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恰薄荷”是瞎編,在我家鄉傳統上是這樣“恰薄荷”

有關《長安十二時辰》男人嚼薄荷,豆瓣有個提問:

“為什麼這個劇裡的男人要一直嚼薄荷葉?

真的一直嚼……但是女人都不嚼,就算是口香糖也不能一直嚼吧,這是什麼東西?誰能科普?”

有人回答了:

“這是唐朝男性之間的禮節,兩個人遇見會拿出薄荷葉給對方恭敬地問候一句“大哥恰薄荷”,恰了對方的薄荷兩人就是過命兄弟了,代表以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遇到事情一起扛,體現了古人淳樸有愛的人生觀交友觀,,,編不下去了”

接著下面是跟帖,挺逗的。

長安“恰薄荷”是瞎編,在我家鄉傳統上是這樣“恰薄荷”

網絡截圖

後來有報道稱,原著作者馬伯庸先生曾澄清,“那是我瞎編的。”原來馬伯庸想寫嚼檳榔,但是一轉念這個東西貌似一直沒有傳入中原,就編了個嚼薄荷葉吧。

那麼薄荷的味道如何?

也有大把人研究:

長安“恰薄荷”是瞎編,在我家鄉傳統上是這樣“恰薄荷”

網絡截圖

長安“恰薄荷”是瞎編,在我家鄉傳統上是這樣“恰薄荷”

網絡截圖

新鮮吃,炸一炸,涼拌,各種方法有人試了。

新鮮的薄荷葉,揉搓後有特殊的清涼香氣,嚼起來味道辛涼,那是因為有薄荷油這種東西。陰乾後的薄荷,樣子是這樣的,嚼起來和鮮品是一樣的感覺。

長安“恰薄荷”是瞎編,在我家鄉傳統上是這樣“恰薄荷”

陰乾後的薄荷葉

說起吃薄荷葉,我倒是想介紹一下我們家鄉吃薄荷的習慣:客家擂茶。

長安“恰薄荷”是瞎編,在我家鄉傳統上是這樣“恰薄荷”

客家擂茶

客家擂茶

“擂茶”,是客家飲食民俗。 客家人分佈有多廣,擂茶習俗的分佈就有多廣。

有報道稱,仍然保留擂茶最古樸習俗的地方有:廣東省的揭西、五華棉洋、陸河、清遠、英德、海豐、汕尾、惠來等地;江西省的贛縣、石城、興國、于都、瑞金等;福建省的將樂、泰寧、寧化等地;廣西的賀州黃姚、公會、八步等地;臺灣的新竹、苗粟等地;湖南的安化、桃江、益陽、鳳凰、常德等地。(如有遺漏,請你在評論區留言添加地名,謝謝你。)

下面我簡介一下我家鄉揭西的擂茶。

揭西擂茶製作方法

一、擂茶第一步,製作茶湯

製作茶湯的配料:茶葉(一般用綠茶)、新鮮的薄荷葉或紫蘇葉,炒黑芝麻、少量炒花生米。

長安“恰薄荷”是瞎編,在我家鄉傳統上是這樣“恰薄荷”

薄荷葉

長安“恰薄荷”是瞎編,在我家鄉傳統上是這樣“恰薄荷”

紫蘇葉

把茶葉等配料研成末,這個過程就是“擂茶”,主要的工具是擂茶棍和擂茶缽。

長安“恰薄荷”是瞎編,在我家鄉傳統上是這樣“恰薄荷”

擂茶棍和擂茶缽

擂茶棍:一般取材樟樹木、楓樹木、茶樹木等製作,長約50釐米,直徑約3釐米,擂茶棍的一端製成圓球狀以便“擂”。

擂茶缽:是一種特製的內壁佈滿輻射狀溝紋的圓形陶盆。

用擂茶棍和擂茶缽擂茶的原理,有點像用研缽研末的原理。

把茶葉、芝麻、少量炒花生粒,還有就是新鮮的薄荷葉(或紫蘇葉或金不換葉即九層塔葉)加入擂茶缽,用擂茶棍“擂”成末,然後把剛剛煮開的水衝進去,用湯勺輕輕攪拌均勻,此時滿室茶香,這就是一缽擂茶湯了。加蓋備用。

二、擂茶第二步,炒菜,炒菜時把飯也煮了。

起鑊,分別切粒炒好至少七樣青菜。

至少七樣菜,可以按時令挑自己喜歡的菜:長豆(切粒),大蒜(切粒),蔥(切粒),荷蘭豆(切粒),白菜(切粒), 菜心(切粒),芥藍(切粒),生菜(切粒),等等。

必選佐料:炒花生米,炒蝦仁,醃蘿蔔乾(切粒炒),醃蕎頭(炒),寸豆(爆炒)或赤豆等等。

然後,大概就是這樣子,擺上餐桌。

長安“恰薄荷”是瞎編,在我家鄉傳統上是這樣“恰薄荷”

揭西擂茶

長安“恰薄荷”是瞎編,在我家鄉傳統上是這樣“恰薄荷”

揭西擂茶

長安“恰薄荷”是瞎編,在我家鄉傳統上是這樣“恰薄荷”

揭西擂茶

長安“恰薄荷”是瞎編,在我家鄉傳統上是這樣“恰薄荷”

揭西擂茶

長安“恰薄荷”是瞎編,在我家鄉傳統上是這樣“恰薄荷”

揭西擂茶

吃的時候,拿一碗(大碗更好),往碗裡夾自己喜歡的菜,然後添飯,最後把熱乎乎的茶湯加入碗裡,用筷子輕輕攪一下,就開吃了。

長安“恰薄荷”是瞎編,在我家鄉傳統上是這樣“恰薄荷”

夾菜

長安“恰薄荷”是瞎編,在我家鄉傳統上是這樣“恰薄荷”

加飯加茶湯

長安“恰薄荷”是瞎編,在我家鄉傳統上是這樣“恰薄荷”

一般就是這個樣子,開吃了

擂茶特點

青菜為主、豆類適量、白米飯適量,營養均衡豐富,低脂、低熱量、低嘌呤、低血糖生成指數GI。

口感甘香爽脆。

茶湯用綠茶、薄荷葉或紫蘇葉等製作,開胃,消暑,特別適合夏天吃用。四季皆宜,尤解鄉愁。


長安“恰薄荷”是瞎編,在我家鄉傳統上是這樣“恰薄荷”

長安“恰薄荷”是瞎編,在我家鄉傳統上是這樣“恰薄荷”

長安“恰薄荷”是瞎編,在我家鄉傳統上是這樣“恰薄荷”

長安“恰薄荷”是瞎編,在我家鄉傳統上是這樣“恰薄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