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奶粉荒了?一罐漲50元背後:運費漲代購貨難拿

疫情下奶粉荒了?一罐漲50元背後:運費漲代購貨難拿

奶粉漲價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引發國內奶粉荒的擔憂。

“原來差不多220元一罐的a2 ,這次一問躥升到了270元。”寶媽王洋(化名)告訴新京報記者,孩子兩歲多了,一直通過澳大利亞朋友代購,頭次遇到這麼大的漲幅。

不過,新京報記者採訪瞭解到,漲價主要是受疫情影響拿貨變得困難以及物流環節調價,奶粉出產國當地價格暫未明顯上漲。

對此,電商平臺商家表示,“暫時沒有受到影響”“沒有接到漲價通知”。

“整個行業是有漲價壓力的,目前算是承壓階段吧,還沒釋放。這個壓力主要來自疫情對奶粉原材料的獲取和物流費用上,大品牌基本都是全球佈局的,一罐嬰幼兒配方奶粉需要很多不同原材料,這一行業全球供應鏈合作緊密。”奶粉行業業內人士李東(化名)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採訪中,有企業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已經收到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下發的《關於做好嬰幼兒配方乳粉原輔料供應保障工作的通知》,其打通了通知上的聯繫方式,對方問得很細節,詢問企業有什麼訴求、缺什麼原料、每個月需要多少等,並稱“只要奶粉企業有困難,我們就想辦法”,並承諾可以儘量幫助企業解決原料和物流的問題。

物流價漲+採購難,部分代購漲價

對於此次暴漲的價格,王洋驚詫之餘火速詢問緣由,對方表示疫情暴發以來,快遞已經漲了三次價,原來一罐奶粉的運費不到40,現在將近60元。“奶粉本身也漲價了,但是由於匯率下跌,並不明顯。如果按照之前的匯率,一罐要280元-285元。”

“目前奶粉還可以代購,暫時還沒出現缺貨,價格也沒有上漲,但是物流方式受疫情影響有所變化。”在中國香港做代購的楊楓(化名)表示,“目前代購要比以前貴,是因為之前的代購都是帶過深圳口岸寄貨的,很少用香港直郵,現在不能過深圳,香港直郵貴了不少。”

新京報記者採訪數位代購瞭解到,此輪漲價主要是疫情影響之下,拿貨困難以及部分物流公司費用有所增加,當地奶粉價格暫時沒有明顯的上漲。

蕭華(化名)在澳大利亞開禮品店,他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目前寄奶粉都是空運,不過運費漲了,雜貨8澳元一公斤,奶粉5澳元一公斤,受疫情影響,需要3-8周到國內,以往是1個月內。”

澳大利亞生活多年的李傑(化名)最近則頻繁遇到奶粉難買的問題。其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我在4月14日才幫朋友代購了奶粉,現在疫情嚴重了,很多禮品店都暫時關門了,最後找到一家,雖然關門了,但可以聯繫店主買。代購一般都去禮品店,因為那裡不會限購。”

“英國奶粉基本沒有漲價,不過代購肯定會漲,因為現在不能外出,代購只能通過網上訂貨,由於疫情原因,送貨很慢,而網上買的人也多,拿貨沒有以前容易了。”一位英國代購告訴記者。此外,一位加拿大居民向記者展示截圖稱:“這款奶粉我半年前買過,現在價格跟當時差不多。”

據新京報記者瞭解,疫情之下,並非所有物流都漲價。

國內某大型物流公司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從歐洲寄回國內的運費沒有增加,不過,時效會增加一些,在疫情防控期間,快件在轉運過程中受航班安排隨時可能發生調整,以及各國不同程度交通管制影響,時效增加,暫時無法承諾快件送達時間。”

與此同時,多個電商平臺商家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奶粉價格目前沒有上漲,也沒有收到未來漲價的通知,不過有商家表示:“採購是比以前困難了,目前還是有貨的,疫情會對物流速度有一定影響。”

國產品牌多為進口奶源,工信部發文為企業解困

企查查數據顯示,全國範圍乳粉相關企業現存數量超74萬家,主要集中在批發和零售業,其佔比高達89.39%。相比之下,生產乳粉相關企業現存數量不足1萬家,不足總量的2%。並且,在不足總量2%的國產乳粉企業中,不少國產奶粉品牌是進口奶源,且中國奶粉主要原料乳清、乳糖都依賴進口,歐美國家正是這些原料的主要產出國。

今年3月13日,上市公司貝因美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貝因美 002570)公告稱,公司在深交所互動易問詢平臺等交流平臺,收到部分投資者集中關注在疫情席捲全球的背景之下,公司乳鐵蛋白的供應受到影響的相關問詢。

此前,乳鐵蛋白的漲價曾對貝因美的業績造成影響。今年2月28日,貝因美披露2019年業績快報顯示,貝因美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7.97億元,同比增長12.3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8800萬元,2018年同期為4111萬元。2019年上半年乳鐵蛋白漲價、新生兒出生數量減少、市場滯脹成為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

貝因美表示,乳鐵蛋白是公司生產奶粉的主要原材料之一,乳鐵蛋白的市場售價已從每公斤3萬左右回落到1萬左右,但供需仍處於緊平衡狀態。

記者注意到,近日,網傳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向“各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下發《關於做好嬰幼兒配方乳粉原輔料供應保障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新京報記者通過知情人士證實了該份通知的真實性。

《通知》稱,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蔓延,對我國嬰配乳粉原輔料的生產和進口造成一定影響。特別是脫鹽乳清粉(D90、D70)、乳清蛋白粉(WPC80)、乳糖、乳鐵蛋白等我國對外依存度較高的原輔料,當前供應鏈存在一定風險。

《通知》指出,各生產企業要抓緊梳理現有進口原料庫存,並密切關注海外供應商生產組織及物流運輸等方面情況,在可能的條件下,提前加大主要原輔料採購力度,儘量確保4-6個月的原料儲備量,防範供應鏈風險。如在進口過程中面臨國際物流、報關手續等方面困難,可隨時向我司反映解決。

有企業對新京報記者透露,其打通了《通知》上的聯繫方式,對方表示“只要奶粉企業有困難,我們就想辦法”,並承諾可以儘量幫助企業解決原料和物流的問題,“如果遇到那邊供貨物流卡住了,走不下去了,就跟我們說,我們這邊幫你協調,讓你的供應鏈保持暢通。”

新京報記者 肖瑋 李雲琦 編輯 李莉 王進雨 校對 付春愔

記者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