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又出現了一個“後母戊鼎”了呢?

寫於2020.3.25


怎麼又出現了一個“後母戊鼎”了呢?

事情是這樣的,偶然間看到一個介紹商朝祭祀用的大鼎:“後母戊鼎”。突然想起:這個和我以前學的不一樣啊,我隱約記得以前課本中講的是“司母戊鼎”。就是那個商朝用的很大很重的鼎。怎麼這兒又出現了一個“後母戊鼎”了呢?

問題出現了。

那怎麼辦?上網查吧!

一查就有了新發現。原來,商朝人寫字的習慣和今天的我們有很大不同。那個時候寫字不像現在“從左至右”那樣工整,那會兒寫字是不分左右方向的。什麼意思呢?就是一個字正著寫、反著寫都是可以的,而且還是指代同一個字。比如,字母P和字母q,按商朝的書寫習慣,當時就認為是同一個字。是不是很意外?!

那麼,我們再來看“司”和“後”字。你發現沒有,這個“司”字實際上就是“後”字的翻邊,所以他們兩個實際上指代同一個字。

再深入瞭解後,關於這個大鼎,是叫“司母戊鼎”還是“後母戊鼎”的爭議原來一直存在。1946年開始,官方採用的多是“司母戊鼎”,直到2011年,國家博物館又採用了“後母戊鼎”的叫法。但是,因為這個歷史實在沒法考證,所以爭議仍在,兩種叫法也都存在。

瞭解了這段從“司母戊鼎”改名為“後母戊鼎”的歷史後,就解釋了我心中的疑慮,印象中學的“司母戊鼎”是當時官方定下來的,現在看到的“後母戊鼎”也是官方重新定下來的,兩者其實不矛盾,都是指代同一個東西,只是改了個名而已。

那麼,這件小事給我的啟發是什麼呢?

我的體會是:不要輕視任何一個問題,問題是發現新知的源泉

你看,“為什麼蘋果是從高處落到低處?”這個問題使人發現了萬有引力。“為什麼輪船在大海中朝一個方向行駛能夠回到原點?”這個問題證明了地球是圓的。“為什麼油是浮在水面上的?”這個問題使人瞭解到油的密度比水要輕。“為什麼社會要革命?”這個問題使人解生產關係不適應生產力要求時,就會發生社會革命,等等。對於“後母戊鼎”的疑慮,我也是從一個小問題出發,通過上網查閱,瞭解到了一個我以前不知道的新知。

關於“問題是發現新知的源泉”,你怎麼看呢?

你有過這樣的體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