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驻组织部纪检监察组:创新监督体制机制 推动监督责任落实落地

为深入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州、市委新精神和新要求,派驻组织部纪检监察组探索强化精准监督,创新监督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眼睛”和“耳朵”的监督提醒作用,真正把日常监督实实在在地做起来、做到位,使政治监督更加聚焦、更加有力。


一是规范派驻监督工作机制


进一步规范派驻纪检监察组与各驻在部门的工作联系,按照“不增加工作任务、不影响日常工作”的原则,向各驻在部门发放工作提示函。工作函中,明确驻在部门完善参加会议制度、建立重要情况告知机制、建立重大事项报备制度、协助配合监督检查工作等4大模块20余项具体工作责任,对工作职责、监督重点、业务流程、日常管理等重点事项作出规定,进一步规范监督工作规程。主动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定期调度廉政风险隐患、三重一大等动态情况,让落实“四种形态”有抓手,进一步提高发现问题、处置问题的能力,为派驻纪检组做好监督执纪打好基础。

二是量身制订部门问题清单


为进一步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履行综合派驻机构的日常监督职能,对各驻在部门逐一开展驻点办公,根据实际情况,计划每个部门驻点办公1个月,全面了解掌握驻在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情况。驻点办公主要采取“参、谈、查、督”四种方式和定期、不定期两种驻点形式。“参”,即参加驻点单位的重要会议;“谈”,即与党员干部谈心谈话、日常交流;“查”,即查阅会议记录、财务凭证和党建资料等;“督”,即开展专项督查,实地监督。通过听取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列席相关会议、开展廉政谈话、查阅有关资料、现场监督检查等方式了解掌握廉政风险点,逐一制订问题清单,进而督促问题及时整改,推动工作有序健康发展。

三是精准绘制政治生态图

重点围绕党的政治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等6个方面,通过开展驻点办公、监督检查等多渠道了解情况,对各部门领导班子政治站位、运行状况、工作实绩、发展趋势、履职水平、群众口碑等进行综合研判,准确分析“树木”与“森林”的关系,按照“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评定,对应标识“红、黄、绿”三色,精准绘制出各驻在部门政治生态图。同时,通过全覆盖谈心谈话、调研走访、运行分析等多种方式,厘清每棵“病树”,有针对性地开具政治生态“诊断书”。根据政治生态肖像图,对政治生态较差的“黄、红”两色科室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及时进行提醒纠正,并督促其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逐步实现政治生态的净化和修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