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願化作輕風,吹綠祖國嫩芽

我願化作輕風,吹綠祖國嫩芽

我願化作輕風,吹綠祖國嫩芽

文/楊若潭


2020年8月8日晚,我在維西迎接了15名志願者,至此,籌備了近2個月的鄉村兒童陪伴活動——“輕風計劃”終於啟程。到現在活動已經圓滿結束,我想是時候總結記錄,一是為自己覆盤,爭取下次可以辦得更好,二是為活動宣傳,讓更多人可以關注甚至參與進來。

我願化作輕風,吹綠祖國嫩芽

從捐助轉為陪伴,我為什麼要這樣做


6月中旬,因疫情隔離在家,我一直在思索可以做些什麼事。偶然間在網上刷到大涼山兒童的視頻,他們身世坎坷,生存條件仍十分艱苦。看完後我久久不能平靜,我也是來自貧困地區的孩子,我能不能為家鄉農村裡的孩子做些什麼?而後,我約上哥哥和最好的朋友,奔赴維西進行調研(雲南省的疫情已有所緩解),那時小學都已開學,我們想方設法找到四家留守兒童和孤兒,對他們進行了慰問和採訪。

兩天的實地考察不斷的震撼著我,我看到國家精準扶貧的成果,雖然只拜訪了4戶,但不同村子的4戶人家無一例外都住上了新的房子,孩子吃飽穿暖,上學也有保障,再加上村裡工作人員的講解,我籌集物資進行捐助的可行性出現了問題,第一,國家的扶貧工作已經最大程度地保障了農戶的基本物質需求,吃飽穿暖已不成問題;第二,家鄉之大,兒童數量之多,我深刻地體會到自己的力量實在是太薄弱,要真做起來,受益兒童非常有限。調研結束後我持續思考,想到這些農村孩子在物質上不缺少太多,那精神上呢?對於高半山區的孩子來說,教育資源相對匱乏,大山限制著他們的眼界,要培養一個愛好,發現一個夢想,比較困難。

經過學習和思考,鄉村兒童陪伴的想法應運而生,我對“輕風計劃”的定義是:召集一群有能力,有社會責任感的志願者,對鄉村兒童進行精神方面為主的援助,活動內容圍繞初心“為孩子的童年注入一絲光彩”進行,也許我們不能改變孩子的未來和現狀,但我們一定能給孩子充實、快樂、有意義的10天。於是,“鄉村兒童陪伴——輕風計劃”項目開始孵化。

我願化作輕風,吹綠祖國嫩芽

籌備到進行,困難從未停止發生


首先是項目準備階段,因疫情我不得不返校隔離,這意味著一切對接工作都需要在線上進行,目標村的尋找,志願者的召集,以及資金問題,每一個都讓我頭痛不已,我想重點記錄一下目標村的尋找這個問題。本以為已經確定的目標村因為基礎設施有限,我們接到村委會的通知,活動不能順利進行。可是志願者已經召集起來了,這個時候目標村卻出現了問題,無奈我只好四處詢問,尋找下一個地點,經過一個星期的尋找與對接,才終於暫定康普鄉札子村與白濟訊鄉永安村,前期的資金籌集,目的地尋找,志願者備課基本在8月初完成。

其次是活動開始前的一星期,我提前回到維西進行準備工作。這個階段困難最多。拋開志願者的食宿和孩子的中午飯不說,村委會多次反映,經過他們的大力宣傳,願意報名參加活動的家庭還是寥寥無幾。沒有作為活動主體的孩子,我們的活動直接沒有了意義。萬幸的是,我們對接到了白濟訊鄉中心完小,得到了學校的大力支持,經過班主任的不斷宣傳,最終僅永安村報名的人數將近70人,在札子村有50人左右,我在縣城和村子之間的不斷往返,最終付出得到了回報。

活動進行時,志願者們也遇到了眾多困難,比較集中的是孩子的安全問題和孩子和學齡前兒童佔總人數近3分之1,準備的課程難以開展,我們不得不每天輪班帶這些孩子。另外,也出現了個別家長認為孩子到學校裡玩耍,學不到什麼東西;一開始上性教育課程時孩子抱著玩的心態,甚至是牴觸這門課程。好在志願者頂住了壓力,針對問題克服了困難,讓活動順利進行下去。我在活動開始前夕就和志願者強調,我們一定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是困難的出現,才說明活動在順利進行。

