,還有什麼辦法能用上。這個核心組確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02 跟北京的ICU相比,武漢的ICU患者在救治難度上是不是更大一些?我們醫療團隊在前方都採取了哪些救治的方法?效果怎麼樣?

我們按照分工,協和醫院醫療隊負責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的重症加強病房,收治的都是從別的醫院和其他病區轉過來的重症病人,用老百姓話講都是生命垂危的病人。跟我們北京大後方ICU相比,困難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新冠肺炎病人的危重症患者到終末期以後都有難以糾正的呼吸衰竭,很多病人合併有多臟器多系統的功能衰竭;二是工作強度高,最多一晚上收治18個病人,就是單位時間內同時轉入ICU的重症病人要比平時重得多,高峰的時候整個病區的呼吸機都不夠用,氧氣壓力也不夠用;三是我們的隊員穿上防護服以後,常規的操作、治療,搶救的難度增加,動作不便。主要是這三方面。但是大家沒有退縮,想盡一切辦法,使出渾身解數,沒有條件創造條件,該上的手段都用上,該用的方法也都用上。


具體都用了哪些辦法呢?第一,在強有力的組織保障下,我們迅速建立了規章制度,定規矩,根據我們戰時的狀況,包括病人的轉入轉出,甚至病人去世以後的告別流程,給家人安撫、打電話的內容等方方面面都包含其中。據統計,兩個多月以來,我們制定的規定製度,包括工作流程、診療常規、病歷書寫、三級查房等將近40多項,這些形成了一整套科學規範的規章制度體系,並且進行閉環管理,這給我們前方隊員提供了有序規範的工作遵循。


第二,在初期,我們對新冠病人認識不太清楚和沒有特效藥物的情況下,拼的就是基本功,拼的就是“三基三嚴”。醫療隊員把所有醫護手段全部關口前移,強化整體的醫療、整體的護理,還有醫護間的配合以及相互補臺,大家全力支持病人多器官多系統的功能支持和對症治療,為病人免疫力的恢復和病情的逆轉爭取時間和機會。


第三,一定要到病人旁邊去,要到床邊。因為只有到床邊,才能第一時間發現病人的病情變化和對治療的反應。我們要求各級醫生包括查房教授每天要進病房,每天早上進行早交班和大查房,晚上雷打不動核心組交班,把病人一個一個拿出來進行討論,前後方聯動、多學科協作,形成每人一策。為確保病人治療的連續性,我們執行“包床到人、包床到組”,不管你是否值班,這樣確保病人的治療方案體現的是整個團隊的水平,而不是值班醫生的個人水平。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很多病人轉危為安,成功拔出氣管插管,脫離呼吸機治療,轉入普通病房。


03 在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過程中,護理工作起到了哪些作用呢


危重症患者有幾個特點: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病情變化非常快,患者各個臟器可能都要靠儀器或者藥物來維持。


對於這些危重患者,我們實行責任制一對一的護理,一位患者有一套護理方案,護士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同時詳細記錄患者生命體徵的狀態,隨時評估治療效果,同時要採取有效的措施預防併發症。武漢的病房沒有供暖的設施,護士儘可能想辦法為患者保暖,有的護士會把自己的電熱毯和暖寶寶以及一些保暖內衣帶到病房給患者使用,有些病人體表體溫很低,為保證體溫測量的準確性,也為真實反映患者體溫的狀態,我們增加了核心體溫監測,為醫生提供最準確的治療依據。在我們的團隊當中,有近40位護士具有重症、呼吸、血液淨化、營養、老年等專科護士資質,有一部分護士在17年前就經受過抗擊SARS的洗禮,他們的專業經驗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對於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來說,臟器支持的一些手段、一些方法應用盡用,同時要保證這些技術和方法能夠有效落實。其中各專業專科護士起到了主導作用。


在臨床中,我們關注到吸痰的效果直接影響患者的預後,也使護士面臨很大被感染的風險,我們針對性在進行安全防護下的吸痰操作培訓和練習,讓每位護士掌握安全精準吸痰的技巧。護士們沒有懼怕和退縮,在科學防護下,為危重患者實施有效精準的吸痰,同時護理督導和專科護士進行評估把關,為多位患者成功撤機拔管奠定了基礎。有位患者剛剛轉來的時候,缺氧非常嚴重,喘憋也特別厲害,護士們分工合作,接好心電監護,建好輸液通路,給患者戴上通氣面罩,開始無創通氣治療,同時取血化驗,把血氣分析結果報告給醫生。這一系列操作沒有間歇,大約在15分鐘內就完成了。但是患者的症狀仍沒有改善,醫生這時候決定要進行氣管插管,護士們迅速推來呼吸機,準備氣管插管,開始了第二輪的搶救工作。


