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與國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彼此之間,主要還是利害關係!

三國時期外交的啟示


  三國鼎立時期,雖只有魏、蜀、吳三國,但彼此之間,外交的鬥爭是極其尖銳、複雜而巧妙的。探討這三極外交,對於今天還是有所啟示的。


利害決定外交的趨向

  國與國的關係,利害關係是主要的,其他關係都是次要的。彼此有利則合,有害則分,而外交關係的趨向也決定於利害關係。三國之間的外交關係也如此。


國與國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彼此之間,主要還是利害關係!


  當曹操大軍南下,降劉琮,滅荊州,矛頭直指向孫、劉時,孫、劉只有如下選擇,一是投降,一是聯合抗操,別無他途,在當時,曹操最強,孫權和劉備任何一方,憑已之力,都難抗拒,只有併力拒操,才能圖存並有希望取勝。


國與國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彼此之間,主要還是利害關係!


當曹操南征時,孔明和魯肅不約而同提出“劉、孫聯合抗操”的決策,它完全符合雙方的利益,故劉備和孫權都樂於接受。但在赤壁之戰以後,由於劉、孫之間存在荊州問題未解決,彼此必然是同床異夢,各懷鬼胎。荊州在東吳上游,威脅到東吳安全,孫權為踞江自保,水索還荊州不可,荊州是“用武之國”,是進攻曹魏的戰略要地,劉備為北圖中原,決不會將之奉還孫權。劉備和孫權的共同弱點是:著眼於各自的眼前利益,只計較荊州的得失,忽視了他們的天然的、共同的敵人——曹魏。因此,孫權和劉備都先後只能訴諸武力解決。曹操則利用孫、劉之間的矛盾,進行分化拉攏。


國與國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彼此之間,主要還是利害關係!


  曹、劉之間不存在和解的可能,曹操只能向孫權方面著手,他以許割江南封權為誘餌,暗使孫權襲擊正在勝利進軍樊城的關羽,自己則坐山觀虎鬥,曹操的陰謀終於得逞,曾一度促進孫、劉聯盟瓦解。荊州被襲,劉備伐吳慘敗後,劉、孫出於抗曹圖存的共同利益,又重申舊盟。蜀、吳從聯盟變成敵國,又從敵國恢復舊盟,以及東吳從反操到投操、後又抗操的事實充分說明:沒有永遠的盟國,也沒有永遠的敵國,一切都以各國的利害為轉移。


國與國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彼此之間,主要還是利害關係!


誠實型和狡詐型誰優

  有兩種外交使者:一是誠實型,一是狡詐型,這兩種外交型的使者,都要有智慧,沒有智慧的人就當不了使者。因為外交是錯綜複雜的,一不小心或無知,就會上當,使國家遭受損失。說誠實型和狡詐型誰優?這很難一概而論,對於敵國,彼此鬥爭是你死我活,無誠實可言,只能以狡詐對狡詐,對於盟國,或與合作的國家,就要講誠實,不然,彼此就不信任,難於合作。


國與國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彼此之間,主要還是利害關係!


蜀吳後來的分裂,這是原因之一。

  魯肅謹厚、誠實的性格,在他處理對外關係上有著充分的表現。促使劉、孫聯盟抗曹後,在任何情況下,魯肅都堅持這一對外政策,至死不渝。魯肅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在處理對外關係上具有戰略的眼光,他認為只有鞏固蜀、吳聯盟,東吳才能鼎足江東以圖天下,而吳、蜀之間的關係有如唇齒,唇亡則齒寒。


國與國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彼此之間,主要還是利害關係!


正是從這個戰略觀點出發,在對待孔明和解決荊州問題的態度上,他和周瑜截然相反。周瑜要害孔明,他力加保護;周瑜要用武力解決荊州問題,他堅持主張協商解決。魯肅在世時,儘管孫、劉為爭荊州矛盾重重,但因有魯肅從中調停,烈方聯盟仍能保持,這對於蜀、吳都是有利的。有人認為魯肅和孔明打交道時,孔明才智過人,處處取勝;魯肅老實人,實是笨仔,次次吃虧,孔明勝魯肅多矣。表面看來,似是如此,


國與國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彼此之間,主要還是利害關係!


《三國演義》也是 這樣寫了。為索回荊州,魯肅三次前往與談判:南陽被孔明用計奪取後,周瑜在大怒之下,準備起兵與劉備、孔明一決雌雄,魯肅堅決反對說,如若自家互相吞併,倘曹兵乘虛而來。其勢危矣。”自動要求前往以理喻之,若說不通,動兵不遲


在談判中,孔明提出:荊州原是劉表基業,應由其子劉琦佔據,若劉琦不在,別有商議。魯肅見劉琦病入膏肓,不過半年必死,便同意達成協議:若劉琦不在,荊州歸還東吳。劉琦病逝,魯肅以弔喪為名前往索取荊州,孔明又賴賬,說暫借荊州為本,待取得西川后,才交還荊州。


國與國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彼此之間,主要還是利害關係!


