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腫瘤聞風喪膽的抗癌力竟藏在體內,召集最強免疫軍團對抗實體瘤

2013年《科學》雜誌評出的年度十大科學突破排行榜中,免疫治療居於榜首。近年來,免疫治療一直都是國內外腫瘤治療研究領域的火爆熱點,可以稱之為革命性的突破。


癌症的免疫療法可以使患者自身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症。每種類型的癌症不相同,每個患者又都是獨特的,癌症治療如何做到專門針對一個人呢?醫學研究者們對此進行了大量的臨床試驗發現,可以採用過繼性細胞療法或細胞免疫療法(使用患者T細胞)來對抗特定的癌症。


其中,過繼性細胞療法,也稱為細胞免疫療法,是免疫治療的一種,通過直接分離我們自己的免疫細胞並簡單地擴展其數量,或者對我們的免疫細胞進行基因改造(通過基因療法)以增強其抗癌能力。全球醫療界對過繼性細胞免疫療法的新研究、新突破、新認識,也使其身份逐漸從“非主流療法”向“標準療法的輔助療法”過渡。


讓腫瘤聞風喪膽的抗癌力竟藏在體內,召集最強免疫軍團對抗實體瘤

今天小編重點講解下目前國際上取得重大研究進展的四類過繼性細胞療法。


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療法

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治療

自然殺手(NK)細胞療法

工程T細胞受體(TCR)治療


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療法

要說近年來最火的癌症療法,免疫療法中的CAR-T絕對是焦點之一。

尤其是在血液腫瘤方面,FDA在2017年先後批准了全球僅有的兩個CAR-T細胞療法商業產品:諾華的Kymriah(淋巴瘤)與吉利德的Yescarta(白血病),可謂是徹底地改變了癌症治療的格局。


讓腫瘤聞風喪膽的抗癌力竟藏在體內,召集最強免疫軍團對抗實體瘤


但是關於CAR-T治療實體瘤的研究卻十分有限,針對這一亟待解決的難題,國內外醫學研究者們針對CAR-T進行了多種改造,用來治療多種實體腫瘤。


實體瘤


抗癌有效率達72%,CAR-T技術打破實體瘤壁壘

在2019年的美國癌症研究學會(AACR)年會上,一款靶向間皮素的新型CAR-T細胞技術,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其療效數據可謂是讓人眼前一亮。這項名為LcasM28z的CAR-T細胞療法傾注了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胸外科副主任Prasad Adusumilli研究團隊的心血。

【研究背景】

這項臨床試驗共納入21例既往經其他治療均失敗的復發難治的間皮素表達陽性的晚期實體瘤患者,其中包括晚期惡性間皮瘤19例,晚期肺癌1例,晚期乳腺癌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LcasM28z聯合PD-1抗體治療。

LcasM28z是由Adusumilli及其團隊利用第二代激活CD28全人類間皮素CAR T細胞加以Icaspase-9安全基因所研製而來。而且絕大多數患者在CAR-T治療前接受過大劑量化療清髓預處理。需要注意的是,此操作必須在非常有經驗的頂尖大醫院進行,需要高度預防感染。

【研究成果】

接受治療38周後,21例患者中有13例的外周血中依然可以檢測到持續存在的CAR-T細胞。有11例患者順利完成CAR-T注射及至少3個療程的PD-1治療。經過至少3個月的隨訪,11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腫瘤明顯縮小,甚至包括2例患者PET-CT提示腫瘤完全消失,總體緩解率高達72%。


晚期肝癌也有救!中國人專屬的CAR-T臨床試驗,再現曙光!


小編在5月13日的《China Daily(中國日報網)》上獲悉另外一則令人震撼人心的消息,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腫瘤介入科科主任翟博教授團隊等共同完成相關研究,率先聚焦CAR-T細胞治療的安全性研究。以GPC3為靶點的CAR-T細胞治療晚期肝細胞癌(HCC)的I期臨床研究結果“面世”: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獲得了令人期待的結果。


在兩項前瞻性I期研究中,患有晚期GPC3 + HCC的成年患者(Child-Pugh A)在環磷酰胺和氟達拉濱誘導的淋巴清除後接受了自體CAR-GPC3 T細胞療法。

