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連長,我們看你來了”楊根思犧牲紀念日,泰興來了一群抗美援朝老兵

11月29日,泰興楊根思烈士陵園,天地靜默,松柏肅穆。

70年前的今天,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連長楊根思率領3排堅守小高嶺陣地,連續打退敵人8次猛烈進攻後,抱起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留下了“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錚錚誓言。

“老連長,我們看你來了”楊根思犧牲紀念日,泰興來了一群抗美援朝老兵

楊根思雕像

江蘇省委宣傳部,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泰州、泰興兩級政府的領導,以及遼寧省丹東市抗美援朝紀念館負責人,楊根思連所在部隊、楊根思烈士戰友及泰興籍抗美援朝老兵參加祭掃緬懷活動。

“老連長,我看你來了”

今年90歲的楊德盛,70年前與楊根思共在一個連隊。楊根思家在泰興,楊德盛來自泰縣(現姜堰),兩地相隔數十公里,兩人在部隊多了幾分親近。

儘管步伐緩慢,但楊德盛精神矍鑠,一路與人不停地交流。在楊根思烈士衣冠冢前,楊德盛手持黃色的菊花,對著墓碑輕輕喚道:“老連長,我看你來了,感謝你當年在部隊對我的照顧,還要麻煩您幫我找到王大群。”

“老連長,我們看你來了”楊根思犧牲紀念日,泰興來了一群抗美援朝老兵

老兵們在楊根思墓前鞠躬

楊德盛口中的王大群,是興化人,70年前也在楊根思連隊。由於老鄉關係,三人當年經常在一起,並多次約定:“在戰爭中,如果我們當中誰犧牲了,活著的人回家鄉時,要去看望犧牲戰友的家人。”

楊德盛清楚記得70年前的那次戰鬥,當時他堅守的陣地距離楊根思只有100米,在聽到楊根思所在陣地一聲巨響後,他也負了傷,是王大群將他背下了陣地。在黑龍江治療三個多月後,楊德盛又重新回到朝鮮,回到原部隊。

1957年11月29日,楊德盛妻子生產,當天正好是楊根思犧牲的日子,為紀念老連長,楊德盛給兒子取名楊根寶。楊德盛告訴記者,從1952年起,他已經9次到泰興“看”老連長。陵園一次一個樣,他感覺很欣慰。

讓楊德盛遺憾的是,數十年來,他一直在尋找王大群的音訊,但都沒有結果。“多想和他一起來看看老連長。”

“捐贈炮彈,讓後人不忘歷史”

在當天緬懷紀念活動現場,來自上海的抗美援朝老兵劉石安,與楊德盛緊緊抱在一起。在楊思根墓前,劉石安泣不成聲。

“老連長,我們看你來了”楊根思犧牲紀念日,泰興來了一群抗美援朝老兵

祭奠楊根思,老兵泣不成聲

當天,楊德盛向泰興楊根思烈士陵園捐贈了從朝鮮戰場帶回的美製迫擊炮照明彈和炸藥桶。楊德盛回憶,1951年5月份,他所在的部隊向三八線南進發,來到距離漢城近20公里的朝陽江附近,與敵人打了一場遭遇戰。

迫擊炮照明彈和炸藥桶,就是在那次戰役的戰場上撿的。之所以能將它們揹回來,還在於當時隨身攜帶的乾糧已經吃完,身上沒有更多的負累。

陪同楊德盛一同前來泰興的楊根寶告訴記者,迫擊炮照明彈和炸藥桶一直被父親珍藏在家中,與軍功章、軍服等放在一起,從不准他觸碰。捐贈給泰興楊根思烈士陵園,是父親一直的心願。“從朝鮮帶回炮彈,現在把它們放在泰興,是為了教育後代,讓他們不忘記歷史。”楊德盛說。

與捐贈炮彈一同進行的還有紀念楊根思烈士犧牲70週年個性化紀念郵票以及郵票藏冊的首發儀式。記者注意到,郵票不但有楊根思的生平照片,社會各界對英雄精神的深切緬懷,還有在“三個不相信精神”引領下,泰興百萬人民戮力同心,砥礪前行,取得的巨大成就。

“學習楊根思,為祖國富強奮鬥”

“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在採訪中,楊德盛多次提到楊根思“三個不相信精神”,後人要學習楊根思為戰勝敵人不惜粉身碎骨的精神,為祖國富強奮鬥。

80後周鵬,是土生土長的泰興根思鄉人。楊根思烈士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精神從小就在他腦海裡紮了根。從部隊退伍後,周鵬辭去某通信公司穩定的工作,回鄉創辦“景悅蘆筍種植合作社”,帶領鄉親共同致富。周鵬回憶,創業歷盡坎坷,由於技術不過關,兩次種植損失近20萬元。但一股不服輸的精神,讓他振作起來,最終獲得了成功,第二年就實現產值250多萬元,帶動數十名鄉鄰就業、增收。

“老連長,我們看你來了”楊根思犧牲紀念日,泰興來了一群抗美援朝老兵

老兵抱在一起

“’三個不相信’精神,是英雄楊根思的錚錚誓言,更是泰興精神的歷史傳承,是泰興人的血脈基因。”在紀念楊根思犧牲70週年暨弘揚新時代“三個不相信”精神座談會上,泰興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紅霞介紹,70年來,泰興人民大力弘揚“三個不相信”精神,攻堅克難、銳意進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連續19屆躋身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排名第28位。中國工業百強縣(市)排名第18位。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國柱 通訊員 張建榮 趙留峰 程鵬

校對 李海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