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和酈食其對復立六國之後看法截然不同

謀士和儒生在古代都是讀書人,拿現在的話來說,都是知識精英,他們有入世思想,積極參與社會事務,對我國社會的發展和變遷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春秋戰國以來,百家爭鳴,歷史上的謀士道家色彩濃厚的居多,比如張良;也有出身於儒家的,比如和張良同事於劉邦的酈食其。

不管謀士屬於何家何派,都以能解決問題為出發點和謀士自身安身立命的基石。張良和酈食其都為劉邦出過不少好主意,都深得劉邦的賞識。但是對復立六國之後,張良和酈食其的看法卻大不相同。

秦末的農民起義在山東〈涵谷關以東〉燃起了沖天的燎原大火,草莽英雄起於四方,十幾,二十幾年前被始皇帝踩在腳下的,看似消亡的六國之後也乘勢而起,在亂世之中攻城略地,左衝右突,紛紛加入反秦義軍的行列。始皇帝奮六世之餘烈,用十年之功統一的華夏大地 ,在義軍的打擊下,三兩年時間就土崩瓦解,灰飛煙滅。在未熄的灰燼中,走出了西楚霸王項羽和漢王劉邦兩大政治軍事集團,為爭奪華夏大地的霸主地位,又展開了長達四年的殘酷鬥爭。

楚漢相爭的主戰場東到齊魯,西至南陽等中原腹地,在這廣袤的土地上你來我往,逐鹿天下。互有勝負,形成均勢。怎麼打破平衡,使時局向有利於自己的方面轉化,劉邦在苦苦求索。

劉邦帳下的酈食其本是一個有點狂妄的儒生,但他不是一個書呆子,他待機而動,在他六十多年的人生經歷中,劉邦是他遇到的第一個將來能成大事的寬厚長者,他決意投靠劉邦,幫劉邦幹出一悉大事業,順便讓其弟酈商帶著隊伍也投靠了劉邦。說實話,酈食其算是有點謀略的儒生,幫了劉邦不少忙。面對楚漢的僵持狀態,他沒有袖手旁觀,而且給劉邦獻了一計。

此計要復立六國之後,對六國之後給予權力,發放印信。目的在於彰顯漢王的仁德,收買六國的人心。仁是儒家的基本思想,酈食其能想出這一計,與他儒家思想的底色不無關係的。一個印信就能收買人心,劉邦聞此喜出望外,令酈食其負責儘快落實。

張良知道此計後,大為震驚,認為此計一出,必將壞了漢王爭霸的大業。關鍵理由有二,第一,認可六王之後的地位和權力後,勢必會形成六個政治中心,重回戰國時期各國爭雄的混亂局面,跟著漢王的乾的六國士人會回到自己的所屬國,就近為新的政治中心服務。造成漢王身邊士人的極大流失,將嚴重破壞組織的穩定性和向心力,自古得人心者得天下,士人們都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了,人心渙散,漢王又拿什麼去爭霸天下呢。第二此計果真實行後,六國之後未必會對劉邦感恩戴德。他們只有依附強者才能更好的生存和發展,大概率的可能是依附當時的最強者霸王項羽,而不是漢王劉邦,真如此的話,就是劉邦自己樹立了敵對勢力。

劉邦聽了張良的一席話,如夢初醒,大罵酈食其這個混蛋儒生差點壞了老子的大事。

復立六國之後在烽煙初起的反秦鬥爭早期,確實能起到同盟軍的作用。而秦朝覆滅後,楚漢兩強勝出,再復立六國之後,只能加劇時局的混亂,別無他用。

張良自從自己死保的韓王成被項羽殺了以後 ,對六國之後的看法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為劉邦謀劃,總是以取天下為出發點,復立六國之後,為一統天下製造了新的障礙,當然要堅決反對。而酈食其只看到了漢王能落個仁德的好名聲,這是儒生們所看重的,但對爭霸大業又有什麼益處呢。張良從實際出發,重在解決天下紛爭,酈食其從仁德出發,重在好名聲,出發點的不同,造成兩人對復立六國之後看法上的巨大差別。由此不難看出謀士務實,儒生務虛的端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