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輔導真的有效果嗎?為什麼還是很多家長抱怨?

Leo教英語


可以把學生分為三類

第一類,學霸型的,早已悟透了有效的學習方法,並且有很強的自律性,正所謂天賦異稟,能考100分完全是因為滿分只有100分。

第二類,努力型的,自律性也很好,但是就是死讀書拼時間,上課的時候似懂非懂,成績說不上好也說不上不好,下課問老師這種事情對於學生而言有天然的心理障礙。這類學生應該是佔大多數的。

第三類,放棄型的,學習就是認為,懾於社會壓力和家長的期望,被動的完成每天的學習任務,缺乏學習主動性,成績基本上屬於末流。這類的學生也不在少數。

問題就來了,第一類完全不需要去補習,照樣也可以考高分,那是否有考慮過他的家庭環境,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從小就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呢?那這種環境是不是就是一種在學校學習以外的一種輔導和補習呢?父母親都是碩士的家庭對於孩子在學習成績上的幫助要遠比大專學歷的父母親來的有效的多吧。

第二種是教培機構最主要的服務對象,也是最受歡迎的小夥伴,有願望肯投入主動性強,受限於家庭環境和個人的學習能力上的不足,就必然的在課餘時間加練,不可能學校老師來逐個的去一對一輔導,完全沒有那麼多的精力。所以就必須要找外力,這是必然。之前能考80分,加強課外輔導機構的解疑答惑,邏輯上來說自然是有助於學習成績的提升。

第三種也同樣大量存在於教培機構的教室裡,但是很多時候是出於家長的逼迫之下,不得不按時報到完成學習任務。對於培訓機構而言,出於營業額的考慮,當然也有很多的機構老師是真的出於不放棄每一個孩子的情懷去接納這個學員。是孩子的自律性差也好,是學習能力不足也罷,缺乏主動性的學習哪怕找到最好的老師來去教那也是教不好。但是在家長眼裡,自己花了不少錢,明明看到自己的孩子還特別努力,為什麼成績還是不見提高,那自然就把矛頭指向了培訓機構,畢竟誰也不敢去找學校老師的毛病,更不會對外承認自己的孩子就是上藍翔技校的料,這一部分群體就是教培機構負面新聞頻發的一個主要來源。

因此,教培行業明顯是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至少在目前這個階段是滿足了很多孩子的學習訴求的。當然鑑於整個社會對於教育的望子成龍的保守觀念,培訓機構為了營業額的過度宣傳,缺乏科學的篩選機制,也最終導致了很多的家長和孩子對於教培機構的不滿。


王文傑Jeffrey


對於有些孩子來說,課堂上沒有聽懂的知識點,可以通過校外老師輔導來彌補,有些學生為例提高也選擇報校外輔導班。

至於效果如何,就得看學生的具體情況了。


Blue薔薇


課外輔導有效果嗎?有!但是你想出效果,首先得明白自己為什麼要尋求課外輔導,這就像飢尋食喝思飲弱想強病要健一樣,有了強有力的需求感,這就初步俱有了效果基礎,其次就是求師上高門,老話說: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法乎其下,那就無所得了,再次,要明白自己缺什麼,這就是說自己的學科方面的短板是哪一科,哪一方面,要有針對性的去尋找輔導,使自已的必考科目的成績能夠齊頭並進,這對升學是大有裨益的。我的孫子考高中前,我發現他的英語成績差,就為他找了個能力和程度比較好的英語老師,利用星期天,節假日,一對一補了一段日子,中招時成績提高了許多。

以上是我親身體會,所以結論是:課外輔導真的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