尬聊和走心的亲子沟通模式,究竟差在哪儿?

—【优米妈】第65篇原创—

尬聊和走心的亲子沟通模式,究竟差在哪儿?

大家好,我是优米妈。

人生一大囧事就是尬聊。

其中最扎心的就是亲子尬聊。

比如黄圣依和儿子安迪:

黄圣依:“帮我找件衣服吧,我上学第一天。”

安迪:……

黄圣依:“你每天上学都穿得那么好看,妈妈也想第一天上课穿好看点。”

安迪:“我没有穿好看的衣服呀,我穿的不都是校服吗!”

尬聊和走心的亲子沟通模式,究竟差在哪儿?

黄圣依:“那你也给我准备个校服呗。”

安迪:“你的校服在哪儿你自己不知道吗?”

说着就把玩具往旁边一扔。

尬聊和走心的亲子沟通模式,究竟差在哪儿?

隔着屏幕,我们都替黄圣依感到心酸。

为什么你被孩子喻为“尬聊界大神”呢?

1. 亲子互动,有人尬聊,有人走心。因此尬聊和年龄代沟没关系。

2. 不了解对方的习惯、喜好、需求,也就是亲子关系相对疏远。

3. 一张口就把话题聊死了,给孩子关门,而不是开门。

别慌,从尬聊到走心,就差这7步。

01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尬聊和走心的亲子沟通模式,究竟差在哪儿?

某小学做了一项问卷调查:你最希望父母做什么?买心爱的玩具、衣服,吃大餐,看电影……还是陪伴?

100%的孩子都选择了陪伴,他们觉得只要能和父母在一起,比做其他任何事都开心。

尬聊和走心的亲子沟通模式,究竟差在哪儿?

就如黄圣依母子,尬聊的背后是疏离,是为零的高质量陪伴。

有的爸妈早出晚归,加班回到家,孩子早就睡着了,和孩子更亲近的反而是老人、育儿嫂;还有的爸妈即使陪在孩子身边,也是打游戏、玩手机,甚至都不愿认真听孩子说话。

其实陪伴并不难,关键在于我们要全身心地投入,哪怕只有10分钟,也要声情并茂地给孩子讲个故事、陪他聊会天、像个大孩子般地和他一起做游戏。

陪伴是走心的开始,也是我们最长情的告白。

02 “敲门砖”

“敲门砖”式语言是邀请孩子聊天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尬聊和走心的亲子沟通模式,究竟差在哪儿?

“我很感兴趣,你可以给我讲讲吗?”

“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我们一起讨论吧。”

“哇,这很有趣。”

这些都能鼓励孩子分享他的想法。

当孩子受到重视、尊重、悦纳,觉得自己充满价值时,就会敞开心扉,与我们亲密互动了。

03 用理解、反馈、确认代替说教、意见、质疑

孩子:“我再也不要去幼儿园了,贝克把我的玩具抢走了!”

妈妈:“他这样做,你很生气。”

孩子:“是的。”

当孩子发出一个信息时,妈妈对孩子的情绪做了理解,然后反馈

给孩子,得到确认

在反馈的过程中,妈妈并没有发出自己的信息,比如评论、说教、意见、分析、质疑等,只是把对孩子信息的理解反馈回去,妈妈强调的是“你”,而不是“我”。

当孩子被倾听、理解、共情时,会获得力量和满足感,帮助他面对情绪、解决问题,并促进亲子感情。

04 非语言信息来帮忙

研究发现:在日常沟通中,语言信息对人的影响仅为7%,而非语言信息高达93%。

亲子互动中的非语言信息表现为通过手势、姿势、动作、面部表情等来传达信任、悦纳、理解和爱,比如抚摸、拥抱、亲吻、拉手、微笑、点头、充满爱的眼神、坐在孩子身边、朝着自己的方向挥手等。

爱的时候,不说也看得出来。

05 以不干涉的方式表达悦纳

有一次,我去海边度假,碰到了不少带娃出游的爸妈。

“就在这儿玩,别再往那儿跑了。”

“来,让爸爸帮你。”

“你要在离海水远一点的地方玩沙,这样你堆的东西就不会被海浪冲走了。”

“你先想想城堡应该是什么样的呀?这样堆对吗?”

“你看哥哥的房子搭得多好呀。”

尬聊和走心的亲子沟通模式,究竟差在哪儿?

若我是孩子,此刻一定盼望爸妈能袖手旁观,让我自由自在地玩耍。

小周30好几了,体检时查出轻微肾结石,回家随意跟妈妈提了一句,老母亲就开始念叨:“你说说看你呀,我一直叫你多喝水,你从来也不听,现在好了吧,人家经常喝水的人会得结石吗……”

没有人愿意对一个指手画脚、说教、指责的人诉说心声,包括孩子。

06 爱的沉默

小时候,我有一段很愉快的经历:我喜欢找舅舅聊天,舅舅话很少,总能微笑着听我说很久。

长大后,我发现很多心理医生用的就是这招“沉默”,产后抑郁症的朋友告诉我,她第一次看心理医生时,整整抱怨了一个多小时,说了所有可怕的想法,而对方什么也没说,连一句建议之辞都没有,但她却在这种无声中感受到了被接纳。

你安静地听,孩子才能尽情地说。

07 做孩子永远的朋友

一位可爱的爸爸说:“孩子3岁,我4岁,我永远和孩子同龄,我要做他的好朋友。”

这个孩子一定很幸福。

相比长辈这个高高在上的身份,孩子更喜欢那个陪他玩,一起学,说说知心话,活在一个世界里的大朋友。

尬聊和走心的亲子沟通模式,究竟差在哪儿?


安迪不想跟妈妈好好聊会儿天吗?

一定是想的。

早熟的背后是孤独。

所有亲子间的尬聊都是不得已的难题,

你一定要试试让彼此舒适的沟通模式。

家,就该是个走心的地方。

米妈小贴士:

1. 和孩子聊天,请不要说教、指责,张口闭口学习成绩,孩子真的会反感。

2. 少说多听,多问开放式问题,孩子才会想说心里话。

3. 适当“装傻”、“示弱”,给孩子腾出舞台。

4. 你一定要留时间陪孩子,父母的爱,谁也代替不了。

尬聊和走心的亲子沟通模式,究竟差在哪儿?

练习走心互动的你,一定还想看这些:

每个家庭都在上演的“权力的游戏”,扫码回复“权力”查看。

尬聊和走心的亲子沟通模式,究竟差在哪儿?

听爸妈的话已经过时了,你要听孩子的话!扫码回复“听话”查看。

尬聊和走心的亲子沟通模式,究竟差在哪儿?

公司开会累瘫,回家开会乐翻,扫码回复“开会”查看。

尬聊和走心的亲子沟通模式,究竟差在哪儿?

更多前沿育儿理念与实用育儿知识,关注“优米妈”就能看到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