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是否應該傾向於原著?你怎麼看?

髓頌sBeB4553


好多原著成名,已經有好多追捧的粉絲,所以我認為原著拍成電視劇最好或者儘量不要改動,這樣才不會讓之前追原著的粉絲失望,也能儘可能的將原著中的精彩部分以劇情形式呈現給觀眾。

最近剛播完的《三生三世枕上書》就是很好的例子,這部劇原著成名曾被很多粉絲追捧,大家也都在期待能拍成電視劇的時候,最後拍成電視劇播出來,果然沒有令大家失望,大多數原著中的“名場面”都播出來了,粉絲們都非常滿意,這就是原著幾乎沒有改動拍成電視劇所呈現的效果,要不然粉絲也不會買賬,收視率也不會飄紅了。好多收視飄紅電視都是如此。


星雨心蕾


影視劇改編小說應該是在忠實於原著下改編者可以加一些對原著的認識,豐富其故事情節或內容,使之人物性格豐富圓滿。因為改編也是一種再創作。還有就是影視語言與文學語言有諸多差別,那麼在改編過程中,文學語言化作影視語言就需要花一些功夫把文學語言所敘述的幻化成形象的影視語言。而有些改編的作品卻背離了原作初衷,把自己的主觀意識強加在原著作品上,失去了原著根本立意、主題精神,這是萬萬不能的。因此,改編者要慎重對待原著,而不能隨心所欲。如果這樣是很不尊重原創者的。


殘月


很多影視劇都是根據原著小說改編而成,由於影視劇的傳播性更高受眾更廣,一般來說都是看過影視作品的多而讀過其原著的人少。

一部小說被拍成電影,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歡迎,因為小說有著廣泛的讀者基礎,很多讀者也願意看到他們心目中的小說會被呈現出什麼影像,尤其是哪位演員來演繹他們心目中的書中主角。

而這往往就面臨兩種情況。一種是被原著讀者高度認可,認為拍攝出來的影視劇完全符合他們腦海中的想象,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作品拍攝出來被原著黨嫌棄,認為影視導演把小說都給搞砸了。

在很大程度上,小說改編影視劇,拍出來註定是讓人失望的。只有兩種情況可能不失望,一種是原著效果過於簡單且不吸引人,一種是觀眾沒看過原著。

一萬個讀者眼中有哈姆雷特

小說是作家的藝術,他們把腦海中的想法化為文字,呈現出來,再進入讀者的視野,而後又被讀者想象。自始至終,那種畫面感都是虛無的,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

比如小說裡說到一位傾國傾城的美女,作者心中就出現一個樣子,也許貼近某位演員,或者生活中的人,但到了萬千讀者那裡,又會貼近他們眼中的某位演員,或者生活中的人。這麼多形象匯合,是不太可能被影視劇完全呈現的,演員在很大幾率上不符合很多讀者的預想。

而影視劇又是導演的藝術,而非原著作者所能操控的,既然作品交到他手裡,他就要進行二度創作。

導演的二度創作

有些導演的二度創作是小幅度的。比如央視版的《三國演義》,基本上按照原著進行拍攝,尤其臺詞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小說原文,這就讓原讀者高度認可。



不過也有導演喜歡顛覆性再創作,比如姜文。不管是《動物兇猛》改編而成的《陽光燦爛的日子》,還是《俠隱》改編的《邪不壓正》,都與原著有著相當的距離。如果有原著黨一字一句按照原小說進行對照,就會發現面目全非。但你不能否認,王朔的《動物兇猛》有王朔的精彩,《陽光燦爛的日子》有自己的風采。



還有一些作品,原著其實非常簡短,並不算十分精彩,但改編為影視劇後成為經典作品。比如六十年代的電影《英雄兒女》,根據巴金的小說《團圓》改編。電影裡王成的形象英勇高大,而小說裡說到他的犧牲只有一句話。


再比如電視劇《潛伏》,這是很多觀眾心目中的諜戰劇經典,然而原著小說的可看度就不如此劇。還有馮小剛的電影《集結號》,精彩程度也遠遠超過原著小說《官司》。


有人創造新經典有人毀經典

當然,這麼多年來也不乏原著小說與電影都獲得認可的作品,比如餘華的小說《活著》,和張藝謀的電影《活著》。電影進行了大量改編,最起碼是讓更多的人活了下來,儘管這並不忠實於原著,但觀眾還是給予了高度認可。


反過來說,毀經典的影視劇也是有相當的存在,一方面是真的不負責任毀掉好作品,還有一方面就是前面所說,即使導演和編劇再努力,只要一呈現到影像上,就不可能被所有原著黨認可。

原著改編永遠眾口難調,只要滿足大部分觀眾的需求,也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