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和寶釵性格不同的根源是什麼?

趙昱斌


其實,倒不能說導致這樣的性格有什麼根源,畢竟黛玉和寶釵都來自《紅樓夢》一書,並非真實存在的人物,就算有現實的原型,單看這兩個人物,確實曹公創造的,所以二者的性格不同乃是寫作之人有意為之。

身為金陵十二釵之首,黛玉是世外仙姝,清冷孤傲任情任性,而寶釵卻是豁達隨和,任是無情也動人。這樣的兩個女子並列首位,引出: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本來就有一種渾然的美感。

黛玉是絳珠仙草下凡還淚,這仙草終日遊於離恨天外,飢則食蜜青果為膳,渴則飲灌愁海水為湯,如此黛玉的性格是註定的。

若是書中二人性格形成的原因,大抵是在環境上。

黛玉是林如海的獨女,萬分憐愛,只把她當男孩教養,入賈府的時候便已經唸了四書,又沒有兄弟姐妹,父母視之為掌上明珠,不僅家庭和睦幸福,父親又是探花,可謂是書香門第。所以,黛玉是在那些書香文字裡長大的,並不怎麼需要學為人處世的功夫。

後來母親去世,也變得更加孤僻些,更是將愁緒都寄託於筆墨之間,不屑人事。

而寶釵卻不同,薛家鉅富無比,有“珍珠如土金如鐵”的說法,雖然父親寵愛,也讓她讀書寫字,但畢竟有個哥哥,也不能如黛玉一般當男孩子教育,況且也少不了薛姨媽的傳統女子教育。

同時,哥哥又不成器,家裡少不了矛盾,寶釵作為妹妹,在其中調和矛盾,體諒母親,自覺以針織紡線為主,為母親分憂解勞,所以寶釵的心思大部分在人事上。





饅頭Sisi


林黛玉和薛寶釵是《紅樓夢》中的“雙生花”,一個是雍容華貴的牡丹,一個是嫵媚風流的芙蓉,一時瑜亮。雖然最後“釵黛合一”,但是她們還是迥然不同的。

薛林二人的判詞已經點明瞭各自的性格:

可嘆停機德,堪嘆詠絮才,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薛寶釵具備“停機德”,林黛玉具有“詠絮才”。

薛寶釵的“停機德”

薛寶釵舉止嫻雅,端莊持重,遵從封建禮教,恪守封建社會的道德規範,是當時社會價值觀認同的淑女,如樂羊子妻般有“停機德”。

“停機德”是樂羊子妻的故事。

《樂羊子妻》出自《後漢書·列女傳》。故事大概是:樂羊子在外求學,因想念妻子半途而歸,他妻子拿刀對著織機說:“布匹是一根絲一根絲地積累起來,才達到一寸長,一寸一寸地積累,才能成丈成匹。如果現在隔割斷織品,原來的功夫就白費了。做學問是一樣的道理,半途而廢會一事無成。”樂羊子感言,重新去求學,七年沒有再回來。

樂羊子妻是規勸丈夫走正途的封建道德典範,寶釵也持這種主流觀念,她認為男子應該走仕途經濟的正途,所以對寶玉多次規勸。前文通過襲人的口側面寫她對寶玉的勸諫:

襲人道:“雲姑娘快別說這話。上回也是寶姑娘也說過一回,他也不管人臉上過的去過不去,他就咳了一聲,拿起腳來走了。這裡寶姑娘的話也沒說完,見他走了,登時羞的臉通紅,說又不是,不說又不是。……”

脂硯齋批語透露,曹雪芹原稿八十回後還會有“薛寶釵藉詞含諷諫”,正面寫寶釵對寶玉的勸諫。

她是封建道德規範下的合格妻子,“山中高士”,對丈夫“舉案齊眉”。

文中寫寶釵的蘅蕪苑簡樸異常,也表現她不尚奢華,寧靜淡泊的品性:

及進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無,案上只有一個土定瓶中供著數枝菊花,並兩部書,茶奩茶杯而已。床上只吊著青紗帳幔,衾褥也十分樸素。

李紈稱寶釵的《詠白海棠》含蓄渾厚,正是她品格的寫照。“珍重芳姿晝掩門”,“淡極始知花更豔”。

林黛玉的“詠絮才”

林黛玉至情至性,率性而為,同時又心思細膩,多愁善感。她才華橫溢,堪比謝道媼的“詠絮才”。

謝道媼是東晉才女。劉義慶《世說新語》記載了她詠絮的故事:

