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行情開啟,A股市場值得期待

作者:中子星金融


二季度行情開啟,A股市場值得期待

4月份A股迎來一波小幅上漲的走勢,A股波動率目前處在比較高的位置,在25%左右,相對3月份有明顯下降,表明國內市場的恐慌情緒在下降。4月市場整體呈現上漲,但是藍籌板塊漲幅弱於紅籌板塊,主要由於海外疫情超預期發展導致。

從行業來看,今年以來漲幅最高的板塊是農林牧漁、醫藥、計算機、通信;表現比較差的是金融、交運、家電、採掘,包括一些週期性行業和可選消費。行業分化嚴重,最高的漲幅17.2%,最差的-16%。

截至到4月份,A股市場還是比較明顯的結構性行情,由於最近突發性事件多,而且疫情對於各行業板塊的衝擊都是不一樣的,所以預計結構性行情將會持續到今年全年。


創業板一季報預告

截至4月10日,創業板季報預告披露率已達到89%。創業板20Q1季報歸母淨利增速中樞(上限與下限算術平均值)為-33%,其中創業板非藍籌個股的季度業績同比表現較弱,拖累創業板整體同比表現,低於市場預期。

創業板年報快報增速低於預告值,非藍籌子板塊業績增速回落幅度較大,創業板整體2019年報快報淨利同比增速45%,低於前期年報預告中樞74%。

  

A股市場分析

4月份以來,A股獨立性已經顯現出來(相對3月份高相關性明顯下降),前期講過事件衝擊影響資產相關性大約在1個月左右(2月疫情爆發以來,全球指數短期相關性大幅上升,高相關性從2月下旬至今持續了1個半月,從4月份開始高相關性開始減弱)。

在全球市場動盪的過程中,A股市場有一定相對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當前國內政策工具相較海外國家更加充足;疫情防控階段進入尾聲(尾聲可能3~6個月),中國政府執行力強,當前主要為貨幣政策(尤其全球通縮、對沖國內通脹),未來財政政策主要發力點在財政政策。單純貨幣政策效果有限,無法把控資金流向,需要貨幣政策配合財政政策。

其次,A股市場整體估值水平仍然偏低。PB熊市中有效指標,可以用絕對數值來判斷(1.5),相對PE更為有效(E波動更大)標普500過去30年最低PB是1.77,PB達到1.8以下時通常是在底部附近。當前標普500PB是2.7。A股PB相對美股更低。。

第三,A股市場流動性仍然充裕。北上資金上週淨流入116億,連續3周淨流入;ETF規模5994億,從開年以來包括2月、3月都是淨流入的狀態,但是流入幅度不大;融資融券截至上週五的數據10579億,環比小幅下降,但是相比年初有小幅上升,主要上升時期是在2月份。

第四,中國槓桿率有一定優勢,經濟韌性會更強,上市公司企業現金流充裕。


核心結論

1、在全球市場動盪的過程中,A股市場有一定相對優勢。

2、中長期配置角度:衰退期間,低估值、現金流充裕板塊(藍籌股票)相對優勢明顯。成長股由於一季度業績下滑顯著,二季度大概率繼續下滑,影響週期持續2~3季度,當前環境下建議規避。

3、短期配置角度:未來財政政策有比較強預期,對於政策受益的板塊和行業會具備相對價值(新基建-科技類股票)

4、風險持續關注:全球疫情是否有效控制、全球金融危機不能爆發(如果全球發生危機,從資金流和內外收入結構上來講,對A股藍籌股影響會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