在救治工作當中,醫生和護士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雖然有分工但更多的是合作,我們醫護在一起交接班,在床旁查房,共同討論需要解決的問題,護士要精準地把醫生制定的治療方案,有效精準地落實在臨床當中,同時要為醫生提供準確的治療效果和依據,這些都是患者最終得以搶救成功的有力保障。


可以自豪地說,在新冠肺炎危重症救治當中護士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


04 經過這次疫情,如何發揮並增強大型公立醫院在應對大型公共衛生事件當中的作用?

這次疫情確實大型公立醫院發揮了降低病亡率、提高治癒率的兜底作用,這也是我們舉國體制和制度優勢的一個具體體現。但是傳染病防治一定是防治結合、以防為主。所以借疫情為契機,建立我們的防控體系,包括提高全民的防控意識和傳染病知識非常重要。


大型公立醫院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為什麼?因為病人得病以後不知道是傳染病,首先,到醫院就診,醫院必須有一套早期識別、分診、預檢的系統。這個系統就是把這些病人儘可能地從入門把好關,比如普通門診、腸道門診、發熱門診,包括轉院病人甚至病人家屬的探視等,把好入門關,同時有一套相應的可實現、可持續的管理制度來確保第一時間發現病人,早期識別病人,和我們的疾控體系進行無縫隙對接,這樣就能第一時間做出應對和反應。


第二,院內感染的控制和醫護人員的個人防護一定要做好。這次我們還要警鐘長鳴,確實有部分醫護人員感染了,我們還要進一步加強培訓、考核,讓每個醫護人員都成為院感防控的踐行者和宣傳機。


第三,這次疫情中暴露一個最大的問題,疫情對公立醫院正常的醫療影響太大,怎麼辦?這是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就是平戰結合,我們要根據傳染病的特點和它的防控要求,在醫院某些獨立的地方建一個病房或者重症病房,建立相對獨立的醫療垃圾和汙水處理系統。有條件的醫院還可以建立感染樓或者P3實驗室,這些都非常重要。平時用在治療普通病人,戰時或出現極端情況,比如說傳染病醫院不能做到應收盡收、應治盡治,這時候綜合醫院就可以發揮作用,而不打無準備之仗。


第四,更加重要的就是平時要進行整個院區的汙染區、緩衝區和清潔區的識別和劃分,這樣既能夠保證疫情期間正常病人的正常醫療,又能夠戰時狀態緩解一部分傳染病醫院的治療壓力。這就是“平戰結合”,這點非常重要。


05 在這次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協和醫院積累了哪些寶貴的經驗?

大家都知道,新冠肺炎到目前為止,針對病毒也好,針對病毒引起的炎症風暴也好,目前並沒有特定的或者針對性的特效治療方法。所以對於剛才提到那麼重的病人進入ICU病房,而且成批量進入病房怎麼辦。剛才說沒有特效治療,所有的就是我們的看家本領。什麼是協和醫生的看家本領,就是剛才韓院長提到的“三基三嚴”:“三基”就是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三嚴”就是嚴格要求、嚴密組織、嚴謹態度。依靠“三基三嚴”,我們協和走過了一百年。另外我們所有協和人浸在骨子裡的“嚴謹求精、勤奮奉獻”的工作作風,是協和人一直倡導的協和院訓,另外就是協和的優良傳統,協和身懷絕技的醫學專家,以及踏實苦幹、樂於奉獻、不怕犧牲的一線醫生和護理工作者。所以這些是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在ICU裡面取得最後戰疫勝利的基礎。


具體我們做什麼,首先,建章立制。有了規章制度、有了ICU工作流程,每個人都知道應該做什麼,病人入院時應該做什麼,病人病情變化時應該做什麼。這都是預先做的準備,在一些緊急情況下,我們按照流程做出來的行動都是正確的。這是第一個要強調的,就是建章立制。


第二,根植協和的傳統,把協和的傳統植入到武漢ICU的病房,包括早交班制度,交班後每個教授都要進入到病房進行查房,看看病人,到病人床邊掌握一手資料,根據病人每一天的病情變化做出會診。這是在武漢根植協和傳統方面做的工作。在病房,我們要求值班醫生分成一線和二線,他們對病情的變化處理不了的時候,24小時可以和三線聯繫,所有這些都保證了病房的醫療質量。