我願化作輕風,吹綠祖國嫩芽

輕風計劃的結束的一天


8月19日早上9點,小雨,志願者到校門口迎接孩子們,開啟全新的一天,雖然歡笑依舊,但大家都知道,今天是離別的日子。因為知道孩子們喜歡畫畫課,老師們準備了一節特別的課——畫出心中最美的老師,本以為孩子們只會選擇畫出一位最喜歡的老師,誰承想,每一位老師的面孔都出現在孩子的畫紙上。甚至沒有任何繪畫功底的學齡前兒童也動手畫著自己心中最美的老師。

婷婷是老師的記憶中一位很“叛逆”的學生,老師們剛來到這裡時,她每天都哭喪著臉,一副不開心的樣子,老師都以為她是不喜歡這次活動,但在離別的這天,她偷偷跑到講臺上告訴老師:“老師,您知道我為什麼一直不笑嗎,是因為我覺得你們太好了,我以為如果我一直不笑,你們就會留下來多陪我幾天。”孩子的袒露總是單純且真摯的,簡單的話語透露著無限的留戀。

課下,孩子們把寫給老師的話交到老師的手裡,女老師們不忍打開信封,害怕抑制不住淚水,影響接下來的教學。一向準時下課李一山老師在這天中午卻拖了堂,因為歷史課還剩下最後一點內容,志願者就是這樣想在十天的把所有準備的東西全都教給孩子,但遺憾總是不可避免。

午休過後,老師把兩個班的孩子召集起來進行最後的彙報演出,孩子們將課本劇、舞蹈還有歌曲以他們最好的狀態展現了出來,但他們學到的不止這些。

最後一節夢想課堂,孩子們暢所欲言,大聲說出了自己的夢想,老師們輪流上臺發言,做最後的道別,他們都會記得這十天的相互陪伴。

初見時,孩子們是羞澀的;相熟時,孩子們是熱情的;離別時,孩子的眼淚是真誠的。


我願化作輕風,吹綠祖國嫩芽

我願化作輕風,吹綠祖國嫩芽


“在輕風的此次活動中我收穫了維西一路的美景,收穫了和孩子、志願者之間的友誼,收穫了孩子們因學到技能和知識而自信滿足的笑,收穫了兒童最純真的善意與感謝,並提高了自身綜合素質與教學水平。”

——志願者李佳麗


我願化作輕風,吹綠祖國嫩芽


“謝謝孩子們帶著我再次回到童年,我的童年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了,而你們的童年遠比我的童年經歷和成熟更多。”

——志願者李一山


我願化作輕風,吹綠祖國嫩芽


“希望可以在每個想得起的當下,回憶起和隊員們相處的點點滴滴。把握認真教導孩子們的機會,捕獲孩子們一張張純真的笑臉。”

——志願者吳沁洋


我願化作輕風,吹綠祖國嫩芽


對於我來說,一是讓我學會如何去和孩子相處,孩子帶我進入他們的世界,我才真正理解什麼是“同理心;二是孩子們的笑容和離別的眼淚,讓我感到這兩個月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志願者楊若潭

我願化作輕風,吹綠祖國嫩芽


我的感恩與期望


以我個人的力量是絕對無法讓活動順利進行的,需要感謝的太多,我在此一併謝過。

首先感謝可愛的孩子和我優秀的志願者們,是你們的真誠和努力讓項目開花結果;我要感謝迪慶州人大副主席陳俊明同志,在您的支持和宣傳下,我們才能和維西縣教育局、永安村委會、白濟訊中心完小杵打分校取得聯繫;我要感謝札子村委會、永安村委會和杵打分校,杵打分校為活動的志願者們提供了教師公寓、食堂和教室,康普鄉札子村也提供村委會的場地用於教學活動的開展,為活動開展提供了重要的硬件支持;我要感謝維西團縣委、碧羅雪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雲南有限公司維西分公司等政府機構、愛心企業的幫助和支持,他們不僅提供了所有參與的學生一頓午餐,還為所有學生購買了保險。最後感謝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支持。

感謝您的耐心閱讀,下一次活動,輕風計劃提升將至5個陪伴點,志願者需求在25-30人之間,資金需求也隨之提高,我們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參與,如果您是志願者,我們會在正值青春年華的這幾年,把所有的真誠奉獻給家鄉的孩子和土地;如果您是資助者,我們會把您的溫柔帶給孩子。

我願化作輕風,吹綠祖國嫩芽

(所有照片均已獲得授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