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红山窑村:小产业做成“大文章”啃下贫困“硬骨头”

永昌县红山窑村:小产业做成“大文章”啃下贫困“硬骨头”

扶贫车间里农户正在制作扫帚

中国甘肃网4月22日讯(本网记者 沈文刚 刘悦)4月21日,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题全媒体集中采访活动”走进永昌县红山窑镇红山窑村,探寻发展小产业如何啃下贫困“硬骨头”的故事。

企业做大经济 农户增收致富

一下车,便能闻到空气中的缕缕酒香,沁人心脾。记者循着酒香来到广场旁边的厂房外,抬头看去,“双创孵化基地”几个字映入了眼帘。

红山窑镇党委书记刘建国介绍说,该基地是村里配合镇政府完成的富民产业孵化基地,是集窑文化体验馆,胡麻油压榨透明流水线,打毡、洗粉条作坊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展销、电商为一体的参观接待点和创业创新点,现由甘肃长汾农贸发展有限公司承包并经营。

走进厂房内,浓浓酒香扑鼻而来,酿酒蒸笼上冒着腾腾热气,一股清澈的青稞酒缓缓流进酒缸,甘肃长汾农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志宏正忙着分装青稞酒。说起酿酒,赵志宏头头是道:“我们采用的是传统土法酿酒工艺,利用红山窑村出产的青稞、小麦、大麦等酿制,口感烈而不辣,在网上有很好的销量。”

酒厂投入生产后,赵志宏招聘了村里十几个建档立卡户来上班,让他们在家门口就有钱赚。赵志宏说,这些员工每个月收入能达到4000元,切实促进了农户增收致富。

刘建国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去年10月,镇上将财政拨付的20万元入股到甘肃长汾农贸发展有限公司,村上按9%的年利率享受分红,预计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可达5万元。

永昌县红山窑村:小产业做成“大文章”啃下贫困“硬骨头”

扶贫车间里生产的挂面

芨芨草扎出“金扫帚” 鼓了农户的“钱袋子”

为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多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红山窑镇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作为脱贫的根本之策,按照“项目到户、扶持到人,一村多样、一户一项目”的要求,鼓励扶持有意愿有能力的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五小”产业,即:小家禽、小买卖、小作坊、小庭院、小手工。

永昌县红山窑镇当地有丰富的野生芨芨草资源,到冬天以后,农户点火就烧掉了。

“我就想为什么不能把芨芨草变废为宝呢?”看到农民利用农闲的时候去收割芨芨草,回来以后制作成成品扫把,赵志宏开始筹建扶贫车间,雇用一些技术工人,经过培训,生产成品扫把。

“我们的市场要是做开了,每把扫帚我们按平均10块到12块钱计算的话,预计年产值达80余万元”。

永昌县红山窑村:小产业做成“大文章”啃下贫困“硬骨头”

酒厂工人将酒曲码放整齐

目前,富民产业双创基地已长期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11人,带动150多人居家就业,有效提升了产业扶贫效益。仅去年秋天,一些建档立卡户卖芨芨草扫帚就收入8000元。

永昌县红山窑村:小产业做成“大文章”啃下贫困“硬骨头”

酒糟出锅摊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