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中小學教師可持續發展需要教師終身學習,符合“終身教育”理論

23中小學教師可持續發展需要教師終身學習,符合“終身教育”理論

20世紀60年代中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終身教育處處長保羅·朗格朗,在分析了當代教育面臨的科技高速發展,人類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急劇變化帶來的一系列挑戰後,提出了終身教育的理論。

這種理論主要強調要突破學校教育的狹隘眼界,將教育擴展到一個人的整個一生和“全社會”,同時強調把教育發展同社會發展統一起來規劃,逐步建立起學習化社會。1976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第19次會議,與“終身教育”並列提出了“終身學習”的概念,它更強調學習者自身的進取和努力、積極和主動。

1989年11至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我國召開的“面向21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提出了《學會關心:21世紀的教育》的報告,進一步闡明瞭這一新的學習觀。主要觀點有:

①學習將成為終身的過程,我們應該更好地利用一切學習機會。

②學習越來越應當成為學習者主動和學習者推動的過程。

③學習應當是一個以學習者積極主動為基礎的相互作用的過程,應當是一個不斷取得能力的過程。

④教師起學習促進作用,不是知識的源泉。

⑤學習的“第三本護照”,即事業心和開拓技能的護照,與學術性和職業性“護照”同等重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終身教學”、“終身學習”理論,無疑是中小學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十分重要的支撐性理論。教師可持續發展,就是實現教師職業生涯中的“終身教育”、“終身學習”。只有以“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理論作指導,教師可持續發展才有更明確的方向和更強勁的動力。

23中小學教師可持續發展需要教師終身學習,符合“終身教育”理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