截止到2019年7月24日,共有13例患者接受了中位值為19.9×108的CAR-GPC3 T細胞。所有患者均為GPC3陽性,均接受過手術治療、局部治療或全身性的系統治療,都攜帶乙型肝炎病毒(HBV)。


其中有2例患者獲得部分緩解(PR),所有患者6個月、1年和3年的生存率分別為50.3%、42.0%和10.5%,中位生存時間(OS)為278天(39.7周)。


血液腫瘤

93%完全緩解患者未復發,雙靶向CAR-T療效過硬

AUTO3是一款雙重CAR-T細胞產品,相較於血液腫瘤的腫瘤細胞中國的祖傳靶點——CD19,此款產品還兼具CD22。


通過同時靶向兩種B細胞抗原,AUTO3被設計成可最大程度減少B細胞惡性腫瘤患者因單一抗原丟失而引起的復發。

讓腫瘤聞風喪膽的抗癌力竟藏在體內,召集最強免疫軍團對抗實體瘤

圖片來源:autolus


數據截止到2020年8月13日,此研究中有35例複發性/難治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接受AUTO3輸注,以評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35例患者中,可評估的有30例,客觀緩解率為68%,完全緩解率為54%;在第一天接受pembrolizumab(派姆單抗)預處理(RP2D)的隊列中(N=20),客觀緩解率為71%,完全緩解率為64%。


專家表示:“與獲得批准的CD19 CAR-T相比,AUTO3具有更優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並且到目前為止,完全緩解的效果也很持久。在中位隨訪為6個月的所有劑量隊列中,達到完全緩解的患者中有93%未復發。


從療效上來看,AUTO3與Yescarta、Kymriah這兩款已經上市的CAR-T細胞的完全緩解率相差無幾但是在安全性方面更勝一籌,AUTO3的耐受性良好,沒有≥3級的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徵(CRS),神經毒性(NT)發生率較低。


除了上述報道的國際CAR-T突破性臨床研究外,目前國內正在積極開展實體瘤的CAR-T臨床研究。若想了解更多關於CAR-T療法的國內外前沿研究,請持續關注無癌家園。


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治療

TILs療法,簡單點講就是將手術切除的腫瘤組織中的淋巴細胞分離純化,挑選出其中能特異性抗癌的淋巴細胞,擴增活化後回輸。這類療法擁有30多年的歷史,最早用於惡性黑色素瘤,近年來在宮頸癌、肺癌等多種實體瘤中都給出了不俗的數據。


開啟長生存期,TIL療法給PD-1耐藥NSCLC患者帶來曙光

近些年來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的發展,讓發病率和死亡率居於首位的肺癌日漸趨於慢病化。尤其是在PD-1發生耐藥後,很多患者通常覺得恐慌和害怕。


在今年舉行的AACR會議上,一項由美國知名癌症中心莫菲特癌症研究中心(H. Lee Moffitt )開展的基於TIL細胞治療的Ⅰ期臨床結果公佈:


這項試驗共有32名患者參加,最終有16名患者接受TILS治療,其中12名患者可以評估。在平均隨訪1.4年時,3名患者病情緩解,其中兩名完全患者,並且已超過一年。另一名患者的緩解即將得到確認。



讓腫瘤聞風喪膽的抗癌力竟藏在體內,召集最強免疫軍團對抗實體瘤

大部分患者在接受TILs治療後,腫瘤病灶都有所縮小,在接受治療後的第一次CT掃描時,腫瘤病灶直徑平均縮小38%!

因此,在PD-1治療後,TILs療法仍具有令晚期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達到持久緩解的能力,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期待這款療法能加大研究,早日獲批上市,為晚期患者的生命持續續航!


DCR達89%!晚期宮頸癌LN-145療法獲FDA突破性療法稱號!

2019年6月,FDA批准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治療方法LN-145為突破性的治療指定,這是用於實體瘤的細胞免疫療法首次獲此殊榮,相信距離上市也僅是時間問題,一旦FDA批准,這將是首款用於實體瘤的細胞免疫療法,將給癌症患者帶來巨大的生存獲益。


FDA此次授予是基於正在進行的第二階段innovaTIL-04(C-145-04)積極的試驗的數據,摘要數據顯示,晚期宮頸癌患者的TIL治療總體反應率(ORR)為44%。

在2019年2月4日的數據截止時,有27名可評估的患者。

  結果顯示:

  1、44%(12名)的患者有效果,包括1名完全應答,9名部分應答和2個未確認的部分應答;

  2、疾病控制率為89%;

  3、中位隨訪時間為3.5個月,12例患者中有11例持續應答;

  4、沒有任何嚴重的副作用發生。

  5、疾病控制率89%!首個迎戰實體瘤的細胞免疫療法獲FDA突破性療法稱號!


