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驅逐艦噸位動不動就8000噸甚至上萬噸,為什麼不叫巡洋艦?

記得以前艦種的區別是按噸位來的,600噸以下的是艇 ,2000噸左右的是護衛艦 ,5000噸上下的是驅逐艦 ,7000-8000噸的是巡洋艦,1萬噸的是重型巡洋艦,2萬的是戰列巡洋艦,更大的是戰列艦了。 可是仔細一看,現在各國海軍的8000噸已經不算是新鮮,14000噸的也不少,

要是按照傳統的劃分方法,應該被稱為巡洋艦了,那麼為什麼各國海軍還是稱呼它們為驅逐艦呢?

現代的驅逐艦噸位動不動就8000噸甚至上萬噸,為什麼不叫巡洋艦?

口徑即正義

其實用噸位和武備來劃分艦種是舊海軍殘留的一種現象,隨著時代的變化,這種現象已經變得逐漸罕見。比如說伍斯特,美國海軍末代全炮輕巡之一,標排1.3萬噸(與之相比威奇塔還沒超過1.1萬噸),但美國給的通用艦船分類就是CL,輕型巡洋艦。這個主要還是因為伍斯特主炮是6"/47 MK.16 DP,沒到重巡的8寸炮,但這個時候已經有人不按照死板的噸位是劃分艦種的唯一標準了。

現代的驅逐艦噸位動不動就8000噸甚至上萬噸,為什麼不叫巡洋艦?

戰列艦——衣阿華號

戰後美國海軍實力逐步壯大,很多標準和概念都成為世界的主流,現代戰爭環境也在不斷衝擊舊時代的一些觀念,這些全炮巡洋艦是作為僅次於戰列艦、戰列巡洋艦(後逐漸被快速戰列艦取代)的二等主力艦而存在的,是一種很強大的存在。然而在導彈出現之後,全炮巡洋艦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全部宣告過時。

現代的驅逐艦噸位動不動就8000噸甚至上萬噸,為什麼不叫巡洋艦?

055型導彈驅逐艦首艦南昌艦

首先是由於海戰的作戰空間立體化,巡洋艦作為二等主力艦的地位不保,或者說在現代水面艦艇中,適合遠洋攻擊的戰艦就只剩下航空母艦了,不存在二等主力艦的說法。 其次就是驅逐艦大型化需求。 曾經作為二等主力艦的巡洋艦需要肩負防空、炮戰、護航三個主要任務為一體,而且還必須具備遠洋航行能力和一定的裝甲防護,並且還需要有足夠的體積來容納艦隊指揮部,曾經在這些要求裡面,第一要務是火炮的數量和性能,但在大口徑火炮逐漸被導彈取代的今天已經不再重要。 而其餘的幾個要求,艦隊防空、商船護航、容納參謀人員,對於二戰後期的驅逐艦來說已經不是很困難,遠洋能力這一條還是需要加大船的噸位來實現。 另一方面,導彈的出現也給艦隊防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防空的要求是嚴峻的,這就涉及到艦上防空導彈、雷達、指揮系統的問題,還有一個就是日益困難的反潛,現在的反潛不依靠反潛直升機已經不太合適,這些系統或者設備都需要佔用比較大的空間,

這樣就導致在火炮巡洋艦快速衰落的時候,藍水海軍對大型驅逐艦的需求不斷提高。那麼驅逐艦是怎麼產生和發展的呢?

現代的驅逐艦噸位動不動就8000噸甚至上萬噸,為什麼不叫巡洋艦?

美國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首艦

驅逐艦的產生是因為魚雷的發明。在100多年前,白頭魚雷使得區區幾百噸的魚雷艇有了威脅主力戰艦的能力。所以海軍迫切的需要一種新型戰艦可以對付魚雷艇,可以干擾和摧毀魚雷艇。這個需求產生了驅逐艦的早期定義,特性上要求高速,武力上用來摧毀騷擾艦隊的敵方小型艦艇。

正是驅逐艦的出現,使得魚雷艇的作戰效能迅速下降,在現代甚至早已被大多數人淡忘了。 而驅逐艦的高速,卻帶來了更多的應用。

現代的驅逐艦噸位動不動就8000噸甚至上萬噸,為什麼不叫巡洋艦?

神盾驅逐艦

一戰和二戰中,驅逐艦成為重要的魚雷發射平臺,尤其是二戰早期,海戰前往往是雙方的驅逐艦跑到前面射一輪魚雷就跑,然後才是主力戰艦的對戰。 潛艇的出現也使得驅逐艦迅速承擔起反潛的職責。因為相當長時期內的潛艇主要武器就是魚雷,而相當長時期的魚雷是沒有制導能力的。發射出去就是按照預定深度跑直線。

所以驅逐艦的高速成為反潛的一大利器,一來速度高可以逼迫潛艇只能在主力艦隊很遠的地方發射魚雷,命中精度大幅下降,另一方面追擊潛艇時的速度高,第三就是可以高速躲避魚雷。 二戰中後期至今,防空的需求上也是特別適合驅逐艦來做。因為驅逐艦可以利用高速充當艦隊的前鋒,提供廣大的防禦範圍。 所以,驅逐艦的核心優勢就是高速。因為高速而承擔了越來越多的職責,職責的變多使得噸位迅速增加,但只要這個核心沒變就可以叫驅逐艦。

現代的驅逐艦噸位動不動就8000噸甚至上萬噸,為什麼不叫巡洋艦?

驅逐艦上的魚雷發射器

而巡洋艦最初的設計需求是一種可以獨立進行越洋巡航的戰艦,其上要配備非主力決戰的武器,但最重要的功能是可以維持相當長時間的巡航。用來巡邏各個海外殖民地,用艦炮虐一下對方的弓箭。因為士兵需要在巡洋艦上的一次任務就需要很久,甚至超過一年,所以巡洋艦上對生活配置相對完善,甚至可以說豪華。 二戰後,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獨立,所以這種需求消失了。甚至二戰中這種需求就可以變得可有可無。二戰中日本的巡洋艦就是這樣一種這樣的存在。根本沒有巡邏殖民地的需求,所以定位就變成了比戰列艦小,比驅逐艦大的一種戰艦而已。粗糙一點講,在海面上漂浮的,速度很快的攻擊型戰艦,都可以算做驅逐艦。

現代的驅逐艦噸位動不動就8000噸甚至上萬噸,為什麼不叫巡洋艦?

如今的很多萬噸驅逐艦,雖然噸位很大,但本身的主要職能,和曾經1000多噸的驅逐艦並沒有太大的不同,所以叫驅逐艦還是巡洋艦,主要還是看當時的設計理念而非噸位。現在海軍都是艦隊出海作戰,即使遠洋作戰艦隊內也會跟著一兩艘補給艦,所以巡洋艦在海軍內見不著太正常了,這也是為什麼巡洋艦這個名稱會逐漸退出歷史的舞臺。

現代的驅逐艦噸位動不動就8000噸甚至上萬噸,為什麼不叫巡洋艦?

烏斯季諾夫元帥號導彈巡洋艦

最後,讓我們一起高呼:
多鉚蒸剛,炮塔至大!
億萬星辰,億萬炮塔!
多鉚蒸剛,炮塔至上!
億萬炮塔,億萬榮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