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奖章|志愿者汪勇:不可思议的76天

五四奖章|志愿者汪勇:不可思议的76天

五四奖章|志愿者汪勇:不可思议的76天

“走近‘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系列报道

编者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风华。

在时代的大潮中,何样的梦想在熠熠闪光?

在激扬的岁月里,怎样的奋斗在勃勃不息?

在祖国各地,他们像一朵朵蓓蕾,含苞、绽放,渐次开出绚丽花朵。

在各行各业,他们像一株株幼苗,成长、成才,逐渐变为参天大树。

而这一路的意气风发、拼搏汗水,是比“结果”更加珍贵的“过程”。

2020年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同走近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读一读他们不凡的青春故事——

五四奖章|志愿者汪勇:不可思议的76天

@文/本刊记者 陈敏

上了《新闻联播》、火线入党、被顺丰公司破格提拔为分部经理、被国家邮政局授予“最美快递员”称号,获得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汪勇在35岁迎来人生的荣耀时刻,却平静得像一滴水。

他仍然穿着顺丰工服,对于“中国梦实践者、大侠、超人”之类的赞誉,笑称自己只是“组局者”:

“此次疫情,我见到的很多人都是英雄,局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拿命在扛,每一个挺身而出的人都有担当。”

最近,汪勇刚策划完成了一本《金银潭日记》,收录同行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的手写故事,还特意空着第一面。4月22日,他将试印版拿给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对方一口答应写序,而这两本试印版,将由武汉中山舰博物馆等收藏。


汪勇在介绍《金银潭日记》

“很庆幸平凡的自己当初选择了出手相助,现在能看淡名利,是因为疫情中所看到的生死、所得到的感动,教会我的东西太多了……

不可思议的76天,电影都不敢这么演,我常常跟自己核实,这是不是一场梦。无数次心酸,但也遇到那么多美好。

英雄隐没在人海,当人们需要时,他带来了春天。

为天使插上“翅膀”

1月25日,2020年正月初一的清晨六点。

汪勇第一次用私家车送金银潭医院的小护士回家,腿抖了一路。下车时,小护士流着泪要发红包,他谢绝了,说自己“是提着脑袋来干这件事的”。

前两天,武汉封城,地铁和公交停运。他在偶然闯入的“医护人员车辆需求群”里看到了小护士的求助信息。如果他不来,这个凌晨五点多下夜班的小护士,只能在寒冬步行7公里,花4个小时回家。

当天,汪勇在路上接送长达12个小时,车窗总开着,不敢摘口罩,口干舌燥,心惊肉跳。担心感染家人,当晚他住在顺丰点部的仓库值班室,却在湿冷的冬夜无法入眠。他想第二天不干了,心里又巨浪翻腾,金银潭医院收治的多是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敢来的司机不多,他真的也不管吗?

“从1月26日起,武汉中心城区机动车禁行。当时有篇文章刷屏了——《千难万难,我要上班》,白衣天使们说自己快急疯了, 因为天使没有翅膀,飞不到上班的地方,最后说千万不要问他们是怎么去医院的……我清楚,他们都是顶着雨夹雪,一步一步走过去的。”

汪勇本想一个人扛下所有,继续接送“天使”们往返,但随着用车需求量越来越大,他就在各个志愿者群里呼吁,成立了一支出出进进大约有30位的司机车队。从1月29日起,这个头脑活泛的小伙子又陆续谈下摩拜单车、青桔电动单车、滴滴快车的支持,终于给金银潭医院的天使们“插上了翅膀”。

五四奖章|志愿者汪勇:不可思议的76天

凌晨,汪勇等着送医护人员回家

接着,援汉的一位护士在群里说天天吃泡面,太想念大米饭了。

汪勇上心了,立马请伙伴们去扫街,拿到还在营业的餐饮店电话,自己负责沟通。从早上九点,他一直打电话,被挂掉就再打,“虽然谈了很多家都失败了,但一点都不影响我的情绪”。

