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術企業逆勢增長底氣何來?

原標題:逆勢而上,創新突圍 高新技術企業逆勢增長底氣何來?

在鐳射鑽孔車間內,激光鑽機掃過一片片通訊線路板,每秒鐘最多可鑽孔1000個。

“今年以來,在‘新基建’政策驅動下,5G建設進入規模化部署的爆發階段。我們趕上了國家發展‘新基建’的好機遇,加上各項減稅降費政策的助力,想不到在疫情衝擊下公司的訂單還能迎來新一輪增長。”廣東開平依利安達電子有限公司董事助理陳小偉說。

創立於1972年的依利安達集團,是高精密度互連製造式印刷線路板的領先製造商,1992年在開平建設了其在內地的第一家工廠。今年1-8月,開平依利安達頂住疫情影響,在各級政府採取的暖企安商“定心丸”措施的助力下,實現了營業收入“穩增長”,企業銷售額超20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7.9%。

企業復工復產並不是一帆風順。“像我們這種科技型企業,生產難度大、回款週期長,加上在復工初期,企業在疫情防控上缺乏應對經驗,原材料、人力等方面都有缺口,資金壓力也很大。”陳小偉介紹道,稅務部門的優惠政策和貼心服務幫了企業不少忙,通過採取退稅快辦、容缺辦理、個性化輔導等舉措幫助依利安達快速“回血”。

“現在辦理退稅,最快2-3個工作日就可以完成,今年以來,5600萬出口退稅的及時到賬,大大緩解了我們的資金壓力。”陳小偉感慨道。

“儘管疫情打亂了發展節奏,但是2020年仍是5G大規模建設的第一年,5G領銜‘新基建’發展勢不可擋,幸好我們早已前瞻性佈局。”據陳小偉介紹,依利安達早在兩年前就將用於5G基站和手機生產的印刷線路板產品投入了量產,並融入全球5G產業鏈供應鏈,得到了市場的肯定。去年9月,該公司5G通信增資擴產項目正式動工,總投資超過20億元,目前該項目的投資進度已經超過50%。

“我們現在員工超過4000人,等整個項目擴建完成後,還將新增工作崗位1000個。去年的個稅新政策和今年實施的階段性減免社保費,為我們節約了不少用工成本,在大規模招募員工擴大生產時,少了很多顧慮。”陳小偉說。據瞭解,2019年個稅新政出臺後,該集團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比上一年度減少了268.6萬元,今年2月以來,階段性減免社保費政策為其節省了近650萬元的支出。

為順應國家加大“新基建”投資力度的大趨勢,科技型企業都卯足了勁加大研發投入,而技術更新迭代速度堪稱第一位的通訊行業尤其如此。

“加大研發投入、掌握核心技術無疑是企業的生命線。”陳小偉表示,近年來依利安達持續加大人才、技改投入,“目前技術研發人員佔比已超過10%,為滿足5G生產工藝的要求,公司通過自主研發和對外採購等方式不斷更新設備。政策的鼓勵促進了我們對創新的重視,從而造就了我們的技術優勢。”

陳小偉所說的政策鼓勵,是指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加計扣除政策。開平依利安達集團旗下有三家高新技術企業,2019年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共7273萬元,加上享受15%的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2019年全年共減免企業所得稅合計1397萬元。

據悉,依利安達已經研發並生產出新一代5G通訊線路板,成為支撐5G通訊基站順利運行的核心部件。同時,依利安達又把目光投向了6G,已經與國際知名通訊商開展合作,探討6G通訊線路板的前期研發工作。(郭瑩瑩 梁日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