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类高校报考指南: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学医?

大家好,我是一名医学院大学老师;2020高考延期,希望广大考生能珍惜这多出来的一个月,专心备考,都能在未来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这是一篇指南类文章,约3000字左右,内容涵盖医学院校推荐和专业分析,文章最后会回答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是工作多年被家长问到最多的问题集合。如果家有考生,并且对医学有兴趣,这篇文章很有可能帮助到你。


医科类高校报考指南: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学医?

医学院与医院的关系:附属,但不直接管理

在推荐医科类高校之前,我先科普一下医学院与医院关系。中国的公立医院有以下几种:

隶属于军队的医院、隶属于各大医学院的医院、直属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医院。其中,军队的医院属于军医大学,隶属各大医学院的医院,名义上的管辖权属于医学院,实际上医院的人权、财权都属于卫生健康委员会。

那XX大学附属医院,跟XX大学是什么关系?大概率,是XX大学的临床医学院或者XX中心。这种医院也要承担部分医学院的教学任务。有些主任医师为什么同时也是教授,就是这个原因。也有一些主任是不带研究生的,所以他的职称里没有教授。

那么,医学院对下属医院有管辖权吗?这得分学校,也分医院。但是大多医院都独立法人,部分拨款的事业单位,所以有强的独立性。当然,医学院自己的学生入职附属医院的难度,比外院要低

。举个简单的例子,北京大学医学部自己的医学生,毕业后入职北京大学的各附属医院,比其他医学院要容易一些。这不难理解吧。

医学专业大方向:基础、临床、药学、护理、公共卫生等

其实医学院不仅仅只有临床医学一个专业。我国医学相关专业大方向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还有公共卫生专业。这些都是医学相关专业。只是,临床医学因为学制长、门槛高、就业期望值高(做临床医生),所以大众把它当作医学代表专业。

基础医学研究什么?这次疫情,研究病毒、疫苗等相关专业,就属于基础医学大类别。对于广大家长来说,简单区别就是“基础医学是做实验的,临床医学是当大夫的”。基础医学涵盖领域广泛,也有的医科类大学把基础类学科统称为生命科学

药学、护理学和公共卫生专业,每年招生量并没有前两类专业多,对毕业生学历要求也低一个台阶(本科即可,硕士主流,博士最佳)。除了临床医学专业,剩余的几个专业大部分

文理兼收。这要看每个医学院不同的招生政策。

但是,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无论选择哪一个专业,只要跟医学相关,都意味着学生需要取得相对较高的学历,才能找到心仪的工作。因为临床医学入职的门槛是博士。当然,你非要跟我杠,说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本科毕业也可以参加考试,那没问题。但是,截至目前,二三线城市的大型三甲医院入职要求是博士;更不用说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


医科类高校报考指南: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学医?

医学院推荐之第一梯队(不含军医大)

我一般按地域推荐,因为医学生在就业时大多会首选自己母校的附属医院。自产自销在医学院中也不是新闻。所以,在推荐医学院时,我按地域区分(不是地图炮)。同时,虽然医院综合实力排名每年都有,名列前茅的始终是那几家;但是大家各有所长,纯靠排名未免僵硬刻板。

华北地区,推荐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北京大学医学部。

清华大学虽然也成立了医学院,但是实力一般,谨慎报考。也有人会问:北京协和医学院不是与清华合并了么?

目前,协和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依托于清华招生,也就是想要报考协和医学院,需要先报考清华大学;然后在专业目录中找到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虽然现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大门前依旧挂着“清华大学医学部”的牌子,毕业典礼也一直邀请清华大学的校长们参加,临床八年制学生毕业还会拿到两个博士学位(医学博士、哲学博士);但是,在报名时一定要确定自己报考的是“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自身的医学院在医科院校中的排名一般。

想要报考其他专业,直接报考北京协和医学院即可。例如护理和药学。其他基础类学科,北京协和医学院招生是硕士研究生起。

北京协和医学院附属医院不多,最为知名的是北京协和医院;剩下几家在各专业领域内排名很高,例如心血管医院、肿瘤医院、整形医院等。(协和医学院下属也只有5家医院)


医科类高校报考指南: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学医?