直到下午他才遇到一拍即合的人,对方愿意以成本价为医院供餐。

既然提着脑袋做事,很多事情突然就看透彻了。汪勇宁肯自己吃泡面,也要贴钱给医院买食材。之后,他又筹到牛奶、鸡蛋和水果,“尽我所能不亏待为武汉拼命的战士”。

他要用爱,为天使护航。

五四奖章|志愿者汪勇:不可思议的76天

汪勇和“天使”们合影

一盏烛光,亮了暗夜

在医疗队入住的酒店,汪勇看到一位医生下楼时,大冬天穿着单薄的一次性拖鞋,便马上在群里对接棉拖鞋的资源。

武汉市东湖医院内五科的护士赵娟回忆说,当时她们匆忙进入隔离病房,都没带换洗衣服,这位勇哥“不惧危险、风雨无阻、没日没夜”地送他们上下班,继而又送来了卫衣、羽绒背心、秋衣秋裤……

“他只是一名快递小哥,在封城的特殊时期是怎么筹到物资的?收到东西我们开心地笑了,笑着笑着又流泪了。疫情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我们身心压力都很大,汪勇的出现,就像我们夜行路上的一盏烛光,不亮,却给了我们继续逆行的温暖和勇气。”

渐渐的,不愿求人的医生们主动呼唤“勇哥”:眼镜的两条腿都被护目镜压坏了,援汉四十多天能不能理个发,想给援鄂医疗队的队员过生日……

而汪勇有求必应,修好眼镜,送去理发师,满城找生日蛋糕,还对接了三四万件防护物资:“他们上去是战士,回来就是小伙子和小女孩。上前线这么多天了,洗漱用品也用完了吧,我又对接洗面奶、面膜、指甲剪。人家舍命来帮武汉,我就是为他们服务的,这个事情办不办得成我不知道,但我一定要办,努力给他们多一点温暖。”

五四奖章|志愿者汪勇:不可思议的76天

志愿者理发师在为医护人员理发

新的医疗队来金银潭第一天换班时,就会听说,有事找“勇哥”。

其实汪勇才35岁,但他那种“你们守护病人,我来守护你们”的大哥范儿,暖了无数人的心。

在物资紧缺的时候,志愿者捐赠给他60件防护服,汪勇只穿了一件,看到“前线医生防护服破了用透明胶粘”,余数都捐给了武钢医院;

而医护人员发了增强免疫力的药,自己吃一半,给他留一半;将原本只能戴4个小时的N95口罩,戴上6个小时,为的是每两次“抠”出来一个给他。

“他们在高浓度病毒的环境里,还为我省出口罩……”一向快言快语的高大男人,说着就哽咽了。

群里一位被病毒感染的护士,康复后说要去捐献血浆,希望继续帮助病患,让汪勇忽然看到了清晰的答案:“为什么我能坚持这么久?都是医护人员教我太多太多。谁也没有他们难,最初缺防护物资,饿肚子,睡不好,可他们心里装着病人,再难从不放弃。”

汪勇回忆最开心的一天,就是1月27日,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支援金银潭医院,疫情后一直奋战的小护士,终于可以休息一天。

“我一个人笑了好久,觉得军队来了,就没大事了。”

2月21日,当汪勇接到复工通知时,群里的医护人员都要把自己检查CT的额度让给他,而医院则直接开出免费检查单,以感谢他的付出。

“这种生死情谊,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汪勇说,“援鄂医疗队离开时也跟我说谢谢,说如果不是你们无微不至地照顾,精神上撑不了这么久。其实,我更感谢他们。如果有酒,你愿意听我和医护人员的故事,可以让你心酸到哭,感动到哭……最危险的时刻,我们是一起扛过来的。”

五四奖章|志愿者汪勇:不可思议的76天

3月25日,是重庆援鄂重症医疗队离开武汉的日子,汪勇专程来送行。临行前,医护人员纷纷在他的衬衣上签名留念

不计得失,不论功名

汪勇不是一个人。背后有男人,也有女人。

没钱的时候,找兄弟。

他在2月底的朋友圈晒出了一张2万元的借条,当时他把工资和奖金都贴进去抗疫了,没钱还房贷,只好找“贪狼”借款。

“贪狼大哥,就是传说中我背后的男人。武汉本地人,我们同一天共同接送医护人员,都到得早走得晚,就这么熟了。”