晉名將謝安,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輩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道韞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

謝道韞比喻雪就好像柳絮被風吹得漫天飛舞一般,形象地抓住了雪花的潔白、輕柔。謝道韞的“詠絮才”成了才女的代名詞。林黛玉的才學就不遜於謝道韞。

林黛玉具有浪漫的詩人氣質,在整部書中,她寫的詩最多。寫詩已經成了她的日常。迎風灑淚,對月感懷,皆可成詩。

林黛玉從來不掩飾自己的詩才。元春省親,她就準備大展奇才,只是元春命他們每人只做一首詩,沒有得到發揮。她意猶未盡,就替寶玉捉刀做了一首《杏簾在望》,被元春稱讚是寶玉詩是最好的一首。

詠白海棠時,你看黛玉的成竹在胸的輕鬆。寶玉很捉急,一個勁地催黛玉,黛玉卻說不用他管。文中寫:

寶玉揹著手,在迴廊上踱來踱去,因向黛玉說道:“你聽,他們都有了。”黛玉道:“你別管我。”寶玉又見寶釵已謄寫出來,因說道:“了不得!香只剩了一寸了,我才有了四句。”又向黛玉道:“香就完了,只管蹲在那潮地下作什麼?”黛玉也不理。

等別人都寫完了,黛玉才一蹴而就。文中寫:

黛玉道:“你們都有了。”說著提筆一揮而就,擲與眾人。

“一揮而就”、“擲”活畫出了黛玉的輕鬆自如。

寶玉“大觀園試才題對額”,有沒題到的住所,賈政又讓大家把其他地方都題了詞。黛玉題的一字不改都用了。

黛玉的多愁善感還催生了一個美麗的行為藝術,葬花。她的瀟湘館,案上設著筆硯,書架上磊著滿滿的書,窗上的霞影紗,窗前的鸚鵡架,處處充滿著雅緻。

林黛玉和薛寶釵性格不同的根源

寶釵重德,是山中高士,黛玉重才,是世外仙姝。她們性格的不同,根本在於三觀的不同,而三觀的形成是和家庭、生活經歷分不開的。

一, 家庭出身背景決定了一個人的根本觀念。

文中寫林家“雖系鐘鼎之家,卻亦是書香”。黛玉的父親林如海曾考中探花,可知才學出眾。母親賈敏是榮國府嫡出小姐,賈母最是疼愛,學問識見應該比元春有過之而無不及。林如海夫妻非常重視對黛玉的教育,請了曾中進士的賈雨村做家庭教師。賈敏去世,林如海還是想讓黛玉守制讀書,賈雨村想辭館林如海又將他留下了。

在父母耳濡目染的影響下,加之天性聰穎,林黛玉肆意表現自己的才華,並不覺得針黹女紅才是女孩的本分。對寶玉她也並不覺得仕途經濟是必須要走的道路,因此從來沒有對寶玉說過“混賬話”。

寶釵出身在一個皇商家庭,父親死的早,哥哥薛蟠不務正業,為了撐起這個家,寶釵不得不壓抑天性,管理俗物。文中介紹寶釵:

還有一女,比薛蟠小兩歲,乳名寶釵,生得肌骨瑩潤,舉止嫻雅。當時他父親在日,極愛此女,令其讀書識字,較之乃兄竟高十倍。自父親死後,見哥哥不能安慰母心,他便不以書字為念,只留心針黹家計等事,好為母親分憂代勞。

薛寶釵也是博學多識,詩詞歌賦,戲曲繪畫,都能信手拈來,但封建禮教是“女子無才便是德”,寶釵對此非常遵從,對湘雲、黛玉也都有規勸。

寶釵和湘雲夜擬菊花詩題的時候,寶釵勸湘雲不要在作詩上過於用心,說:

究竟這也算不得什麼,還是紡績針黹是你我的本等。一時閒了,倒是於你我深有益的書看幾章是正經。

湘雲和香菱嘰嘰呱呱談詩論文,寶釵又說:

一個女孩兒家,只管拿著詩作正經事講起來,叫有學問的人聽了,反笑話說不守本分的。

行酒令時,黛玉不慎說了禁書的語句,寶釵規勸她:

你我只該做些針黹紡織的事才是,偏又認得了字,既認得了字,不過揀那正經的看也罷了,最怕見了些雜書,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二,生活經歷決定了一個人的處事風格。

