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的矛盾:我很勤奋,为什么教不出好孩子?不,其实你懒惰

包办型溺爱让孩子变得没有自我,放纵型溺爱让孩子变得只有自我。

可有些家长会说,为什么没有溺爱孩子,孩子还是野蛮难教?溺爱不是让孩子变得野蛮的根本,懒才是。

育儿的矛盾:我很勤奋,为什么教不出好孩子?不,其实你懒惰

不溺爱≠不懒惰,更不等于能教好孩子

溺爱孩子的家长,看似勤劳:帮孩子准备一切,压抑自己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但实际上溺爱的本质是懒惰,即勤劳的外在表现,懒惰的心理体现。

很矛盾不是吗?马克思说世界就是一个矛盾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会消失的,不仅仅是人,所有都是矛盾的。

来看看两个实例:

  • 不会说话的5岁孩子

有一位奶奶心里非常清楚溺爱孩子是不对的,但她总是身不由己地就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最后孩子到了5岁仍口不能言一直上不了幼儿园,遇事大哭大叫,凡事靠手指指。

这位奶奶说,她受不了孩子哭的声音,不是心疼孩子而是自己听着挠心、很烦,就好像听到铁叉子刮铁盘的那种感觉。

她知道有很多方法可以让孩子不哭,但最直接的就是满足孩子的需求,所以她总是为了孩子不哭而忙碌着,很勤奋的行为,用以掩盖她的懒惰心理--她只是希望快点让孩子不哭,而不是希望教育好孩子。

这位老人,就是我的大伯母;

育儿的矛盾:我很勤奋,为什么教不出好孩子?不,其实你懒惰

  • 到处拉臭臭的4岁孩子

有位妈妈,她对孩子还是挺“正儿八经”的,没有高压的提前教育,也没有溺爱孩子,但是就让孩子拉臭臭这件事情上,她实在不理解为什么孩子越是练就越是到处拉。

她同样在照顾孩子上很勤劳,但她心理上同样是懒惰:

只要不管孩子想不想拉,她会拿着厕具到处给孩子把屎把尿,因为让孩子在固定地方如厕,孩子总是会忍不住,还没到位就拉了一地都是,也因此给她增加了清洁和洗衣的工作量而怒斥孩子。

类似的情况生活中并不少见,有些父母会说孩子为什么不会说话,那是因为少了给孩子练习模仿;有些父母会说为什么孩子不爱学习,那是因为没有培养过孩子的学习态度;

所有的这些种种,其实就是父母的懒惰所致,这种懒惰源自于我们心中的一套“默认程序”。

育儿的矛盾:我很勤奋,为什么教不出好孩子?不,其实你懒惰

父母心中的“默认程序”:孩子是mini的成人

对于不了解孩子成长规律的家长,会对孩子的种种怪异行为产生不理解,在这些父母心里面有一套默认程序:一教孩子就会,一说孩子就懂就会照做,到一定年龄了孩子自己就懂...

在这种默认程序下,孩子就被家长视为了mini版的成人,典型的“以己度人”。所以有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很烦躁:

  • 为什么1+1等于2都要教十几天,为什么一个99乘法表背一个月还背不下来,是孩子智商有问题还是我不够严格?
  • 为什么我已经跟孩子说过撒谎是不对的,但他就是死性不改?是不是非得打他一顿才行?
  • 为什么我没人教都懂得自己上厕所,但是我的孩子却怎么教都不会,还要进行专门的训练?

....

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源自于家长的懒,懒于走出默认程序,懒于走出想当然,懒于进步去了解孩子

。这种懒惰,是有原因的。

育儿的矛盾:我很勤奋,为什么教不出好孩子?不,其实你懒惰

原因一:婴儿期失忆

大多数人最初的记忆可以追溯到2-4岁时发生的事情,而对于2岁以前的事情,则属于记忆空白。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这种形式的失忆称作“婴儿失忆症”,但弗洛伊德所指的婴儿期是指出生到六七岁这个年龄。(目前规范的术语叫做“童年失忆症”)

而恰恰是婴儿期,是我们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人格通过性格表现出来,而性格是无数小习惯的合集。

这段时期的失忆,让为人父母的我们忘记了我们学习吃喝拉撒、步行、握笔这些基础技能的过程,从我们有记忆的时段去代入孩子的成长时期。

父母们往往忘记了,即便是写自己的名字,曾经自己也是经历过无数次练习才得以掌握的。

育儿的矛盾:我很勤奋,为什么教不出好孩子?不,其实你懒惰

原因二:惯性思维

思维定势,也称“惯性思维” ,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

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

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百度百科

在育儿的时候,我们会受到多种思维惯性的影响:

  • 知子莫若母--父母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

这是一种状态的描述,其本意是父母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因为亲子间生活在同一个家庭环境中,也长时间互相接触,而且这是一种相对状态--相对于其他家庭的孩子,父母肯定更了解自己的孩子。

但这不代表这种了解是足够的、全面的,最近的一个实例就可以说明这一点:3个月的婴儿进行趴睡训练窒息而亡。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通过婴儿的哭声来辨别自己孩子所想表达的需求,但这并不代表着父母就足够了解自己的孩子了。

一个事实是,如果这些对婴儿进行趴睡训练的父母,了解到孩子的力量不足以翻身,了解到婴儿舞动自己的手臂是无意识行为并且还不能有意识、有足够能力操控自己的身体的话,这起悲剧就不会发生。

育儿的矛盾:我很勤奋,为什么教不出好孩子?不,其实你懒惰

  • 成人永远强大于孩子

毫无疑问,成年人在能力、社会经验、生活经验上是要强大于孩子的,时间横轴所带来的积累,是孩子难以望及父母项背的主因。

在这种思维模式下,父母认为自己都是对的,孩子必须听从父母的就成了自然而然,这与丛林法则中的弱肉强食有些类似,即弱者要服从强者的指挥,而弱者是不需要有自己的意志、不需要被尊重的,能力代表一切。

在环境不变的情况下,思维惯性可以帮我们快速解决问题,但多变的情况下,思维惯性就成了绊脚石。而孩子,是多变的,他们始终在以我们不可察觉的速度成长着,进步着。

原因三:孩子的短暂顺从及被忽略的高速成长

一开始,孩子是很顺从父母的,他们视父母为第一精神寄托,“衣食父母”所指的不仅仅是给孩子提供食物等生理生存条件,还有提供孩子所需要的安全感、归属感等心理生存要素。

在还没有完成自我塑造、萌发自我意识的时候,孩子会对父母十分的顺从,只要父母一板脸,威胁他不要他了,孩子就会压抑自己的需求来顺从父母的命令。

孩子前期对父母的依赖,很容易迷惑家长,认为孩子会一直顺从,然而无论身心,孩子始终是在高速成长着的,这种依赖-顺从的相处方式,让家长始终认为孩子永远会服从自己。

心理状态的成长,让孩子一夜之间变成了叛逆份子,但父母对察觉之后却接受不了孩子的成长,懒于改变与孩子的相处模式,并始终如一的认为眼前的孩子仍然是那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更认为孩子一夜之间就能成长为如自己一般的懂人事,明事理。

育儿的矛盾:我很勤奋,为什么教不出好孩子?不,其实你懒惰

如果要打破这种懒惰,就需要父母洗刷自己的育儿观念,不再以想当然的默认模式教育孩子,并重新开始认知自己的孩子。

打破想当然所带来的懒惰,意味着需要重新认识“孩子”

中国有句俗语是: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形容了母子间的亲密联系。但这块“肉”是有意志的独立个体,从他“掉落”下来的时候,其实就必须把他视为独立生命。

面对一个一切都未知的独立生命体,我们所需要做的是去了解他,从心出发从新的去认识这个孩子。

如果根据佛洛依德对孩子成长心理发育的区间分析,把其人格成长过程划分为五个区间: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潜伏期、青春期。

这五个区间里面,有三个区间是在6岁以前的(包括口欲期、肛欲期和性器期)。这些密集的成长区间对每一个孩子都非常重要,而偏偏这些重要的成长时期,所给予的时间仅仅只有6~7年,可想而知孩子的发展是多么的快速。

这是一个孩子客观的成长规律,其中还分化出多达数十种的敏感期,你还敢说你了解“孩子”吗?

所以,请拾起类似于《儿童发展心理学》等书籍,恶补自己对孩子的认知,只有在遵循客观规律、根据实际情况所提出的育儿方式,才能称之为“勤奋”。

育儿的矛盾:我很勤奋,为什么教不出好孩子?不,其实你懒惰

抱歉,本文没有任何关于“怎么教好孩子”的方法,旨在提醒各位父母对“育儿”这一事件的觉知,莫再盲从类似于“趴睡训练”的课程。

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描述: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培养一个孩子,需要我们一点一滴地悉心栽培,而不是如工业般一套模具盖出来的整齐划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