贪狼和其他八个素不相识的武汉人,组成了一个志愿者车队,取名“九枪卫楚”,卫护疫情下的武汉。这九人身份各异,有回国创业者、退伍老兵、经理、房地产员工等,除了接送医护人员,总能神奇地对接到各种物资,从速冻食品到沐浴露,成就了汪勇在医院护士心中“哆啦A梦般能变出所有”的名气。

五四奖章|志愿者汪勇:不可思议的76天

汪勇(中)和“九枪卫楚”团队合影

被困的时候,有兄弟。

最开始汪勇也有脾气,“我在跟一家大公司沟通时,姿态就很高,觉得我们几个志愿者累死累活,做了这么多事情,你们为什么就不能帮帮?还有一次,事情没处理好,我气愤到脸红……”有位方钟钦大哥,开着家“潮粤香”海鲜酒楼,从1月26日就每天免费给医院提供上千份餐食,劝这位小兄弟,“疫情之下,要时刻冷静地知道,怎么做对的事情,有益的事情”。

“困难就在那里,你只是愤怒指责,就永远找不到出口。”之后的汪勇顾不上沮丧难过,“因为只有冷静判断、采取行动,才能解决问题”。

低谷的时候,有同伴。

2月7日,因疫情严峻,汪勇花了两天时间筹备的餐厅被通知停业。他又联系上Today便利店(武汉连锁便利店品牌),打动了这家店的负责人汪蕾,对方愿意提供三四百份餐食给金银潭医护人员和滴滴司机志愿者。

“为了搞到米饭,汪勇想尽办法。”汪蕾说,“金银潭医院距离Today工厂三四十公里,开车来回需要一个半小时。汪勇依靠的,只是自认不错的身体,还有那辆既送人又拉物资的车。”

不久,Today便利店的仓库也被通知要关门。汪勇在半天内,找到了能提供1.5万份方便面的供应商,然后与武湖街道办事处沟通申请,终于拿到了Today后补手续的复工令。

“武汉有段时间非常困难,而我一个人能力有限,所以我不停地在找人,一起解决问题。花果山老板说一仓库水果都给你了,鱼行老板说这些鱼你要都拿去……正是这么多人挺身而出,齐心协力,才能爬坡过坎。越是帮人,我越是得到了更多人的帮助。”

武汉封城76天,汪勇的微信好友从不到200人,滚雪球一样增加到3000人。他时常觉得那像一场梦,“我是不是真的做了这么多事情?就像打游戏,到了一个关键点就出来一个大怪兽,但幸运的是,总有人一起和我打怪。”

很多人感谢在最困难的时候遇见他,而汪勇也感谢自己背后的人。

正月初一免费送医护人员去上班,是汪勇第一天当志愿者。

“我那时不清楚什么是志愿者,只知道待在家里,今后一定会后悔。后来在各种群里,对接了十多个志愿者团队,只要提要求,他们就去想办法满足,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功成身退……我才理解有一批人,当国家有难,当社会需要,会不顾个人安危,不计得失,不论功名,默默奉献自己。这个名字,就是志愿者。”


《新闻联播》2月24日报道了汪勇的故事

一滴水的心里,从此澎湃着江海

2月21日,汪勇被顺丰跨等级提拔为武汉硚口分部经理,2月底从仓库搬回家。如今他正带领团队,对接东西湖区姑李社区。顺丰旗下的基金会,将承担起这个社区数十位孤残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回首最初的起点,正是1月25日凌晨,滴水成冰。汪勇蹑手蹑脚离开家门之前,偷偷拍了张家门的照片。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也许回不来……我爱这个家,深爱着家里的所有人,但关门后没回头看一眼,知道只能全力以赴,才能不辜负抛下的家人。”

汪勇从那天起睡在仓库里,跟家人每天编故事,不敢说实话。因为太忙,只有深夜12点半到凌晨1点,他才能回复妻子的信息。看到视频里两岁多的女儿想爸爸,亲他的照片,他忍住泪,想着清晨五六点就要出工。