林黛玉幼時父母愛如珍寶。母親去世後寄居於外祖母家。雖然黛玉自認為是寄人籬下,但是外祖母對她如心肝肉一般的疼愛,寶玉對她更是體貼,她和姊妹、嫂子關係也非常好。初到榮國府,她還謹言慎行,不肯多說一句話,不肯多行一步路。但隨著時間久了,在榮國府熟悉了,林黛玉的天性就釋放了。她不掩飾情緒,孤高自許,目無下塵,人際關係上就不如寶釵通達。

薛家經商的經歷,使薛寶釵更加隨分從時,人情練達,更善於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文中寫“寶釵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

賈母要給她做生日,她深知老年人喜歡熱鬧戲文,愛吃甜爛食物,就按賈母的喜好點戲、點菜。她奉承賈母說:“我來了這麼幾年,留神看起來,鳳丫頭憑她怎麼巧,也巧不過老太大去。”金釧兒投井自殺後,王夫人心裡不安。她安慰王夫人說:金釧不會自殺;如果真是自殺,也不過是個糊塗人,死了也不為可惜,多賞幾兩銀子就是了。並主動地把自己新做的衣服拿出來給金釧裝裹用。

和人衝突時她能忍讓。清虛觀打醮,賈母說想不起誰有一個金麒麟,寶釵回答湘雲有。探春誇寶釵有心,黛玉卻挖苦她:

林黛玉冷笑道:“他在別的上還有限,惟有這些人帶的東西上越發留心。”

寶釵對黛玉的話卻裝沒聽見。

寶釵勸諫寶玉,寶玉不給她留面子,腿就走了。襲人誇她有度量:

寶釵真真的寶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訕了一會子去了。我倒過不去只當他惱了。誰知過後還是照舊一樣,真真有涵養,心地寬大。

她抱著明哲保身的處世哲學,王熙鳳說她“事不關己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查抄大觀園後,為避是非,她趕緊找藉口搬離大觀園。

結語

寶釵、黛玉二人德才有別,在婚姻上又有金木之爭,卻又惺惺相惜,都是大觀園美麗的花朵。

(圖片來自騰訊視頻《小戲骨紅樓夢》劇照,侵權立刪)


淡看雲起看紅樓


黛玉和寶釵性格不同的根源,在我看來,有這幾個方面。

【一】黛玉性格分析:

(1):黛玉的前身

那仙子知他有些來歷,因留他在赤霞宮居住,就名他為赤霞宮神瑛侍者。他卻常在靈河岸上行走,看見這株仙草可愛,遂日以甘露灌溉,這絳珠草始得久延歲月。後來既受天地精華,復得甘露滋養,遂脫了草木之胎,得換人形,僅僅修成女體,終日遊於離恨天外,飢餐秘情果,渴飲灌愁水。

只因尚未酬報灌溉之德,故其五內鬱結著一段纏綿不盡之意,常說自己受了他雨露之惠,‘我並無此水可還他,若下世為人,我也同去走一遭,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還得過了’。

我們在這可以看出,黛玉原本就是一顆絳珠草,因受了神瑛侍者(就是如今的寶玉)灌溉之恩,所以她來到人間,只有一件事,就是報恩。

文中還寫到:

終日遊於離恨天外,飢餐秘情果,渴飲灌愁水。

可見,黛玉從孃胎裡自帶情事和愁怨!所以她生下來就是悲傷的。也正是這個原因,她從小體弱多病,林如海和賈敏為黛玉找了許多醫生,但是都沒有效果,

最後破足道士來到她家,給了她一個藥方,但同時也說,黛玉的病要想去根,只有一個辦法,就是不能掉眼淚;而這誠然和她來到人世間的以淚報恩相矛盾。因此,我們看見的黛玉很多時候都是哭哭啼啼的樣子。

(2)黛玉的家庭環境

出身雖繫世祿之家,卻也是書香之族。考中探花後,遷為蘭臺寺大夫,欽點為巡鹽御史。

可見,林黛玉的家庭條件還是好的,雖然他父親為官清廉,但做到衣食無憂還是可以的;況且林如海就林黛玉一個女兒,更是疼愛有加,不僅是生活上;在教育上也是如此,她的父親視她為掌上明珠,拋開了封建社會“

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偏見,所以,林黛玉的學問,是很全面的!

