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视孩子的成长问题?道德教育是关键!

有时候,我们会感谢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我们有了更多的视角可以去看世界,而不是像从前一样坐井观天,局限在自己周围的世界。

信息的高度发达,使得人们总是觉得一切尽在自己的掌握中。

当然,信息的太过集中,也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最近的新闻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当然也只是一种错觉而已,对于那些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主观世界的人,或是不常看新闻的人来说,世界总是一样的,同信息发不发达没有关系。

信息的发达,只是给了人们更多甄选的空间,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如何正视孩子的成长问题?道德教育是关键!

“孕妇效应”说,那些孕妇总觉得生活中见到的孕妇特别多,这个视角的转变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孕妇,所以他们的关注点很容易落到跟自己角色相同的人身上,从而感觉身边的孕妇突然增多,但其实周围的人从来没变过。

对于一个关注社会、重视孩子教育的父母来说,与孩子相关的新闻屡见报端。无论是校园性侵、教师体罚、校园霸凌,还是食品安全、交通安全以及教育改革,各种孩子教育相关的问题似乎是越来越多,好像一瞬间孩子们所受到的潜在危险突然就增多了,这无疑加深了家长们的恐慌。

很多父母会期待着孩子快点长大,似乎那样他们就不用过多操心孩子的成长问题。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很难用孩子的年龄去界定他们的成长,诸如一轮又一轮的裸条贷事件发生在大学期间,武汉理工大学陶崇园事件发生在研究生期间,已经成年的学生尚且遭遇诸如此类的时间,更何况那些未成年的孩子?

在这一系列社会问题面前,很多父母毫无疑问会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发起质疑: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孩子应该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义务教育已经普及、国民素质普遍提高的今天,还有诸如此类的恶性事件呢?是发达的资讯让我们得以一窥往日不见的校园阴暗面,还是社会的发展无疑会导致这些问题呢?

这些问题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当今的社会对孩子的要求更高,同十年二十年前相比,现在的社会需要一个人掌握的技能更多,生存的挑战更大,对幸福的定义也越来越严苛。我们也许无法界定现在孩子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未来到底有多少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但是从如今越来越高的社会要求来看,改变我们对自身的看法将越来越重要。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一个渔人悠然的躺在海滩边打盹,一个游客掏出相机不停拍照,并过来同他攀谈,还劝告他说:你应该努力挣钱,而不应该在这里偷懒睡觉。渔人反问:挣那么多钱干什么呢?游客说:这样你就可以不用再打鱼,可以在海边舒舒服服的打盹了呀!渔人说:我本来就在舒服的打盹,是你的相机把我吵醒的啊!

什么是主观幸福感?这就是。当我们不能决定外界的环境如何的时候,改变自己往往是更有效的手段。一个孩子的教育,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好的老师,前者决定孩子的成长方向,后者决定孩子的成长过程。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挑选老师,无法对教育体制表达我们的态度,但是我们却可以帮助孩子从内部完成自我突破,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对幸福感的定义千人千面,个人的主观幸福感却是冷暖自知。就像那个渔人,未必就比那个努力工作挣钱的人过的差。

如何正视孩子的成长问题?道德教育是关键!

回归到道德教育层面上,道德教育的首要目标是接受什么样的道德教育以及如何运用到生活中,无非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知识教育,二是生活。好的知识教育给孩子灌输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生活则给予孩子实地检验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场所,这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通力合作。在知识层面,学校和老师需要将道德教育提到一个它本该有的地位,而在课堂之余,父母则应该为学生挑选良好的道德教育读本,并通过合适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学第一课》(详情见wx公众号:K学习)就是一套非常不错的道德教育读本,本丛书分为7册,丰富的内容涵盖了学校德育教育的各个方面。作为央视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的同名图书,本书出品团队十分强大,本图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同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打造,经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作序、由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担任顾问全新编纂而成,2018年成功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的“2018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一百种出版物”名单。

作为教育部指定中小学生必读,本丛书对引导学生思考社会、思考生活、思考人生,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对于孩子的道德教育而言,《开学第一课》无疑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优秀范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