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預防深靜脈血栓的純乾貨

在骨科有時會出現一種疾病平時沒有明顯的不適,一但發生後果嚴重,直接威脅到生命,這個疾病就是深靜脈血栓。深靜脈血栓是血液在深靜脈內不正常地凝結,屬於靜脈迴流障礙性疾病,好發於下肢深靜脈,在骨科很常見。下肢深靜脈血栓可分為下肢近端和遠端,下肢近端深靜脈血栓是肺栓塞栓子的主要來源。骨科中比較大的手術可造成靜脈損傷、靜脈血流停滯及血液高凝狀態,如不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術後患者容易發生深靜脈血栓。其它因素包括制動、老年癱瘓、術中使用止血帶、惡性腫瘤、中心靜脈插管等可能出現深靜脈血栓。

骨科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措施有很多,比如手術操作輕巧精細、避免損傷靜脈內膜,規範使用止血帶,術後抬高患肢以防止深靜脈迴流障礙,鼓勵患者勤翻身,早期功能鍛鍊,加強踝泵訓練,下床活動及做深呼吸咳嗽動作,適度補液避免脫水而增加血液粘度。物理方法有足底靜脈泵,間歇充氣加壓裝置,梯度彈力襪,利用機械原理促使下肢靜脈血流加速,避免血液滯留,與藥物聯合應用療效更佳。單獨使用物理預防適用於合併凝血異常疾病有高危出血風險的患者。對於患側肢體無法或不宜採取物理預防的患者,可在對側實施預防。使用物理方法要排除一些禁忌,比如腿部局部情況異常等。經常使用的藥物有低分子肝素、華法林等。使用藥物預防措施要明確禁忌症,如顱內出血、凝血障礙、骨筋膜室綜合症等。

在骨科臨床中,理論上越接近手術給藥,血栓預防的效果越好,但同時發生出血併發症的危險越高。對於大部分接受低分子肝素預防的骨科大手術患者,術前給藥和術後給藥抗凝療效相似,但術前給藥出血風險相對較高。術後開始預防的時間距離手術越近,抗凝療效越顯著,但同時也會帶來更高的出血風險。物理預防措施不會增加出血風險,可以在骨科大手術的前、中、後應用。

骨科預防深靜脈血栓的純乾貨


骨科預防深靜脈血栓的純乾貨


骨科預防深靜脈血栓的純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