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開平美食與碉樓往事

因縣治在開平屯而得名的開平,隸屬於廣東省江門市管轄,地處五邑僑鄉中部,境地因原開平縣三埠鎮被潭江分割為長沙、新昌和荻海三個區域,與武漢三鎮有相似之處,故有"小武漢"之稱。


江門開平美食與碉樓往事


去到開平,除了看碉樓美景,自然也少不了吃,開平有什麼好吃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開平特色美食,走進開平的美食世界。


砵仔糕

缽仔糕又叫碗頭仔餈,起源於明朝的台山,後來傳入開平經過改進。主料只有粘米粉跟白糖,其通體結實,油潤光潔,細膩嫩滑。用最傳統的粘米粉製作的砵仔糕,吃起來額外的軟糯,還有淡淡黃糖的香味。如今除了傳統的白糖和黃糖缽仔糕外,還有種Q彈Q彈的水晶缽仔糕。


江門開平美食與碉樓往事


行山餅

行山餅又稱燒餅、夾餅,在糯米粉團中間配入各式餡料後,放在鐵盤中夾在兩層火炭間烤制而成。行山餅有蛋黃餡、豆沙餡、叉燒餡……,你喜歡吃什麼口味的呢?不少人特意架車到赤坎買來嚐鮮,行山餅要趁熱吃最好吃,外香脆內柔軟。


鹹湯圓

開平的鹹湯圓,是實心的粉丸,就是說裡面除了粉就是粉(沒有餡料),咬起來超級有嚼勁!為了彌補它味道的單調,有智慧的開平人把生湯圓放在特製的湯裡滾熟。湯裡通常有白蘿蔔絲、紹菜絲、蝦米、魚片、臘腸片、蔥粒,熟了就直接把它們隨湯圓撈起來。一口一粒湯圓,一粒湯圓一勺子湯,再來一口湯料,真是好吃極了。


江門開平美食與碉樓往事


赤坎鴨粥

廣東人喜好喝粥,因此粥的品種和製法也非常豐富,開平尤以鯽魚粥和赤坎鎮的鴨粥最有名,也是最受人們歡迎的。烹製鴨粥要選用上等精米外,在鴨的選用上考究鴨齡、肥瘦均應適中,以保證肉質鮮嫩。烹製時將精米放入水中熬煮,待將熟時再把半熟的鴨肉放入同煮,直至全熟。此粥保持了鴨肉原有的香味,口感清爽,老少皆宜。


馬岡瀨粉

馬岡瀨粉是馬岡鎮獨特的風味食物,圓絲狀、潔白,直徑3-4毫米,鮮美可口,口感韌滑、軟爽。可加入各種湯水或醬油、花生油進食,風味獨特。


江門開平美食與碉樓往事


開平狗肉

五邑人喜食狗肉,尤以開平人為甚,茶樓酒館常以"五香狗肉"、"狗肉煲"、"狗肉飯"招徠顧客;鄉下人則以蒸狗為口福。


牛欄丸

牛欄丸,也叫牛卵餈,相當於開平的年糕,一般在年底前開始蒸制,用糯米粉和粘米粉做成。新鮮蒸出來的牛卵餈潔白如雪,又軟又滑,沒有味道,只有一股淡淡的米香,蘸著醬油和麻油吃,最能吃出原味。當然,牛欄丸除了沾醬油這種吃法,還有多種吃法,比如:將其切片後用臘味芹菜炒、或用狗仔鵝燜、甚至還能煲糖水。


江門開平美食與碉樓往事


出餈

在開平,有一種傳統特色小吃,你有錢很任性也很難買得到,只有在鄉村或傳統婚嫁的時候才能吃得上,通常由女方親人做的,它就是——出餈。出餈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團,軟軟的,黏黏的,一口咬下去,裡面的糖心會爆出來,這口感簡直好到爆炸。


另外,在開平還流傳著這樣一段童謠:“有個三閔仔,肥嘟嘟,白雪雪,摘捻樹葉墊屎忽”,說的就是出餈很像白白嫩嫩的小孩子,它是兩個團放在一塊葉子上,意為成雙成對,裡面的餡料是糖,意為甜甜蜜蜜,團餈上面綴有花生紅棗,意為早生貴子。


江門開平美食與碉樓往事


開平,不僅有著豐富的美食,境內還有“碉樓”這樣一處世界文化遺產,其不僅反映了僑鄉人民艱苦奮鬥、保家衛國的一段歷史,同時也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築博物館。


開平自明朝(1368年--1644年)以來,因位於新會、台山、恩平、新興四縣之間,為"四不管"之地,加上河流眾多,每遇颱風暴雨,洪澇災害頻發,當地民眾被迫在村中修建碉樓以求自保。明末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蘆庵公的第四個兒子關子瑞,為保護村民的安全,在井頭裡村興建了一座瑞雲樓。


江門開平美食與碉樓往事


這座樓非常堅固,有防洪和防盜兩項功能,一有洪水暴發或賊寇擾亂,井頭裡村和毗鄰的三門裡村的村民就到瑞雲樓躲避。1884年,潭江大澇,附近各地多屋被淹,開平赤坎三門裡村民因及時登上碉樓而全部活下來。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