讓腫瘤聞風喪膽的抗癌力竟藏在體內,召集最強免疫軍團對抗實體瘤

目前,這款新型的免疫療法暫未上市,但在全球範圍內開展了多項針對各類實體腫瘤(非小細胞肺癌、結直腸癌、卵巢癌、黑色素瘤...)的臨床研究,若想了解更多請持續關注無癌家園網站。


讓腫瘤聞風喪膽的抗癌力竟藏在體內,召集最強免疫軍團對抗實體瘤


自然殺手(NK)細胞療法

與其他抗癌免疫細胞相比,如細胞毒性T細胞或樹突狀細胞,NK細胞殺滅腫瘤和病毒感染細胞的作用更強、更有效。它的激活不依賴於腫瘤細胞表面抗原,也不需要像T細胞一樣,要經過免疫系統的抗原辨識反應才確定“攻擊”目標。NK細胞遊弋在全身血管行使免疫監視功能,它能在第一時間發現並啟動免疫防禦功能,迅速殺死病變、癌變的細胞,因此被醫學界公認為抗癌第一道防線。


高度活化的NK細胞用於晚期肺癌,療效安全兼顧

一項發表於《Onco Targets Ther》雜誌上的臨床研究,主要目的旨在探討高度活化的NK(HANK)細胞免疫療法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療效。


讓腫瘤聞風喪膽的抗癌力竟藏在體內,召集最強免疫軍團對抗實體瘤

研究學者們招募了13例III~IV期肺癌的患者,從患者中分離出供體外周血單核細胞,並擴增NK細胞,在培養12天后,收集細胞並再第13~15天採取靜脈輸注。入組的患者接受至少1個療程(每個療程包括3次輸液。每次輸液時間為30分鐘內)。每月接受的治療療程不超過3個。每次輸注3次的療程在3天內連續進行。


結果令人滿意,經過3個月的隨訪,所有患者不僅未觀察到副作用,根據RECIST指南,有11例患者(84.6%)為疾病穩定,2例患者(15.4%)疾病進展。此外,治療後IFN-γ(γ-干擾素)水平顯著升高,CEA(癌胚抗原)水平顯著下降。接受NK細胞治療的患者的總體免疫功能保持穩定。


無癌家園專家總結此研究為首次描述NK細胞治療晚期肺癌療效的研究。這些臨床觀察表明,NK細胞對於晚期肺癌治療是安全有效的。


經過幾十年的臨床研究,世界上已經實現了既增強了NK細胞活性,又成功增加了NK細胞的數量,完成了NK細胞回輸體內對抗癌細胞必備的兩項基本要求。目前,無論是中國、日本還是美國,NK細胞培養技術都已經非常成熟。無癌家園的臨床試驗申請平臺已經開通,國內患者可以諮詢醫學部申請參與NK細胞的臨床試驗。


工程T細胞受體(TCR)治療

對於某些不能識別出腫瘤中T細胞的患者,醫生可以採用一種稱為工程T細胞受體(TCR)治療的方法。


這種方法通過從患者身上獲取T細胞,激活和擴增這部分抗腫瘤T細胞的同時,還可以為T細胞配備新的T細胞受體,使其能夠試別特定的癌症抗原。醫生可以通過這種方法為每個患者的腫瘤和不同類型的T細胞選擇最合適的靶點進行工程改造,可以使治療個體化,併為患者提供更大的緩解希望。

讓腫瘤聞風喪膽的抗癌力竟藏在體內,召集最強免疫軍團對抗實體瘤


小編有話說

小編堅信,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細胞免疫技術和臨床藥物試驗不斷湧現,只要不放棄任何一點希望,攻克癌症指日可待!

相關文章鏈接:這個殺手不太冷——看NK細胞如何捍衛在抗癌第一線

抗癌的天生戰士,NK細胞療法有望成為免疫治療界的新寵


本文為無癌家園原創文章,轉載請授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