魯肅為顧全大局,只得聽從。他回見周瑜,周瑜一針見血地指出:“名為借地,實是混賴。”魯肅卻認為:“恐劉備不負我。”以己之心忖人之心,活畫一老實人!周瑜比他看得清楚,說:“劉備梟雄之輩,諸葛亮奸猾之徒,恐不似先生心也。


”果然,取得西川以後,劉備、孔明又混賴了這時魯肅己去世,不能對孫權施加影響,孫權終於用武力奪取荊州,蜀、吳聯盟終告決裂。奪取荊州,全據長江,伺機以圖天下,是魯肅為孫權制定的國策,但為鞏固蜀、吳聯盟,他主張爭取用和平手段解決荊州問題,故一再讓步。


國與國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彼此之間,主要還是利害關係!


而孔明卻使乖弄巧,一再混賴。乍看,魯肅似有點愚魯,其實是大智若愚,而孔明雖乖巧,卻是狡詐。孔明這樣做是不能取信於盟國的,不僅使雙方矛盾得不到解決,且日益加深,結果是“關羽毀敗,秭歸蹉跌”,實非明智之舉。在處理盟國之間的關係上,是狡詐還是誠實可取?顯然是後者,故魯肅這個具有戰略眼光的使者形象顯得更高大!


從總的說,孔明跟魯肅一樣,是蜀吳同盟的倡導者和堅持者,其外交成就是輝煌的。正當劉備處於危急之秋,他請命赴吳,以一介之使,舌戰群儒,智激周瑜、孫權,以其超人的智慧和縱橫捭闔的手腕折服吳人,共同聯盟,打敗曹操,正因此,導致劉備取荊益兩州,稱帝西蜀。吳、蜀同盟被破壞後,孔明派鄧芝赴吳。陳說利害,蜀、吳又重申舊盟。這是蜀吳能與曹魏鼎立達近半個世紀的主要原因。


國與國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彼此之間,主要還是利害關係!


兩種態度 兩種效果 《三國演義》還塑造了一些不卑不亢和妄自尊大兩種不同的便者形象。

做為一個使者,切忌自卑和驕傲,自卑則被人看不起,驕傲則引起人反感。只有不卑不亢才是使者應具有的正確的態度。這不卑不亢和妄自尊大的兩種不同的使者形象,

《三國演義》都有生動的對比描述。趁劉備逝世之機,魏主曹丕興兵五路伐蜀,其中有一路是東吳之兵。東吳觀望,遲不發兵。孔明設計退四路兵後,派鄧芝往結東吳,反敵為友,共同伐魏。


國與國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彼此之間,主要還是利害關係!


孫權知鄧芝來,與群臣商議,張昭認為是孔明退兵之計,遣鄧芝為說客,建議休等此人下說詞,設油鼎以待,責以酈食其說齊故事,看其人如何對答。權從其言,遂立油鼎,令武士侍立左右,各持鋼刀、大斧、長戟、短劍,直列到殿,乃召鄧芝入見。鄧芝整衣昂然而入,目睹鼎鑊內熱油正沸,兩行武士殺氣騰騰,全無驚色。近臣引到簾前,鄧芝長揖不拜。權強令下拜,甚至要他入油鼎以相嚇,鄧芝終不屈膝,當面嚴斥孫權:“吾乃蜀中一儒生,特為吳國利害而來。


國與國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彼此之間,主要還是利害關係!


  

  劉備伐吳,孫權求和不許,趙諮自請前往說魏主曹丕,使襲漢中,夾擊蜀兵。孫權大喜,即寫表稱臣,命趙諮為使。君主稱臣,諮又奉命求救於人,處理不當,易失國體。但趙諮卻能折服魏主,倍受敬重。他會見曹丕時,丕問他:“吳侯何主?”諮自誇其君說是“聰明、仁智、雄略之主。”在釋其意時對“略”就把孫權稱臣之恥輕輕地掩蓋過去了。丕接著問:“膚欲伐吳,可乎?”


國與國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彼此之間,主要還是利害關係!


  “大國有徵伐之兵,小國有御兵之策。”丕又問:“吳畏魏乎?”諮毅然答 說:“帶甲百萬,江漢為池,何畏之有?”丕嘆說:“‘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卿可以當之矣。”丕雖接納孫權臣屬,卻沒有發兵,坐山觀虎鬥;只封權為吳王,加九錫,派邢貞同趙諮捧執冊錫

。邢貞到吳,孫權率百官出城迎接。邢貞自持上國天使,妄自尊大,入門不下車,被張昭厲聲嚴斥:“禮無不敬,法無不肅;而君尊大,豈江南無方寸之刃耶?”邢貞慌忙下車,與孫權相見。以上的故事,把鄧芝、趙諮的不卑不亢和張溫、邢貞的妄自尊大,刻畫得很形象。而鄧芝、趙諮不卑不亢,不辱君命,令人敬佩;張溫、邢貞傲慢碰壁,狼狽不堪!


國與國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彼此之間,主要還是利害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