林黛玉第一次到賈府,吃過晚飯後,賈母同黛玉還有探春迎春一起聊天,就問起了讀書這件事:

賈母因問黛玉念何書,黛玉道:“剛唸了四書。”

黛玉又問姊妹們讀何書,賈母道:“讀什麼書,不過認幾個字罷了。”

由此可見,黛玉在這些眾姐妹中學問這一塊受的教育是最好的,所以她不僅文采出眾,也挺知書達理(黛玉在賈府吃飯,飯後喝茶這件事,同在自己家時不同,但她卻並沒有鬧出笑話,可見黛玉還是很聰明的)。

(3):黛玉父親去世後,她的身份變了,性格也有所不同:

林黛玉母親去世後,賈母思念女兒,因此把外孫女接回來了,所以,這個時候,黛玉在賈府是客人的身份,她隨時都可以回去的,這一段時間的黛玉,並沒有那麼多的小心眼。

但是在《紅樓夢》第十四回林如海仙逝揚州城後,我們能夠看出來,黛玉性格變了,我來舉個例子你們可能看的明白:

《紅樓夢》第二十六回:黛玉聽說寶玉被賈政叫去了,怕又捱了罵,便去了怡紅院,不想晴雯正和碧痕拌嘴,以為是寶釵,說什麼都不開門,我們來看看黛玉的一番心思鬥爭:

黛玉聽了,不覺氣怔在門外。待要高聲問他,逗起氣來,自己又回想一番:“雖說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樣,到底是客邊。如今父母雙亡,無依無靠,現在他家依棲,如今認真慪氣,也覺沒趣。”

所以,從黛玉自從父親也去世後,她在賈府再也不是客人的身份了,而是寄人籬下,因此她明白自己再也不能同以前一樣隨性了,在性格方面,她又多了一點別人常說的“小心眼”。

【二】寶釵性格分析

《紅樓夢》第四回,有一段描寫寶釵的話,我們來看看:

寡母王氏,乃現任京營節度使王子騰之妹,與榮國府賈政的夫人王氏是一母所生的姊妹,今年方四十上下,只有薛蟠一子。還有一女,比薛蟠小兩歲,乳名寶釵,生得肌骨瑩潤,舉止嫻雅。當時他父親在日,極愛此女,令其讀書識字,較之乃兄竟高十倍。自父親死後,見哥哥不能安慰母心,他便不以書字為念,只留心針黹家計等事,好為母親分憂代勞。

寶釵出身在一個皇商家庭,父親死的早,哥哥薛潘又是個不務正業,母親對做生意又不懂。因此,為了撐起這個家,寶釵是非常努力的。

由此可見,雖然寶釵出生也是個富豪之家;但並不是衣食無憂;對寶釵來說,她不僅要學會做生意;還要學會管理生意,懂得與商人的交際。

寶釵來到賈府,是做客的,所以她處處都顯得謹慎,這也是她久經商場的能力;同時,為了家族有一個穩定的靠山;寶釵不惜以自己的幸福做賭注,也要迎合她母親撮合她與寶玉之間的婚姻;因此,她在賈府雖然表面同黛玉好,但其內心,還是有一種隔閡的。

比如《紅樓夢》第二十七回中,明明是她自己聽到小紅和墜兒聊的那些見不得人的話,但她卻是嫁禍給了林黛玉了:

不但生事,而且我還沒趣。如今便趕著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個‘金蟬脫殼’的法子。”猶未想完,只聽咯吱一聲,寶釵便故意放重了腳步,笑著叫道:“顰兒,我看你往那裡藏!”一面說,一面故意往前趕。那亭內的小紅、墜兒剛一推窗,只聽寶釵如此說著往前趕,兩個人都嚇怔了。

寶釵在《紅樓夢》裡,表現的是一副成熟穩重,還有點心機的樣子;她知道如何討好別人,所以雖然她比黛玉後來到賈府,但賈府裡面,上上下下的人,都只念著寶釵的好!

對於寶釵的一些小心機,我們也應該懷著同情心去看,其動機不過是為了家族的穩定;而她其實也是悲劇的,在愛情這方面,她沒有選擇!甚至,她根本不懂什麼是愛!

【三】小結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黛玉和寶釵性格不同的根源有兩個,第一個便是林黛玉的特殊前世身份;第二個便是她們從小出生的環境;黛玉衣食無憂,自然不需要那麼多心機;但自從父母去世,寄人籬下,又不得不變得小心起來;而寶釵,身肩家族的興盛,所以,她不得不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甚至於為了達到目的弄些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