第三,會診制度。我們在武漢是一個專家團隊,專家團隊包括了重症、呼吸、感染的教授,除此之外還有心內科的教授、腎內科的教授,所以武漢每天查房是教授團隊的查房,大家齊心協力來解決疑難病人的問題,瞭解病人病情變化,根據病人病情變化,作出適合病人個體化病情的評估,作出每一天應該做的治療方案,以及根據病情評估給出相應的治療。會診制度是我們協和近一百年曆史中一直強調的內容。通過會診,我們定出的治療方案實際上是個體化的、全方位的、多學科專家制定的治療方案,這是全方位的支持治療,包括病人的呼吸支持、循環支持、營養支持,病人對於感染的預防和治療,還有對於病人免疫紊亂的調節治療,血液吸附、血液濾過的治療,另外還有中醫藥。每個病人的治療都是經過專家集體智慧來決定最合適的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除此之外,除了每天早晨專家團隊的會診外,我們和後方有24次連線,就是希望通過專家會診,對每個危重症病人給予最恰當的個體化治療。我們希望能夠做到這一點。大家可以看到,我們並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全世界到目前都沒有,但是我們盡我們的努力,希望給危重症病人提供恰如其分的支持性治療,這種支持性治療的確是收到了很好效果。我們的病人不僅在ICU存活的時間越來越長,相當一部分病人氣管插管、機械通氣的病人能夠拔管或者脫離呼吸機轉入到普通病房,所有這些都說明我們採取的治療措施和策略是正確的。


關於全方位的支持,我想著重談談其中的抗凝治療。在武漢的ICU,我們查房時發現,大約有50%-60%的病人出現肢端發涼,而且出現變成紫色,有些病人的手指和腳趾甚至出現發黑、壞死,這實際上是病人肢體缺血的表現。為什麼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除了和前線專家討論,和協和後方血液科專家討論和會診,最後認為這是新冠病毒對血管內膜的損傷,以及新冠病毒引起的炎症風暴所造成的高凝傾向,抗凝的治療非常重要。後來我們採取抗凝治療,病人肢端發黑和壞死的情況有明顯緩解。在一些非常重的病人,我們把抗凝和抗血小板聯合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剛才說的這個例子,只是我們在武漢重症病房臨床實踐中所取得成功的一個例子。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有很多可值得說的內容,如果問我們最值得強調的治療策略是什麼,我想有三點:第一,根植協和的傳統;第二,多學科專家協作;第三,全方位個體化的醫療支持。


06 在武漢醫療隊員經歷了哪些感動的故事?


武漢人民給我們留下最難以忘懷的就是堅韌和頑強,識大體顧大局,讓我們敬佩和尊重。我們駐地旁邊就是一個居民小區,大概幾百戶人家,白天我們從窗戶望進去,院裡一個人都沒有,但是到晚上就看到樓裡的窗戶亮起來了燈光,武漢人民幾個月的堅持和忍耐讓人敬佩。


病房裡有位老年女性患者,雖然經我們一個多月的搶救不幸還是離世了,她的女兒毫不猶豫同意了屍檢,她說我媽媽是大學教授,能夠為國家、為醫學作出一份貢獻,我想她一定理解我的這個決定。當醫生電話裡問她,最後還有什麼要求的時候,她說我只有唯一的一個要求,就是要見一見搶救我母親的醫生和護士,我要當面感謝你們最後陪伴在我母親身邊,替我在盡孝。我們見到了女兒,並深深地向她鞠躬,表達我們全體隊員的敬意。


其實在武漢,每一個身處困境中的武漢人都在為他人,為我們醫療隊默默的做著服務。我們印象非常深的就是每天為我們服務的班車司機、駐地的服務員和保安等等,他們每天為我們服務,接觸我們,他們也不能回家,也要在駐地,所以他們始終陪伴了我們在武漢的80天。隊員們最難以忘記的就是班車司機周師傅,他每次都提前站到班車前等候隊員,準時發車,從不拖延,只有一天沒有看到周師傅,一問才知道,他的父親因病過世了,電話裡通知他去辦理後事。不到24小時,他又出現在班車前。他說因為他答應過我們,要陪我們到最後一天,所以他一定會堅持到底,雖然沒有見到父親的最後一面,也沒有視頻留下來,但是他沒有遺憾。隊員們聽了以後都很傷心,自發捐款,也向他表達了微薄之意,也感謝他這麼久給予我們的支持和陪伴。離別過後,情誼長留。


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中國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