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表面處理之磷化處理

表面處理經常會遇到磷化處理,一般被當做表面處理的前處理。

我經常遇到的磷化處理就是前處理,類似於酸洗、鹼洗之類的。

磷化就是將工件置於含有錳、鐵、鋅的磷酸鹽溶液中處理,使工件表面生成一層難溶於水的磷酸鹽薄膜的過程,又稱為磷酸鹽處理。磷化按操作溫度可分為高溫、中溫、低溫磷化三種類型。

磷化膜的厚度約為3-20微米,成灰或暗灰色。與金屬基體的結合較好,在大氣條件下很穩定。這裡說的大氣條件很重要哈,鋼鐵件的發黑發藍裡面說的耐腐蝕性也是大氣條件下,在酸鹼環境中磷酸鹽、金屬的氧化物都是不耐腐蝕的。磷化液氧化處理的表面在有機油類、笨、甲苯、及各種氣體燃料中有很好的耐蝕性,而且磷化膜的耐蝕能力為氧化膜的2-10倍以上。

綜上,其實金屬的氧化膜、磷化膜在自然潮溼的環境中也是不耐腐蝕的,所以一般在當做表面處理的前處理,也就是說在氧化或者磷化之後再噴粉或者噴漆。這樣即使在潮溼的酸鹼環境中也有很強的耐腐蝕能力。

另外磷化膜除了和基體有很好的結合性,它與油漆塗層有良好的結合力,這就是說磷化後再噴漆,漆膜不容易脫落,同樣的百格實驗,前處理不做磷化處理和做磷化處理的會有很大差別。

磷化膜的電絕緣性很高,塗絕緣漆後可以耐1000-1200v,這就不容易電化學腐蝕。

其實在大氣環境中有很多場景是潮溼悶熱的環境,比如戶外的鐵件,做了發藍發黑處理,在下雨後的潮溼環境也是很容易生鏽,這種金屬氧化膜不耐酸鹼腐蝕。通樣磷化處理後潮溼環境也是很快生鏽,也是因為磷酸鹽膜不耐酸鹼腐蝕,這就是氧化和磷化是前處理的原因,之後噴漆,被前處理的表面和漆的結合性更好。噴塗後的表面,對各種環境有很強的耐腐蝕能力。

目的幫助看官更好的理解磷化和氧化。

金屬表面處理之磷化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