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矯情”抑鬱症的幾個誤區

抑鬱症在精神疾病中算是普及率較高的,但更多的人對抑鬱症的瞭解只停留在名字,積極一點的覺得難過了就是抑鬱症;不積極的則認為抑鬱症就是矯情、不堅強;而悲觀的則又會覺得抑鬱症太可怕了、不能治癒、抑鬱症就會自殺……

再加上名人效應,誰都知道幾個得了抑鬱症的名人,比如哥哥張國榮、王妃戴安娜,這些人令人惋惜的結局又加重了對抑鬱症的誤解。那抑鬱症究竟是什麼?它都有什麼樣的症狀?能不能被治癒?吃藥有沒有後遺症、依賴性?今天我們嘗試以常識理解的角度,聊聊“可怕的抑鬱症”、“矯情的抑鬱症”的幾個誤區。

抑鬱症不一定心情不好

抑鬱症一般診斷看是不是有持續的心境低落。心境低落你可以簡單地理解為開心不起來,如果你已經持續1個月(也有醫生建議兩週,但基於國內的現實個人覺得還是1個月更加有辨識度)的心境低落,請你前往專業的醫院進行就診,專業醫生會根據更加全面的篩查手段去診斷你是否得了“抑鬱症”、需不需專業的支持。

除了情緒低落,還有焦慮、自責、性激越、思維遲緩等也是抑鬱症的症狀表現。如果你心情不差,但是持續性地緊張、沒有理由的自責、思維的明顯遲緩,並且持續了一段時間,也請你考慮進行抑鬱症的篩查。

一些身體症狀也是抑鬱症的信號

失眠:抑鬱症經常伴隨睡眠障礙,並體現為晝重夜輕,也就是早上比晚上更加嚴重,往往半夜醒來後就再也無法入睡;體重下降:體重下降與食慾減退是一體的,輕者食不甘味,重者完全失去食慾,從而引起體重的變化、迅速消瘦;精力不濟:主要感覺是筋疲力盡、能力下降、耐力降低,甚至伴隨一些肌肉性、神經性疼痛,經常會說太累了、動不了、沒有勁兒;性功能障礙:對性生活不感興趣了,迴避有關性的話題,有些人能勉強維持,卻無法從中感受到樂趣。以上是典型的,還有不典型的,比如沒有原因的口乾、胃脹、噁心、喉頭腫痛等。

簡單來說抑鬱症的症狀分為核心的心境低落、興趣缺乏、樂趣喪失,心理上的焦慮、遲緩、自責、遲滯激越、認知缺失,軀體上的明顯變化等,這些症狀很多會伴隨出現。軀體與心理的單一症狀可能會比較明顯,從而導致誤判,所以有以上症狀持續出現而找不到原因時,可以考慮抑鬱症。

抑鬱症能被治癒麼?會惡化嗎?

有一個說法很多人都很熟悉:抑鬱症被稱之為“心靈感冒”。既然是感冒,也就是意味著它很常見、好了之後可能又會得,具有複發性,同時也意味著它能治療。抑鬱症有自愈的可能性,但也存在著較高的複發性,尤其在不干預或干預不當的情況下,或許在開始有緩解,症狀會消失,但是隨著病程的發展,發作的次數會變頻繁,會給工作和生活帶來更多的麻煩。所以抑鬱症可以被治療,但不是一勞永逸;它能夠自愈,但一定要有科學干預。現在我們對抑鬱症的干預有藥物干預、物理干預(無抽搐電痙攣)、心理干預等,一定要在正規機構尋求幫助,並遵醫囑。

抑鬱症藥物治療會有後遺症麼?會不會產生藥物依賴?

這是抑鬱症患者在選擇是否就醫、就醫後依從性高低的最大顧慮,也是我們在諮詢中經常解釋的一個工作。現階段投入使用的抗抑鬱藥物,都沒有不可逆的副作用。什麼叫做不可逆的副作用?也就是說會有副作用,比如嗜睡、遲緩等,但是合理用藥、科學停藥後,藥物作用可以被代謝出體外,身體機能能夠恢復正常,也不會產生藥物依賴。當你確診抑鬱症並開始服用抗抑鬱藥物時,請不要被這些副作用所嚇倒,一定要遵醫囑,不擅自停藥、減藥、加藥。

另外,現在有很多的新藥進一步避免了過度的鎮靜、腸胃干擾、心臟負擔、肝臟損傷等副作用,安全性可靠性更高。還需要提醒的是抗抑鬱治療一定要注意足量足療程。什麼叫足量足療程?也就是說症狀消失不代表治療可以停止,一定要全病程治療,控制急症後進行鞏固,全程大約9個月。

得了抑鬱症會影響工作學習嗎?

這個問題也是困擾很多人不敢進行就醫的很大的因素。實際上絕大部分抑鬱症患者都可以正常工作、生活、學習。但是抑鬱症帶來的症狀、抗抑鬱產生的影響可能會對環境、工作強度有一定要求,所以抑鬱症不會導致你不能好好工作學習,但是會需要你更加註意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精力。其實任何時候都需要注意這些,不是麼?但是重度抑鬱症還是需要注意的,因為重度抑鬱症往往伴隨著比較明顯的軀體、認知症狀,這些會影響工作能力、學習效率,建議先治療,待改善後再進行。就當生了重病住了一個院唄!

中學生群體也是抑鬱症高發群體之一,很多時候因為學業壓力,耽誤了抑鬱症的治療;而因為治療引起的學業耽誤,可能又會成為恢復路上的障礙,很多學生在抑鬱症治療過程中、康復後都有或多或少的學校環境適應困難,也請家長們多多關注自己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