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豐產優質的整套管理技術

上次朋友提問進入三月份花椒優質高產的管理技術,我只是做了粗略的回答,根據朋友的要求,今天我特意做以詳細的介紹。

花椒進入盛果期,一般株產乾果皮3~4千克,但是,由於生產中管理跟不上,或者管理技術單一不配套,往往單株產量僅有0.5~1.0千克,要,想達到豐產、優質,就務必採用先進的栽培管理技術。

1、施肥管理技術

花椒豐產優質的整套管理技術

花椒適應性強,能在土壤較瘠薄的山地上生長結果,但往往生長緩慢,產量低,品質差。在土壤有機質含量為1%~3%的肥沃土壤中,在集中需肥期追施速效化肥可使花椒生長快,結果早,取得連年優質、高產。因此,通過增施有機肥料或壓綠肥,以及追施速效化肥,不斷提高土壤肥力,是花椒優質、高產栽培的重要措施。

有機肥料從摘椒後到翌年春季萌芽前均可施入,但以摘椒之後立即施入效果最好。所以肥料為腐熟或半腐熟的豬糞、羊糞、牛糞、雞糞和人糞尿等農家肥料。施肥量根據樹齡大小和產量高低確定。一般產幹椒皮為0.1~1.0千克的4~6年生初果樹,每株每年施農家肥料5~10千克,過磷酸鈣0.2~0.3千克,產幹椒皮2.0~4.0千克的7年生以上的盛果期樹,每株每年施農家肥20~40千克,過磷酸鈣0.5~2.0千克,施入方法是結合深翻施到樹冠投影外圍40釐米左右深的土層中。

壓綠肥是在缺乏農家肥的情況下,增施有機肥料的有效方法。通常是在花椒的行間或椒園附近的空閒地或荒坡上種植綠肥作物,在採椒後,割取綠肥作物地上部分,結合深翻壓入樹冠投影外圍40釐米左右深的土層中,每株每年壓鮮草40~50千克,過磷酸鈣0.5~2.0千克,尿素0.5~1.0千克,常用的綠肥作物有紫花苜蓿、沙打旺、毛營子、綠豆、田菁等。

追肥是解決花椒在生長中大量需肥期與土壤供肥不足之間矛盾的主要手段。花椒土壤追肥的關鍵時間是萌芽前和開花後,萌芽前追肥對新梢生長、葉片形成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又利於果穗的增大和坐果率的提高。土壤追肥應於萌芽前和開花後結合灌水施入。萌芽前每株追施0.3~0.5千克尿素和0.5~1.0千克磷酸二膠,或0.6千克尿素和1.5千克過磷酸鈣,開花後每株追施0.5~1.0千克的尿素或硝銨。

花椒豐產優質的整套管理技術

葉面噴肥。

在一年的生長髮育中,花椒3月底到4月上旬開始萌芽,直到5月上中旬為新稍生長期,5月上旬到中旬為開花期,果實從柱頭枯萎脫落坐果後,即進入速生期,到6月上旬約一個月的時間便長成成熟時的大小,果實生長量達到全年總生長量的90%以上,6月中旬花芽開始分化。從以上可以看出,從3月底到6月中旬這兩個月的時間內,經歷新梢生長、果實形成和花芽分化三個重要物時期,表現出短時間內對養分需求量大而且集中的特點。生產中,僅靠土壤追肥難以滿足生長髮育對養分的需求,常常造成落花落果嚴重,果實發育不良,花芽分化晚而少,既影響當年的產量和質量,也影響翌年的產量,不利於優質、高產和穩產管理的重要環節。因此,一般在新梢速生期噴0.5%的尿素液或高效複合微肥高美施800倍液1~2次;花期葉面噴5%的磷酸二氫鍾水溶液1次;果實速生期噴高美施800倍液1次;花芽分化時到果實採收前,噴0.5%的尿素液加0.5%的磷酸二氫鉀1次。花椒葉面噴肥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噴布時間應在上午10時前或下午4時後。

第二,噴布濃度要嚴格按要求配製,邊噴邊配,不可久放。乾旱高溫地區噴布濃度要適當小些。

第三,應均勻噴布葉的背面和表面,噴量以葉尖即將滿水為宜。

第四,如噴後4小時內遇雨,雨後應重噴。

第五,如果要與農藥混合噴布,應按產品說明要求進行。

第六,目前,葉面噴施肥料種類很多,各地要根據各地生長階段需要特點和肥料的性質合理選配。

2、覆蓋保墒與灌水技術

花椒豐產優質的整套管理技術

花椒樹多在山地上栽植,土壤水分是影響其生長髮育的主要因素。土壤水分來源於降水,但降水量往往偏少,影響花椒優質、高產。因此,除栽前修築水平梯田保持水土外,實行樹盤覆蓋是減少水分散失,蓄水保墒的有效措施。覆蓋時應注意的事項如下:

