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芬河消毒工作正進行,專家組查缺補漏→

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本頭條號發佈的文章,還可點擊左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2020年4月19日0一24時,黑龍江省省內新增確診病例3例(哈爾濱3例),新增無症狀感染者3例(哈爾濱3例)。截至4月19日24時,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524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470例,現有確診病例41例(哈爾濱39例、牡丹江2例),現有無症狀感染者26例(哈爾濱21例、牡丹江3例、綏化2例)。


4月19日0—24時,綏芬河口岸新增輸入確診病例4例,均為中國籍,從俄羅斯輸入,新增輸入無症狀感染者0例,新增疑似病例0例。截至4月19日24時,累計報告綏芬河口岸輸入確診病例375例(含1例治癒),現有綏芬河口岸報告輸入無症狀感染者26例(含1例治癒),現有疑似病例3例。


目前,綏芬河市各生產、生活場所的消毒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當地的消毒工作開展情況如何?消毒過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對小區單元樓、社區工作場所全面消毒


早上8點半,綏芬河市北海社區志願者張磊來到“開發五號樓”,穿好隔離服、戴上護目鏡、配上50斤的消毒液後,開始了一天的消毒工作。


綏芬河消毒工作正進行,專家組查缺補漏→

志願者對社區進行消毒


張磊說,給小區單元樓消毒,門把手和居民家門口都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地方,每次消毒都要一個多小時。


張磊:“消毒重點就是每家每戶的門口和把手。”


記者:“每次消毒需要多長時間?”


張磊:“這四個樓道需要一個多小時,這一個多小時要爬7樓、下7樓,總共4次,我最多一次是負責過八個單元一天消完。”


記者:“那一天大概工作多長時間?”


張磊:“8個單元一天得用4個多小時,還要算上配液,因為中間需要有休息的時間。”


綏芬河消毒工作正進行,專家組查缺補漏→

志願者對社區進行消毒


消毒人員的個人防護存在一定漏洞

專家組給出建議


綏芬河市北海社區的部分居民小區都是“棄管小區”,沒有物業公司負責。境外輸入疫情發生後,綏芬河市北海社區組織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對小區單元樓、社區工作場所進行消毒,確保不留死角。


綏芬河市北海社區黨委書記曹麗梅:“一般執行的是兩天一次消殺,重點區域做到每天兩次消殺。整個轄區總共195個單元,有居家隔離人員的單元仍然作為重中之重,每天基本上最低消殺兩遍,一般情況下都是三遍。”


此外,日前專家組一行對綏芬河部分社區消毒工作調研督導時發現,消毒人員的個人防護措施存在一定的漏洞,個人防護意識還有待增強,目前綏芬河各社區已經積極整改。


曹麗梅:“消殺過程中一定要穿防護服,戴好口罩、手套,這些都必須做到位。特別是護目鏡,在消殺的過程中,志願者的裝備必須齊全才可以。”


志願者對社區進行消毒


定點醫院消毒尤為重要

專家組查缺補漏


不僅是社區消毒,在綏芬河市其他生產經營場所,消毒工作也在有序推動中。蔬果超市作為人流較為密集的場所,消毒工作十分重要,記者在綏芬河市好蔬暢果蔬超市看到,每天工作人員都會對該超市進行多次消毒,保證超市安全運行。


超市店長張丹:“我們每天做四次消毒,早上七點、中午十二點,下午四點和六點。”


在所有需要消毒的場所中,定點醫院尤為重要,一旦在消毒過程中出現疏漏,會導致交叉感染的出現。對此,當地調整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的佈局流程、分區,並對院內垃圾按照感染性醫療廢物進行專業處理。


黑龍江省疾控中心消毒與醫院感染控制所所長肖佳慶:“定點收治醫院的佈局流程、設區、分區都是按照國家傳染病患者定點收治醫院相關的管理規定,進行專業的流程設計佈局規劃,做到三區兩通道的劃分,確保周圍的環境能夠相對安全。”


綏芬河消毒工作正進行,專家組查缺補漏→


當前專家組正在對綏芬河市的整體消毒工作進行調研、調查和督導。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研究員應波表示,他們的任務主要是查缺補漏,查看當地的消毒規程是否規範。


應波:“我們走訪了一些醫院、社區和發熱門診,包括隔離賓館的終末消毒,也去了交通局的幾個點。入境口岸各個點,包括俄羅斯駕駛員轉運的地方也都看了,他們都有相應的個體保護和措施。”


張文宏:疫情短時間內結束已不可能

要學會習慣疫情的常態化


目前一北一南,黑龍江和廣東,成了我國這個階段“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主戰場”。把國門守住了,才能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的現狀下,為我國復工復產以及恢復正常的經濟生活秩序創造良好的條件。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認為,國內無症狀感染者造成的傳播風險相對較低,相比之下,由於海外疫情洶湧,國外輸入至我國的無症狀感染者,若不加以嚴格篩查追蹤,造成社區傳播的風險則要大得多。所以對境外的輸入加大篩查力度是非常科學的策略。


張文宏認為,境外輸入的壓力將持續存在,疫情在短時間內結束似乎已不可能,各地醫療體系要時刻保持強大的敏感性、警覺性和快速反應。而對於普通民眾來說,可能要學會習慣疫情的常態化,一邊上班,一邊抗疫。


張文宏:“現在很多人認為應該一個病例都沒有,才可以回到正常生活。我現在告訴你,這種生活是不正常的,因為全世界現處於大流行。偶爾出現的一兩例病例不要奇怪,我們要開始進行常態化的抗疫。在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的重點應該迅速回歸到正常的生活,該讀書的讀書,該工作的工作,恢復經濟。偶爾出現一個新冠肺炎病人迅速治療好,這個才是合理的。”


總檯央廣記者:馮志遠、喬仁慧

文章轉自:中央廣電總檯中國之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