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趣談(七)文君相如 不過爾爾

第458篇文章

說起司馬相如和卓文君,歷來史家不免大加渲染,稱其為郎才女貌的一段風流佳話。但是事實上,根本不是那回事兒。

相如有才不假,文君有貌也是真。可兩人的相遇本就是司馬相如精心策劃的一個局。

嚴格來講,司馬相如的這個局,本不是為文君而設,碰到文君,算是撿了個漏。只是相如好色,一見文君,反把原來的計劃擱置一邊了。

相如當時窮困潦倒。無奈之下求助故人,臨卬縣令王吉。王吉古道熱腸,代為謀劃。安排他在縣裡驛館下榻,招待極為殷勤,且每日前往謁見。相如反倒擺起譜兒來,多次稱病不見。縣裡的人都覺得很稀奇,也很自然地覺得縣令大人的這位朋友一定是位貴客。而只有相如和王吉知道,這只不過是他倆做的一個局而已。他倆要捕獵的對象是一個叫卓王孫的有錢人。

有錢人的思維自然與眾不同,卓王孫一看這貴客如此得縣令青睞,立即決定宴請,心裡想著說不定還能覓得什麼商機呢。

不過相如既然是做局,戲一定要演得像。卓王孫請了幾次都沒請到,還是縣令王吉親自出面,相如才勉為所請,答應赴宴。結果到了席上,相如卻於無意之間看見了躲在屏風後面偷看的卓文君,這卓文君就是卓王孫的女兒,那時剛剛死了丈夫,回到孃家。兩人四目相對,情愫暗生。搞得相如也忘了正事,一心想勾搭文君。

歷史趣談(七)文君相如 不過爾爾

文人撩妹與常人不同,相如取出隨身所帶之古琴,彈了一首《鳳求凰》,盡述思慕之情。偏偏文君也通音律,竟聽懂了相如曲中之意。旋即於當晚親赴相如下處,先是把酒言歡、共訴衷腸,繼而同赴巫山、顛鸞倒鳳,相約私奔。

歷史趣談(七)文君相如 不過爾爾

王吉策劃之局,本是要相如入贅卓家,圖卓家之財,沒成想相如竟然見色起意,忘了原來的計劃。但朋友之間勸賭不勸色,王吉也樂得朋友抱得美人歸,因此並未多說什麼。

只可惜文君相如私奔到成都之後,所帶財物不多,沒多久便窮困潦倒。只得再回臨卬。這相如雖為文人,倒也刁滑。再次心生一計,在臨卬縣城開起了小酒館。他當酒保,文君當壚沽酒。為的,乃是喚起卓王孫的惻隱之心,從而助其錢財。果不其然,沒過多久,消息就傳到了卓王孫那裡。卓王孫不忍女兒受苦,就派人送來錢物,使其不致窮困。

歷史趣談(七)文君相如 不過爾爾

文君相如得了錢財,再回成都,又過起了逍遙快活的生活。及至後來相如的《子虛賦》為漢武帝所賞,漸漸走上仕途。相如的好色之心又起,欲納茂陵女為妾。才又上演了文君作《白頭吟》使其回心轉意的故事。

故而,文君相如本只是一段尋常的男歡女愛的故事,且相如其人生性狡黠,文君其人也不甚貞潔,奈何古來文人於才子佳人題材大為青睞,不惜筆墨肆意渲染,才有了後來人們心目中的那段佳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