第一,覆蓋後應稍加拍打,使覆蓋物緊實,並間隔壓土,以防被風颳起。

第二,覆蓋物不能帶有病菌和蟲卵,以及雜草種子,以免椒園受到病蟲和雜草的危害。

第三,覆蓋前在樹幹基部培土堆,以防樹下積水引起椒樹死亡。

第五,覆蓋3~4年後,覆蓋物腐爛,應儘快將它翻入土壤,重新覆蓋。

3、花椒樹樹體修剪管理技

花椒豐產優質的整套管理技術

良好的樹形結構是優質、高產和穩產的基礎。進入結果期的花椒樹冠應保持層次清楚,通風透光,枝組分佈勻稱合理、維持樹勢和枝組長勢健壯。每年對主枝和側枝的枝頭進行短截或回縮,保持枝頭50度的角度;枝頭間要交替更新,在枝組內輕剪髮育枝,緩放中庸結果枝,短截衰弱枝,疏除過旺和細弱的發育枝;樹冠內骨幹枝上無發展空間的背上直立枝要疏除,有發展空間的重短截降低枝位,培養成背上小枝組;疏除細弱的枝條和過密的枝條,保留下來的枝條,要緩放中庸的,軟化強旺的,短截復壯衰老的,使樹冠內枝組健壯,長勢均衡,通風透光。

4、疏花疏果管理技術

花椒豐產優質的整套管理技術

進入盛果期中後期的花椒樹,絕大多數新梢頂端將著生花序,開花結果,如不進行疏花疏果調整,不但新梢生長量小,樹勢將漸弱,而且還會造成嚴重落花落果,果實顆粒小,產量也不穩。花序剛分離時為疏花疏果最佳時機,疏花疏果應整序摘除。疏花疏果量應根據結果枝新梢長度而定,一般5釐米以上的結果枝佔50%以上,應間隔摘去1/5~1/4的花序;若5釐米以上的結果枝為50%以下,則應摘去1/4~1/3的花序,以保證植株有良好的營養生長,為果實的生長和花芽的形成提供足夠的營養,才能獲得優質、高產和穩產。

花椒疏花疏果的管理作業應在全樹絕大部分的花序分離後(5月上旬)進行。操作時既要根據樹體的長勢考慮除量,又要考慮樹冠內各主枝、側枝和枝組間的長勢平衡關係,確定不同長勢枝上的疏除量。通常,對強旺的主枝、側枝和枝組不疏或少疏花序,讓其多結果,緩和長勢;弱的主枝、側枝和枝組上應多疏花序,讓其少結果,復壯長勢。

5、病蟲害防治

在一年中,病蟲害防治應按椒樹休眠期和生長期兩個階段,採取不同的對策和措施。休眠期以相應的栽培技術和化學藥劑防治相結合,清除、殺滅害蟲、病菌的越冬成蟲、卵、蛹及病菌孢子,減少病蟲源。休眠期防治措施有三條:一是落葉後結合冬季修剪,颳去樹幹、大枝上的老翹皮,清除樹體上和園地上的殘葉、斷枝及老翹皮,並集中燒燬;二是在刮除乾枝老翹皮的基礎上,向樹體噴布5O~8O倍液的索利巴爾或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溶液;三是在芽體膨大時,向樹體再次均勻噴布50~80倍液的索利巴爾或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溶液,殺更越冬後的成蟲、卵以及病菌孢子,能起到“殺一抵百"的防治效果。

生長期病蟲防治,應以栽培技術、生物防治、物理誘殺為主,結合化學農藥防治,將病蟲害控制在不致造成經濟損失的限度。其防治措施有五條:一是春季萌芽後,在園地地面噴20%殺螟松粉劑500克,殺死落地成蟲;二是加強椒園土、肥、水管理,以及樹體合理結果管理,保持健壯樹勢,增強樹體自身抗病能力;三是在椒園釋放或引誘天敵昆蟲,抑制害蟲的大量發生;四是在生長季及時摘心、疏枝、剪梢,保持樹冠及園地通風透光,消除病菌繁殖、蔓延的環境條件,防止病害發生;五是當病蟲發生到有危害的超勢時,應及時噴布農藥防治。

花椒豐產優質的整套管理技術

6、果實採收與制幹技術

花椒果實進入成熟期後,色澤又綠白色變為紅色或鮮紅色。當果實完全變為鮮紅色,且呈現油光光澤時,表明果實已充分成熟。是採收的最佳時期,此時採收的果實色澤豔麗,麻香味濃。

果實採收應選晴天上午進行。採收時從果穗總柄處整穗採下,輕放果籃中,但不宜裝得太多,厚度不要超過30釐米,以防壓破果皮上的油泡,影響果實的色澤和品質。採收時,在椒園空地上鋪布單、竹蓆等晾曬。從採收到晾曬的全過程中,要注意不要擠破果面油泡。花椒果實的乾製,主要採用陽光曝曬和烘乾兩種方法。烘乾保持50度左右,烘至椒果開裂為止。在烘乾過程中,不要翻動椒果,待椒果自動開裂後,方可進行敲打、翻動,分離種子,去除果梗,烘乾的椒果,色澤暗紅色,不如陽光曬乾的果波色澤豔麗。

花椒豐產優質的整套管理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