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我才是那個最需要照顧的產婦,好嗎?網友:矯情!

近幾年的婆媳矛盾是越發激烈,究其原因無非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思想體系,誰也不服誰。


婆婆們說勞累了大半輩子,該好好享受生活,享受子女孝順,可兒子媳婦不依不饒,非讓她們繼續發光發熱。


媳婦們說孃家養了我二十幾年,到你家傳宗接代生兒育女,你們可不就得幫襯著我禮讓著我,讓我心情愉悅地融入新家庭。


男人娶新媳婦進門,意味著家裡多了一個人。那麼這個家庭新成員,是來分擔生活苦難的,還是來享受幸福的呢?


毫無疑問,大多數人都會說,結婚當然是為了自己後半生的幸福計,誰會那麼聖母,去一個陌生的家庭裡做老媽子?

妻子:我才是那個最需要照顧的產婦,好嗎?網友:矯情!


最近看到一個新手媽媽的求助問題:她說自己是一個三個月的產婦,老公要求她自己買菜做飯帶孩子,還順帶照看生病的婆婆。


年輕女孩憤憤不平,我才是那個需要照顧呵護的對象,好嗎?


評論區裡陣營分明,最具有代表性的,當屬絕對的婆婆派和絕對的女權至上主義者。


傳統觀念的人認為:姑娘,你既然嫁進這個家門,你就應該收拾心情,聽老公的安排,坦然面對這一切。


還有老一輩的人說,姑娘,你太矯情!想當年,我們做兒媳婦的時候,從懷孕到生產都沒有休息。做為產婦還得在冰冷刺骨的河水裡洗衣服。


新生代的女性認為:結婚又不是買定離手,為什麼不容許後悔?


婆婆在照顧兒媳的年紀,反倒要被兒媳照顧。這個女孩又做錯了什麼,要為這個家庭奉獻終身?

妻子:我才是那個最需要照顧的產婦,好嗎?網友:矯情!


問題出在哪兒了?婚後的生活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樣。


婚前,你是父母眼裡的孩子,是他們疼愛的寶貝。婚後,你是一個媽媽,是一個兒媳。身份轉換以後,你成了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成年人。


有再多地不甘,總要面對,這叫成長。


回到題主的問題,婆婆生病,渾身無力,不能幹重活。自己要做飯洗衣,照顧三個月的寶寶,身心俱疲。


她認為老公如果心疼的她話,應該給家人請保姆,而不是讓她一個人辛苦。還有,她拿婆婆和自己的親媽比較,結果是親媽付出更多。總之兩個字“虧了”。

妻子:我才是那個最需要照顧的產婦,好嗎?網友:矯情!


想起我身邊同事的故事,和她們家的情況簡直如出一轍。


男同事和女同事談了五年戀愛,感情一直很穩定。


等到談婚論嫁的時候,女孩猶豫了。因為男朋友的媽媽是一個病退在家多年的人,身體一直不好。


在痛定思痛之後,女孩最終聽了自己媽媽的意見,選擇了和男友分手,轉身嫁了一個條件好的男人。


就在所有人都罵女孩太過於現實,等著她婚姻不幸,然後看笑話的時候,男孩家先出問題了,他媽媽因為再一次發病搶救,在醫院耗了兩個月,出院後神志不清,生活不能自理。


人們總是願意在事實面前閉上嘴巴。女孩嫁的男人對她很好,會接她下班,還會給她買花。女孩兒總是衣著光鮮,容光煥發的樣子,說明她遇到一個對的家庭。

妻子:我才是那個最需要照顧的產婦,好嗎?網友:矯情!


自己選的路跪著也要走完,這是對選擇錯誤的懲罰。此話不一定對,但透著傲骨。


那些勸這個女孩離婚的,我覺得有點過了。夫妻感情沒有破裂,男方也在努力辛苦的上班掙錢。


婆婆的病又不是裝的,她不能幫你帶孩子,肯定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計較也沒有用,誰想生病。


老公要求你自己照顧自己,還順帶(婆婆目前狀態只是力氣小,不是不能自理)照看婆婆,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上有生病的媽媽,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中間還有不上班的你,他該怎麼辦?如果有請保姆的能力,我相信他會毫不猶豫吧!


你目前能做的就是擺正心態,好好的帶孩子。太累的話就回孃家躲避幾天,人總得學會接受。


有些困境不是幾句牢騷就能解決的。產婦是需要被呵護,但還要看跟誰比。家裡除了老弱病的婆婆,就是三個月幼兒。唯一的身強力壯的老公還要掙錢養家,這個時候你不挺身而出,就算嘮叨出花來,又有什麼用?

#「閃光時刻」主題徵文 二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