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治療有了新選擇,像管理慢性病一樣將晚期前列腺癌管理起來

近年來,前列腺癌發病率在我國不斷地上升,從2008年開始,已經成為中國男性最常見的泌尿生殖系統腫瘤。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泌尿外科主任醫師陳軍教授介紹,2019年浙江省的流行病學的調查數據顯示,惡性腫瘤的發病率是473/10萬,男性高於女性,其中前列腺癌發病率位居男性腫瘤的第4位、男性泌尿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的第一位。

前列腺癌治療有了新選擇,像管理慢性病一樣將晚期前列腺癌管理起來

到目前為止,浙江省的前列腺癌的總人數大約是3.6萬人,佔男性人口的1.2%。其中晚期的前列腺癌患者數量是1.26萬,佔男性腫瘤患者人數的35%。

前列腺癌發病率的升高,除了因為人們逐漸轉向“西方化”高脂高蛋白的飲食習慣,也有著人口老齡化以及前列腺癌篩查的普及等因素。

前列腺癌治療有了新選擇,像管理慢性病一樣將晚期前列腺癌管理起來

“沉默的殺手”在早篩中顯形

前列腺癌常被形容為“沉默的殺手”,因為其發病隱匿,早期難以發現。國外由於前列腺癌早篩的普及,大部分患者可以儘早治療,預後較好,但是中國大部分患者發現時已經是前列腺癌晚期,甚至其中一半多的患者出現了骨轉移,生活質量極差。

近年來,不少企事業單位、社區等已經將前列腺癌的腫瘤指標——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的檢查納入日常體檢中,使得越來越多的患者通過體檢發現了早期前列腺癌。對於癌症來說,早期診斷就意味著爭取了更多的治療時間和治療選擇。

前列腺癌初期篩查項目包括直腸指檢(DRE)和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查,其中PSA現已在國內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陳軍教授表示:“在北上廣的一項研究中,我國經確診的前列腺癌患者中大概50%存在著遠處轉移,病灶轉移到了骨骼或者是腹腔臟器。前列腺癌的臨床表現很不典型,與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症等等有些症狀是相似的,甚至可以毫無症狀。最準確的篩查要根據直腸指檢、PSA檢測以及影像學檢查來綜合評估。目前,國內的專家共識是50歲以上的男性要常規做PSA檢查和直腸指檢,對於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人群應該從45歲就開始定期複查。”

不同階段的前列腺癌有不同治療方法

前列腺癌相對其他癌症比較特殊,腫瘤細胞的生長依賴於體內的雄激素,因此內分泌治療作為前列腺癌的經典藥物治療手段療效突出。根據前列腺癌的疾病進展程度和對內分泌治療的敏感程度,前列腺癌可分為侷限性前列腺癌,轉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和非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

陳軍教授介紹:“治療侷限性前列腺癌,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早期前列腺癌,除了傳統的開放手術,也可以通過微創手術如腹腔鏡或機器人切除前列腺。而對於轉移性前列腺癌,又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對內分泌治療敏感的,還有一類是對內分泌治療不敏感的。對這些轉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我們會根據指南的推薦,用內分泌藥物或新型內分泌藥物治療,使患者獲得更長的生存期。如果疾病進入了去勢抵抗階段,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用新型的內分泌治療。”

陳軍教授補充道:“目前如阿比特龍等新型內分泌治療藥物已經在臨床中廣泛使用,我想未來如果可以將更多的新型內分泌治療藥物納入到醫保範疇,比如說阿帕他胺,或者研發出更多高效經濟的新型藥物,可以惠及到更多的前列腺癌患者。”

晚期前列腺癌並不意味著等待死亡

前列腺癌的早期治療,是實現治療獲益最大化的關鍵。如果有更多患者能夠在早期發現前列腺癌,通過規範化治療,可以進行長期管理甚至根治。而前列腺癌晚期階段的治療,目標是在延長生存期的前提下,儘量提高生活質量。

“臨床中,不少患者一聽到‘晚期’兩個字,就認為自己沒希望了,只能等待死亡了。實際上,晚期患者如果能夠配合醫生,採取合理的治療,依然能在擁有較好生活質量的前提下延長生命。”陳軍教授分享了一位患者的故事,“我曾經診治一名癱瘓了十幾年的病人,79歲左右。通過血液檢測出PSA異常後,再進一步診斷,發現是晚期前列腺癌轉移到脊柱,壓迫神經以後引起的癱瘓。我們根據他的病情,為他制定了相應的治療方案,6個月以後,不僅控制了腫瘤的進展,甚至讓腫瘤縮小了,患者又能重新站了起來,提高了生活質量。”

“這個病例很好地說明了,只要積極治療,晚期前列腺癌並不意味著等待死亡。所以前列腺癌的患者要聽從專科醫生的治療建議,不害怕、不輕視、不盲從、不放棄,長期隨訪,科學治療,像管理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慢病一樣,將晚期前列腺癌管理起來。”陳軍教授說。

前列腺癌治療有了新選擇,像管理慢性病一樣將晚期前列腺癌管理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