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扯下歐美“自由”大旗,也讓我們要更堅定地做一件事

截止2020年4月17日,海外新冠肺炎患者累計確診2099650例,現有確診1474876例,死亡142211人。美國累計確診677570,死亡34617人;西班牙累計確診184948,死亡19315人;意大利累計確診168941,死亡22170人;德國累計確診138415例,死亡4107人。

疫情扯下歐美“自由”大旗,也讓我們要更堅定地做一件事

一邊是海外疫情形勢日益嚴峻,一邊是國內疫情防控形勢進一步向好,復工復產有序推進。此消彼長,對比下,我們不禁要問,為何以美為首的西方國家在疫情防控上如此力不從心、甚至消極應對?

答案是傲慢和自由。美國年輕人對待新冠病毒的態度是這樣的:

疫情扯下歐美“自由”大旗,也讓我們要更堅定地做一件事


疫情扯下歐美“自由”大旗,也讓我們要更堅定地做一件事


疫情扯下歐美“自由”大旗,也讓我們要更堅定地做一件事


疫情扯下歐美“自由”大旗,也讓我們要更堅定地做一件事

美國政府對待疫情的態度是這樣的:

疫情扯下歐美“自由”大旗,也讓我們要更堅定地做一件事


疫情扯下歐美“自由”大旗,也讓我們要更堅定地做一件事


疫情扯下歐美“自由”大旗,也讓我們要更堅定地做一件事

國情與文化的不同造成了歐美國家疫情防控的困局。疫情扯下西方“民主自由”大旗,讓人驚醒:所謂“民主自由”,更像是一場普世的洗腦營銷。這種營銷讓他們的人民深信不疑,甚至也影響了我們中的一些人。有人變得渴望西方式“民主自由”,得了“軟骨病”、變得文化不自信。

疫情期間,回國隔離要喝礦泉水的留學生,高呼“人權”,態度驕橫。

疫情扯下歐美“自由”大旗,也讓我們要更堅定地做一件事

歸國華人機場質疑:“我歐洲回來的就這待遇?”,言語間自覺高人一等。

疫情扯下歐美“自由”大旗,也讓我們要更堅定地做一件事

早些年,一些專家提出要改變“龍”的形象 ,只因“龍”在西方人看來“富有攻擊性;熱衷於拿“奧斯卡”、拿“諾貝爾文學獎”,尋求西方價值觀認同;開發商給小區取“洋名字”:曼哈頓、天慶萊茵小鎮、威尼斯;移民人數不斷增長,有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移民輸出國,移民數量達到1100萬。這些,都是“文化不自信”的一些表現。

“文化不自信”並非只來源於西方價值觀的洗腦營銷,更來源於近代屈辱歷史和現代西方文明主導的世界格局。但經此疫情,我們更應相信民族復興終會來臨。“風物長宜放眼量”,不以一時成敗論英雄。5000年來,中華民族一直屹立不倒,領先世界幾千年。近代的失敗與落後,教訓雖深刻,不代表歷史長跑抵達終點。我們要學習西方文化精髓,卻不能弄丟最基本的“文化自信”。此次疫情不就很好地證明了我們文化與制度的優勢嗎?

要“文化自信”,首先要做好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保護。好在國家已開始重視這些。新版語文教材已大幅增加古文古詩詞比例;在非典和新冠肺炎疫情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中醫被列入中小學教材;城市街道常能看見穿漢服的俊男靚女。

其次,要吸收世界文化精華,不斷豐富傳統文化內涵。“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文化自信”不等於排外,恰恰相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一直強調開放與包容。現在很多人抵制“洋節”,這反而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現。過“洋節”不僅可以擴大內需、促進消費,也可以加強文化交流,不應一味抵制。

最後,要培養民族創造力。“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惟進取也故日新。”只有不斷進取創造,民族才有旺盛生命力,人類歷史亦是在創造中不斷前進與發展。學會用火,才有人類今天的文明;有了工業革命,社會生產力才不斷提高......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文化自信”該是每個中國人都要做到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