北京大学医学部,是北京大学合并了北京医科大学之后成立的医学院。在华北地区,综合实力排名第二。北京大学医学部历史也非常悠久,其前身北京医学科大学,成立于1912年;合并后插上了翅膀,发展迅速。其中,北京大学医学部最好的专业是口腔科、生物医学工程;然后是临床医学。附属医院数量为十,其中还包括华北地区最好精神卫生中心、口腔医院等。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是北医附属医院中综合排名最高的医院。

华南地区,推荐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这两所大学的医学院在综合排名上,与协和、北医不相伯仲。与北京大学医学部一样,这两所医学院,也是合并而来。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临床评分,一度超过了北京协和医学院,位居第一。不过也是暂时性的第一了一小会儿,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临床+科研能力又重回榜首。但尽管如此,也值得骄傲。复旦上海医学院发展较为中庸,综合实力强,没有大偏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历史悠久又复杂。其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1896年的圣约翰大学。出身教会大学,上交比较洋气。2008年首度推出中外联合培养项目,2013年建成了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合作的联合培养博士项目,是中国首批。

这两所医学院不仅在华南地区、在全国都是榜上有名。有意思的是,在他们的百度百科上,都有这么一句话:

2019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在北京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报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综合排名位列前10位。

这个神奇的中国医学科学院是什么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是同一个单位;是中国唯一的院校合一体制的医学院。这也是为什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都想合并,但都合并未遂的原因之一。

以上是医学院校中决战紫禁之巅的几位,是医学院中的第一梯队。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医学生,尤其是临床医学生的成长非常依赖实践。这四所医学院的临床学院、附属医院集合了华北、华南两地的大量病人。因此,在医学生成长过程中,占有地缘优势。


医科类高校报考指南: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学医?


医学院推荐之第二梯队

西南地区,推荐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华西放在第二梯队,属实有些委屈。因为华西这些年科研做得非常好,科研实力像坐火箭一样飙升,论科研华西当得上中国第一。委屈就委屈在地处四川成都,西南的病人看病首选华西,但是一旦有疑难杂症,还是会向上海和北京转。

同济医学院最近最大的新闻就是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了吧。经此一疫,同济的实力也会大幅提升。希望灾难能让我们更加坚定,加速成长。

湘雅医学院曾经非常辉煌,“北协和,南湘雅”不是传言;但那是从前。现在湘雅属于第二梯队的前列,与地处东北的中国医科大学是同侪。还有地处广都的中山大学医学院,在两广地区是头一把交椅。不过因为临近香港,早年优质生源都去了香港大学;这些年有所好转。

山东的齐鲁医学院、河南郑州大学医学院,重庆大学医学院等,属于第二梯队的尾端,有新有旧,综合实力一般。

报考分数段提示:重点本科线以上

刚刚我提到的第一梯队,需要考生最起码过重本线;如果是清华、复旦,分数需要再高些;越高越好。如果想报考临床医学,理科生优先;其他专业,看学校,大部分文理兼收。

不建议报考专科院校。学医要求总分高、抗压能力强。报考专科,证明学习能力早期已经掉队。后期考研考博阻力都大。报考专科院校,大概率毕业后去乡镇卫生所做乡村医生。

推荐有能力的报考临床八年制。最好的医学院,还是北京协和。协和八年制,打遍天下无敌手。不仅毕业前每一个学生都要有海外临床经验,入学一对一心理筛查;还拥有中国最权威的医学图书馆、最丰富的病例、优秀的教授(国新办发布会的协和天团,最近新增了“方舱院长”,王辰)


医科类高校报考指南: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学医?

家长问答Q&A

Q:学生分数?重点本科线以上,建议报考;如果低于重点本科线,可以选择其他专业。

Q:学生要不要提前学习生物?真的感兴趣,无需提前学习,正常完成高中学习任务即可;毕竟能考高分,肯定没有大偏科才行。

Q:学生有什么其他注意事项?晕血症。孩子晕血么?有的学生学到第三年才知道自己晕血,上不了解剖课,遗憾转专业。怎样知道自己是否晕血?前往三甲医院急诊科、精神心理科检查。

Q:学医多久?回答过类似问答,详情请见:

临床医学的学生从进入大学开始,到最后能够成为「独当一面」的医生要花多久时间?

大学选择学医好不好?医药类院校哪个比较好?

孩子新高一实行3+3,意向学医,倾向临床医学八年,都说学医累,医生能否说一下感受

Q:学医多苦?我写过相应文章,详情请见:

【家有学霸】什么人适合学医?不是智商高就可以

医学专业扩招,疫情过后,你会学医么?

Q:疫情期间,医生们辛苦么?当然辛苦,详情请见:

【逆行的她】疫情期间驻守一线的女性群像

【疫情正当时】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好医生?从仁心仁术到追求卓越

以上是一些关于医科类高校报考的基础知识。细化到专业、领域,我会在接下来的文章中详细讨论。欢迎持续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