五四奖章|志愿者汪勇:不可思议的76天

汪勇和他深爱的女儿

有一次,汪勇送了袋菜回家,不敢进单元门。妻子在楼下问他:“你真要离我这么远吗……我看到你就想哭……”他的微信头像就是妻子和女儿的合影,见面却说不出甜蜜的话,电话还在不断响起,他只能匆匆离去。

“我对家人是不负责任的,这点我很愧疚。”

为医生买眼药水、紫光灯,冬天买棉拖鞋,春天买护士鞋,下雨天送雨伞,这个细心的男人,当时却是完全顾不上家的。

有一段时间,医生的手机被消毒水弄坏得特别多,汪勇就去找人修,修不好的,就自掏腰包买给他们。他跟记者说得理所当然:“哪能要钱?医护人员发红包,我一个都不收。他一个人来武汉,后面是一个家庭。这是他们每天要跟家人报平安的手机。没有手机,不报平安,那他家人不是要乱了吗?”

还有一次,凌晨两点,有位医生向他求救,说是自己的父亲病了,希望用车,却终是无处可去。老人常去的医院,都被征用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因病情延误不治,老人最后不幸离世。

“最危难的时候,他们是为武汉牺牲的那批人……劫后余生的我们,要对逝者表示尊重,就要思考生命的意义,做有意义的事情。”

正因为很爱家人,汪勇当时才选择离家护城,并告诉记者,那时他和身边的兄弟,已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虽然我身体不错,还年轻,但是事事没绝对。一开始就要考虑好,对家人、老婆负责。我们没写遗书,但把所有的银行卡号、支付宝账号,还有保险,都记下来,发个朋友圈,仅自己可见。如果真不行了,就把微信密码告知亲人。”

被《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之后,汪勇几乎每天都能收到中小学生的信件。有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让他妈妈找到了汪勇,捐出了所有的压岁钱,“为武汉加油”。

谈到这里,汪勇笑了:“我也很惊讶,居然有这么多小孩子在关注我。当下的‘00后’真是了不起,我曾经担心孩子们会被游戏占据了,但在这次疫情里,我看到孩子们也是一腔热血。”

孩子们给汪勇留言的,他都会单独回复。

“我希望能给孩子们心里种下一颗种子。长大了我有能力,不管是身边人,还是国家有危难,一定要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疫情末期,我比较注重自己的羽毛,就是因为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关注我,给我写信。我平常比较大大咧咧,不那么注重细节,是结果导向。现在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要经得起推敲,不能让人看到瑕疵。”

4月15日,湖北工业大学举办2020年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汪勇受邀,在直播里与大学生们互动交流,“从大学校园走进社会时,不要浮躁、不要害怕、不要彷徨,只需找到自己内心真正最重要的东西,向着目标努力前进。”

面对公众发言,汪勇并不紧张,说自己大专毕业,没有什么好口才,只是如实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习重要,道德和担当也重要。我希望能传递更多正能量”。

这几个月,汪勇的心变大了,装着那么多几个月前还很陌生、如今如同亲人的人。共同的情感,在彼此心头流淌,仿佛一滴水融合了另一滴,溪汇成了江海。

这滴水,不只是快递员、滴滴司机,还有他看见的每个人——

送走了亲人,擦干眼泪继续上前线的医生。

披星戴月,不辞辛苦送来5吨蔬菜的退伍老兵。

无人过问,仍日复一日埋头工作的清洁工人。

小区封锁时,挨家挨户每日送餐的网格员。

雨雪交加里,守在高速公路铺一身雪的警察。

下了夜班,为滞留武汉睡在地下通道的人送去新棉衣的公务员……

他们都是面对无助的流浪的眼睛,就会采取行动的人。

他们都有一个名字,中国人。

你为我,我为他,国就成了家——就这样,在14亿人的守望相助里,900万武汉人撑过了76个封城的日子,而一滴水的心里,从此澎湃着江海。

汪勇仍珍藏着那张出门前的照片,再次归来,他更爱家。


人民日报新媒体微视频《平凡英雄》。正是有汪勇这样无数的平凡人,才复苏了2020年的春天

监制:皮钧终审:蔺玉红审校:陈敏 刘晓责编:tamak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