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怎樣改善拖延?拖延症(二)

拖延是沒辦法治的嗎?這裡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拖延一定可以改善,壞消息是由於造成拖延的原因可能比較根深蒂固,拖延的問題未必能徹底消失。如果積極應對,至少可以和拖延相安無事:偶爾小拖一下,不會因為拖延而把生活弄得一團糟。

心理學:怎樣改善拖延?拖延症(二)

回看上一篇,我發現最大的問題是,雖然盡力把200多頁的《拖延心理學》轉化成非常好懂的“太長不看”版,但沒回答“怎麼辦”。我充分相信作者的理論肯定讓我們找到了一些內心的倒影,站在讀者的角度上看,或許剛覺得有點同意,我的拖延就是因為怕不被人認可,然後關鍵的“怎麼才能不拖延”沒有了。

簡·博克的書裡有寫,另外我覺得可以結合一些敘事療法的理念來解決。但糾結一番,還是想先補充一些關於找尋造成拖延的根本原因的內容。不是想要吊人胃口,解決方法其實算是技巧,單純靠技巧解不開心結,“心病還須心藥醫”,一定要先找準源頭,才可以開始使用技巧。而上一篇太過追求簡潔,對原因只解釋了個大概,深怕對尋找根本原因的幫助不夠。

不是每個受傷的記憶都能被清晰地意識到。特別是由於天然的心理防衛機制,不愉快的經歷常常被排除在意識範圍和記憶之外,但這些潛藏著的不愉快導致我們的情緒存在一些自己不知道的“雷區”:道理我都懂,我也覺得這些事沒什麼大不了的,怎麼可能因此感到不安呢?

心理學:怎樣改善拖延?拖延症(二)

即使潛伏的記憶本不能浮出水面,一旦發現有自信受損的狀態,多半可以推演出這類可能性:我曾經有不愉快的童年經歷,或某次已經淡忘的人際交往中的糟糕經歷。這些經歷導致自尊心受到損傷,在未來做事的時候會有一種縈繞在心頭的懷疑:“他們會不會對我做的事不滿意?他們會不會覺得我是個差勁的人?”


如果已經發生了上述情況,不妨嘗試將問題外化,或者進行認知重塑。

外化問題,就是把人和事情分開看待。人是人,問題是問題,不能因為人遇到了某件事(特別是不由自己決定的事)就用這件事去定義人,人是有很多方面的,被一件事定義完並不現實。一個孩子在學打籃球時被人嘲笑是笨蛋,他因此覺得自己是個失敗的人——站在其它人的角度來看,很容易發現這個標籤太片面,可這個人自己在被嘲笑的當時也許很傷心。如果他外化一下,比如充分認識到自己數學很好,為人善良,給家人帶來了很多溫馨,這一個方向的傷害就變得不那麼重要;如果相反,這個被嘲笑的陰影持續存在,甚至擴展到了他覺得上課回答一個簡單的提問也會被人嘲笑,就會變得對所有事情猶豫不前。學會外化問題,能夠更客觀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心理學:怎樣改善拖延?拖延症(二)

認知重塑則是,先承認自己的擔憂,冷靜下來思考自己最怕的是什麼和為什麼怕:“這件事讓我想起了曾經發生過的什麼?”然後就可以用理智區分現在的事和過去經歷的不同:這個人和那個人不是同一個人,我和過去比起來是否擁有了更強的能力和更多的經驗?我如果提前做某些準備,這件事是否會變得更有把握?如果能夠讓自己相信,今天面對的情況不是過去的翻版,也就不會像過去一樣情緒低落——很多時候,現實不一定有我們想象出來最可怕的結局那麼糟。對負面情緒進行認知重塑不會把緊張降低到零,但它可以把情緒和感受控制在我們可以接受的範圍裡,至少不至於裹足不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