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西方藝術史》:名家畫作看不懂,試試這樣去解讀

藝術向來是不足為外人道的事,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拍照打卡發朋友圈。藝術雖然有一定的門檻,但它真的如大家想象中那麼難懂嗎?

從古希臘到文藝復興,再到20世紀,意公子在《大話西方藝術史》這本書裡,用讓人聽得懂的話,講新奇有趣的藝術故事。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裡面都有哪些有趣的東西吧~

《大話西方藝術史》:名家畫作看不懂,試試這樣去解讀

1、你是這樣的維納斯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維納斯是那個集愛與美於一身的女神,她身材是最完美的0.618:1的黃金比例,她的頭與身體的比例也是最完美的1:8。在維納斯眾多藝術作品中,最為大眾所知的想必是《斷臂的維納斯》了,所以,在我們的腦海中,維納斯是長這樣的,然而你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20000年前的維納斯是那樣……

也許你會發問了,同樣是人民的女神,為什麼這長相差距那麼遠呢?這隻能說是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人們的審美也是會改變的。在原始社會,生存和繁衍才是最重要的,《威倫道夫的維納斯》所反映的就是當時的審美和價值觀。


2、帕特農神廟零點零幾的矯正

去歐洲旅遊過的朋友一定會注意到歐洲建築的那種莊嚴、肅穆,建築所營造出來的這種莊嚴肅穆最初是從哪裡延續下來的呢?

規整的建築能讓人產生儀式感,如果把那些密密麻麻的柱子修得又高大又整齊,人們就會有肅然起敬的感覺,最早的帕特農神廟就是完全按照這種規整感建造出來的。由於人視角上的偏差和光線的影響,帕特農神廟為了在人的感官中形成最規整的印象,古希臘人故意把它修成“扭曲”的。

《大話西方藝術史》:名家畫作看不懂,試試這樣去解讀

《帕特農神廟》

帕特農神廟正面兩側的柱子有一個很小的傾角,讀書大概為零點零幾,柱子間的距離邊角要比中央小一點,柱子本身也要小1釐米。經過這樣強迫症地矯正後,帕特農神廟展現在我們面前才成為了最完美的。


3、有錢就是任性

告別古希臘古羅馬時代,歐洲中世紀藝術沉寂了長達1000年,直到文藝復興的到來。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如數家珍:達芬奇、拉裴爾、米開朗琪羅這些我們都太過熟悉,這裡我們就講講一個特殊的人物——喬萬尼。

喬萬尼是誰呢?喬萬尼來自於美第奇家族,這個家族非常富有,有錢本不是什麼壞事,但其祖先原是放高利貸的,《聖經》中明白寫放高利貸的人死後會下地獄,為了減輕自己的罪孽,喬萬尼開始和當時的富人一樣,通過出資讓藝術家為教堂畫畫,來向神表示自己的誠意和悔意。

《大話西方藝術史》:名家畫作看不懂,試試這樣去解讀

《聖母百花大教堂》

就這樣喬萬尼成為了美第奇家族中首位藝術贊助人。其贊助完成的聖母百花大教堂豔冠歐洲,成為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第一座標誌性建築。此後,他繼續支持藝術事業,延至他的子孫後代,大名鼎鼎的波提切利、達芬奇、委羅基奧、米開朗琪羅等人都接受過其族人的贊助。

得到了“爸爸”贊助,藝術家們創作當然要把他們的形象放進作品裡以示感激,由於美第奇家族贊助對象太多且太有影響力,以至於有這麼一種說法:

今天我們看到的希臘諸神形象,也許只是美第奇家族的某個人而已。

《大話西方藝術史》:名家畫作看不懂,試試這樣去解讀

(米開朗琪羅《小衛》,其形象為美第奇家族後代——朱利亞諾美第奇)

4、愛是一道光

卡拉瓦喬是文藝復興的最後一位藝術家,也是巴洛克時期的第一個為人熟知的藝術家。卡拉瓦奇

以《紙牌作弊老手》出道,卻是以《召喚使徒馬太》站上了藝術家C位。

《大話西方藝術史》:名家畫作看不懂,試試這樣去解讀

《召喚使徒馬太》

這幅畫有什麼巧妙的嗎?幾個人圍坐一團,本不知道誰是誰,但順著那道光線,我們故事中的兩個主角便浮現了。順著耶穌手指的方向,我們的實現自然而然轉到了馬太的身上。那個用手指著自己,表示驚訝不確定的人,不就是馬太麼?

嗐,就是這麼一道光成為了卡拉瓦喬最著名的撒手鐧,被稱為酒窖式光線,或者直接叫卡拉瓦喬光了。


5、現實主義的開啟

此前的藝術家,要麼是畫諸神,要麼是宗教,要麼是權貴人家的男男女女們,整天活在裝腔作勢浪漫幻想中,卻鮮有人把底層人民的現實生活展現出來。難道,底層窮苦人民就不配被視為創作對象?

受夠了浪漫主義的虛無,現實主義畫家庫爾貝決心只畫自己親眼看到的東西。不再趨炎附勢,然而要把對現實的批判放進自己的作品裡,《畫室》就是其代表作。

《大話西方藝術史》:名家畫作看不懂,試試這樣去解讀

《碎石工》

庫爾貝開啟了現實主義的之風,從庫爾貝開始,藝術不再是故事的藝術,而是現實的藝術。沒有庫爾貝,就沒有馬奈;沒有馬奈,便沒有印象派。這句話不是魯迅說的,是法國評論家說的。


6、人生三大問

我們常說人生有三大問:“早上吃什麼?中午吃什麼?晚上吃什麼?”,然而你知道這三大問原話出自於誰嗎?

19世紀中後期,歐洲一名股票經紀人拋棄了他穩定的中產生活,毅然決然拿起畫筆幹起了藝術這個行當,為了這件事,偉大小說家還以此為原型寫了一本書——《月亮與六便士》,告訴我們要視金錢如糞土,頭頂月亮才是美。這個人便是高更

《大話西方藝術史》:名家畫作看不懂,試試這樣去解讀

高更

高更在藝術中追求一種沒有經過規則和文明束縛的生命力,一副《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裡去?》則總結了其一輩子的思考和掙扎,渴望把生命力復歸到最原初的狀態,即返璞歸真。

7、審美?還可以審醜!

美是唯一的真實,然而,醜卻也是真實的。從古希臘時期開始,比例、光線、色彩,藝術家用畫筆為“美”寫下了定義,然而在畢加索、馬蒂斯、弗洛伊德等藝術家的加持下,藝術開始了審醜。

畢加索當之無愧為審醜第一人,其作品《格爾尼卡》雖流傳世界,卻有“醜中之王”之美譽。當藝術由簡單走向複雜,由平面走向立體的時候,被稱為“為簡化藝術而生”的馬蒂斯則以最簡單的色調和元素完成創作。過了以胖為美的時代,卻還要把人物畫得不僅胖還醜的,大概就只有盧西安弗洛伊德了,還要美其名曰“真實”。

《大話西方藝術史》:名家畫作看不懂,試試這樣去解讀

《格爾尼卡》

當藝術越來越自由的時候,我們真的就不能簡單的把它們分為美和醜、好看還是不好看,畢竟藝術家天馬行空的想象和創作,他們說是這樣就是這樣,你沒得反駁。


8、藝術真是越來越看不懂了

藝術究竟是什麼?藝術該何去何從?當會玩的前輩把所有的花樣都玩兒了個遍,後輩藝術家開始迷茫了。

20世紀後的藝術創作,前有以畢加索為代表的審醜,後有以蒙克為代表的表現主義,如果說蒙克的《吶喊》你還能感受到它的恐懼並拿它來做表情包,到了超現實主義藝術家這裡便開始摸不著頭腦了。

《大話西方藝術史》:名家畫作看不懂,試試這樣去解讀

(左:《夢的鑰匙》;右:《紅黃藍的構成》)

達利的《記憶的永恆》,幾個軟塌塌的鐘表是個啥意思?瑪格利特《夢的鑰匙》中,圖畫與標註不一致是想表示自己的語文不好寫錯了?這顯然是不可能嘛!蒙德里安的拼圖《紅黃藍的構成》、洛洛克的鬼畫符《1949年1號》,再到杜尚的小便器《泉》……

咳咳,這些都是藝術。


看完這些,你一定覺得藝術也是很有趣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